围棋界黄金的十九世纪(第一回)

时间:2022-10-28 01:48:50

围棋界黄金的十九世纪(第一回)

十九世纪中叶的围棋,将胜负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虽然围棋正在摸索新的发展方向,但至今仍似无法超越。

十七世纪的道策开创的棋理探求,至十九世纪,已经生根发芽。以大仙知为代表的众多棋士,如元丈、知得、丈和、幻庵、天保四杰、秀和、秀甫等都是极富创造力,将日本的围棋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棋盘内外为我们展示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日本开国的极其动荡时期,围棋界的先辈们能够潜心于围棋的探究的精神和勇气,是二十一世纪的日本围棋界必须汲取的。无论是二十世纪后期迅速普及的"贴目围棋",还是竞技体育的现代围棋,都有必要重归围棋的原点,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的技法。

棋界中兴

"家元制度"已有百年的历史。十九世纪初期的围棋终于从上个世纪的沉寂中苏醒过来,当时棋院四大家的宗师分别如下(括号内为出生时间):

本因坊 第十代烈元(1750年)

安井 第七代仙知(1764年)

井上 第七代因硕(1774年)

林 第九代门悦(不详)

井上家代代的名号均为因硕,其中,第七代为因达因硕。而林家的名号原本是门入,但从第九代继位后改名号为门悦,并一直沿用了下来。

当时,最高段位者是烈元和仙知,二人在享和元年(1810年)同时升段为"准名人",而且两家也均在十八、十九世纪相交时,先后完成了宗师的交替,即本因坊元丈在宽政10年(1798年)成为第十一代传人;安井知得在宽政12年(1800年)成为安井家第八代传人。

在整个十八世纪,自从第四代本因坊道策于1702年去世后,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棋士寥寥无几了,仅有本因坊家两人,即第五代本因坊道知(遗憾的是,在其一生中因为没有出现好对手而未能充分展现其才华)和第九代本因坊察元(因强行夺得名人棋所称号而闻名),以及井上家两人,即第三代因硕(道节,《发阳论》的作者,获得过名人棋所称号)和第五代因硕(春硕,一生中曾下过两次"争棋")。而安井家和林家却没有出现出色的棋士。

但是,在十八世纪,围棋在全国范围的普及呈现出了良好的开端。一些与入室学艺无缘的业余棋手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有一些棋手因专门下"赌棋"而名声鹊起。据《柯堂棋话》(林元美,1849年)记载,在宝永、正德年间(1704年~1716年),尚未听到有下"赌棋"的,从享保(1716~1736年)末年开始,逐渐出现了下"赌棋"现象,到了宝历、明和年间(1751~1772年),下"赌棋"的现象就非常普遍了。以围棋的普及为基础,围棋中兴开始了。

第一局 指向中央的胎动

安永七年(1778年)十二月十二日

《可硕棋谱集》收录

互先 本因坊烈元

先手 坂口 仙德

仙德 41岁(?~1783)

烈元 29岁(1750~1808)

留给下一代的种子(第一谱)

目前,人们普遍公认,是第七代安井仙知开创了围棋的新时代。因此,作为本文的开篇,特选择曾经对安井仙知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两位棋手的对局。

坂口仙德是仙知的父亲,被推定生于1738年。1772年,在他还是六段时,经由第五代安井仙角的推举,出赛"御城棋战"。"御城棋战"是在将军面前进行比赛的一种赛事的名称,是当时唯一最大的正式赛事。该赛事对出场棋手的资格由严格的要求,一般都必须是各家的"家元"或其继承人,而且还要有其他各家的推荐。

烈元出生于武士世家,本姓泽村,21岁时(六段)被指定为本因坊家的继承人。本局是他被指定为继承人之后第九年的对局。十年后,在察元死去后,他继任家督。在仙知崭露头角之前,烈元在整个围棋界可谓是难寻对手。

关于仙德的棋风,大竹英雄九段曾评价道:"从出赛‘御城棋战‘以后就逐渐从行棋厚实向豪放大胆转变"(《日本围棋大全》第七卷)。在本局中,黑3、5等均反映出了仙德重视中央的意识。白14进角时,黑15飞罩,迫使白棋被迫迎战。

白16以后的进行,是在50多年前的道知时代就曾出现过的变化。但是,因为有黑13一子,白棋稍苦。白26如在28位长,则黑棋将在26位连回。

黑37、39对白棋发动攻击,黑47是充分展现仙德的战斗力的强手。黑47若在48位接,则白47位扳,黑52位挡时,白棋可58位做劫,因白棋61位冲断后,劫材丰富,相当于无条件成活,黑不行。

白50若在51位逃出,则黑A位跟着长,此后的变化虽然极其复杂,但看上去是白棋崩溃之形。白50时,黑棋若在52位爬回,则白棋可先手在76长,黑51、53断后,仍然成劫。

最终,黑81、85形成转换,是黑棋易下的局面。白86时,黑87又是好手。白90虽然提起两颗黑子,但仍未活净,依然成为黑棋的攻击目标。

可以说,仙德的这种积极的手法后被其子仙知所继承。

黑棋始终处于主动(第二谱)

黑1、3远远地瞄着中央的白棋,因为白4自补,所以黑5转破上边的白空。白6以后,黑棋又及早脱身,抢到黑19的急所,对白棋发动总攻。白48碰时,黑49二路下扳,以下弃掉中央两课黑子,抢到黑61、63,补强左边,局势简明。

由于局势落后,白棋置左上角于不顾,而在74位挡下,分割黑棋。白88本以为在救回

三颗白子的同时,又支援右边七颗白子治孤,但左上角被黑89先动手,局面明显劣势。白92若在93位接,则黑棋可在98位断。至白100,成劫。

战斗到底(第三谱)

(次序解说:白26提劫{23的下一路},29、32、40{33的上一路})

黑9消劫,白10至18,是先手利用,为白20封住黑棋做准备。黑21叫吃,此处又成劫。黑棋在右下角寻找劫材,一举获胜。

仙德参加御城棋战的成绩为十胜5负,其长子仙知棋才丰富,在第五代仙角的力荐之下成为安井家的第六代"掌门人",而次子仙寿则留在了坂口家。仙德在40岁时死去,仙寿亦未成大器,英年早逝。

烈元的年龄恰好处于仙德、仙寿中间。

共241手,黑中盘胜。

上一篇:三国棋院管理地震时序 下一篇:尖峰时刻 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