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在课堂上散发光彩

时间:2022-10-28 12:34:36

让语言在课堂上散发光彩

摘 要: 语文教学的任务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从语文学科的名称确定开始就有了明确的定论。发展学生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反映语文科本质特点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语言教学 加强训练

一、语文语言教学的现状。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他们词汇贫乏,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对于他们来说,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句式,是学习语言的首要任务。小学生学习语言是通过一篇篇课文来实现的。因此,学习课文中的语言,也就是说,让学生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式。课文中的新词汇应该让学生吸收、积累,课文中新出现的句式应该让学生熟悉、内化,这样才能丰富学生词汇,提高语文水平,发展学生的语言。然而,目前的教学仍然大量存在的现象是: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往往是里面的思想内容理解了,语文知识也学会一些(尤其是大量的术语),但是课文都没有读熟,课文中的词汇,句子在脑子里印象不深,甚至没有什么印象。

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作品分析课,文学作品鉴赏课,语文知识传授课。

长期以来,语文课往往注意时代背景的介绍,情节内容的分析,段落结构的划分,主要角色的评定,中心思想的提炼,道德教训的揭示,写作知识的传授,文学特色的欣赏,对语言文字本身却缺乏有效的训练。

2.教学要求盲目拔高,以考试手段来导向、制约教学。

当前有种错觉,似乎教学任务要求越高,教学质量就越高,而考试是检验质量的唯一手段,于是考试要求日趋提高。以高年级为例,阅读能力的考查偏重分段,分层,概括段意,层意,归纳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强化篇章,淡化词句,不重基础,脱离实际。这个错误导向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迫使课堂教学为应试服务,无暇顾及语言文字训练。

3.重“教”轻“学”的教学观念仍占据统治地位。

一部分教师追求把课文讲透,围绕情节内容的提问分析和讨论谈话,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这些琐碎的提问和多余的分析,取代了语言文字训练,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效。

二、如何加强语言教学训练。

小学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是具有交际性的基础工具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由此可见,语文课应该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它既不是文学常识课,又不是政治课。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目的是在训练实践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文字训练应该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在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中。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和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反映了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的。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在于精心的设计,精心指导,不能认为只要多给一些时间让学生读和练就行了。

1.从课题入手,围绕“题眼”,揭示文章的中心。

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渐认识课文的不同命名方式,比如:《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是以人物来命名的;《嫦娥奔月》,是按事件来命名的。同时进行审题、解题的训练,让学生抓住“题眼”,就是课题的中心词,它是理解课文的突破口。例如《黄山奇松》题眼是“奇”,即独特,与众不同,那么黄山的松“奇”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再往下学习,课文路一目了然。抓住题眼,设疑,再解疑,便理出了文章的思路,中心思想亦在思想步步解疑中挖出来。

2.让学生品词品句,运用对比法,体会词句的细微差别,学会准确地运用词句。

语言文字训练,相当的一部分要学生学习词语的运用,中文中有大量的词汇。能否正确、流利、优美地使用语言,关键是看学生能否理解大量的词汇,词语的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学中词语的教学是相当重要的。

比如:五年级上学期接触到的三个词:“威胁”,“威逼”,“威吓”,这三个词语是近义词,通过放到具体的句子中间理解:

a.流感病毒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b.歹徒威逼王阿姨把钱交出来。

C.他常常借助别人的势力威吓人。

让学生自己先在句子感知一下这三个词之间的差别,这三个词的差别就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了。

再如:《黄山奇松》中“饱经风霜”这个词的理解:

师:哪个同学来用“饱经风霜”来造句。

生:这棵老树饱经风霜,但是仍然郁郁苍苍。

学生的这个造句是模仿课文中的“迎客松”描写。这时,老师启发学生:除了用在书上面,还可以用在哪里?

生:新疆的放牧人,风里来雨里去,饱经风霜!

这时候,联系造句,理解意思,同时进一步追问:迎客松饱经风霜,会经历哪些磨难呢?

“饱经风霜”这个词的意思是比喻经历过很多的磨难,课文中是用在了迎客松上面,因此学生的思维往往就定位在“树”上面。因此要启发学生饱经风霜同样可以用在“人”上面。再追问:经历了什么?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就更加生动与深入。

只要我们做到精心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一步一步地精心指导,就能使学生准确地掌握词语,熟练的运用词语。

3.语言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不少,这些文章可以说是书面语言的海洋,几乎包罗了所有的语言现象,各种形式的语言应有尽有。在语言训练中,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了解更多的句子表现形式是必要的。当然,这种认识应该是感性的认识,浅显的认识,非理性的、非系统的认识。因为语言训练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语言技能的形成还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积累语言。没有一定量语言的积累,则无法形成语言技能。

语言的积累,既是对具体的、个别的语句的积累,更是对各种语言现象和句子形式的积累,这种积累是更高层面的语言积累。

4.语言训练的方式要多种多样。

就拿句子训练来说,除了常见的造句训练之外,还可进行“仿句训练”、“读句训练”、“改句训练”、“扩句训练”、“缩句训练”等。

要想取得语言文字训练的最好效果,必须进行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三个层次的训练,三者均不可忽视。前两者在前文中已谈得较多,在此谈谈运用语言的问题。

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实践。语文课教的一些语言和知识,不能总停留在教师“讲过”,学生“领会”这一水平上,而是应该抓住重心,精心设计一些练习,尽可能使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地将一部分词句转化为自己的“积极语汇”。语文课应该多增加运用语言的环节,也就是说,在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或者教学完以后,要保证有一段时间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练习,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言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总体质量,必须加强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达到大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上一篇:新中国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史课程发展历程研究 下一篇:对索尔.贝娄《只争朝夕》的文学伦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