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音乐观

时间:2022-10-28 12:22:09

浅析孔子的音乐观

【摘要】孔子欣赏音乐之美,他用辩证的方法来评价音乐,认为好的音乐不仅要曲调优美,还要有内涵美。他推崇和平的、讲仁义道德的音乐,认为好的音乐应该有助于人们在政治上的教化。孔子大力提倡中正平和、古雅端庄的雅乐,以表现平和中庸的音乐为美。

【关键词】音乐;教化;中和之美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不仅懂得声乐韵律,而且会弹古琴,吹笛吹箫。据《韩诗外传》记载:孔子访问卫国时,遇到旧友师襄,师襄是著名琴师,孔子便向他学琴。孔子还经常通过唱歌弹琴来表达情意和感受。孔子一生极其重视礼乐教化并一生积极躬行,他开设了六门课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音乐占第二位,可见他对音乐的重视。但是孔子关于音乐的观点较少为人所注意。

一、孔子欣赏音乐之美

孔子爱好音乐,也学习音乐,他对音乐有极高的鉴赏力。《论语•述而》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一名句表明了孔子对古人创作的美妙音乐的赞叹,此句也体现了孔子对音乐的痴迷和对音乐的极高赞赏。《论语•述而》中又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爱好音乐,也喜欢向歌唱得好的人学习,这体现了孔子在音乐上谦虚的态度和学习的热情。

孔子常用音乐来调节情绪,抒发心情。据史书记载,“孔子无一日不歌。”除了“子于是日哭,则不歌”①,此外,孔子差不多每天都要弹琴唱歌。据《史记・孔子世家》的描述,孔子在弹琴时,“神情庄重,四体通泰,目光远大,壮志凌云”,子路入见和他说话,“孔子弗应”,非等曲终才开口。可见孔子对音乐的痴迷和尊重之情。孔子经常和当时的音乐大师们探讨乐理,他“删诗书,订礼乐”,还亲自编订了《乐经》,可惜已经失传。他的弟子公孙尼子著有《乐记》,是儒家的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一般认为也体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

孔子之所以如此崇尚“乐”是因为“乐”与“礼”一样,在周文化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乐”可以把外在的“礼”的规范性要求,通过音乐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个体的心理中,内化为一种自觉的内在要求。孔子说音乐可以“移风易俗”、“以善民心”,“故不能无乐”。

二、何为美的音乐

孔子用辩证的方法来评价音乐,不仅看其表面,还要关注其内在。孔子认为,音乐要反映的内涵与音乐表面上的韵律、技巧相比更为重要。孔子认为好的音乐必须是“尽善尽美”的音乐,好的音乐可以把代表艺术范畴的“美”和代表道德范畴的“善”结合起来,他的这个“美善统一”的观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

1、好的音乐不仅要形式美,更要内涵美

孔子在评价音乐演奏时认为:“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乐记》)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

孔子的这一观点并非认为音乐的形式美不重要。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孔子说:“由于太师挚之升歌开始,迄于关雎之合乐终结,洋洋乎乐声美满,满在我的耳中呀。”②孔子十分注意形式上的美,他认为有了比较完美的形式,才能更好地为别人所接受,才能达到言志之目的。

形式之美固然重要,内涵之美才是美好音乐的关键。孔子赞赏《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是赞赏《韶》乐既有美的形式,又有美的内容,因为《韶》乐是反映大舜帝治理天下之功德。因此孔子对《韶》乐推崇备至。孔子认为《武》“尽善矣,未尽美也”,是因为《武》是周武王时期的音乐,武王伐纣,引起了战争,因此,孔子赞赏《武》的形式却并不赞赏《武》的内容,所以说《武》也不能成为完美的音乐。

孔子讨厌那些不利于社会风气的音乐,子曰:“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③。孔子认为“郑声淫”,容易刺激人的欲望,煽动,这样的音乐不利于心灵的启示。

2、好音乐要有助于政治上的教化

孔子赞赏《韶》乐而不称赞《武》乐,也体现了他推崇和平的、讲仁义道德的音乐,表明了孔子推崇舜的和平做法,反对武王的武力做法的鲜明的儒家政治立场。由此可见,孔子注重音乐在政治上的教化作用,孔子赋予音乐一种政治教化的功能,认为音乐具有“兴观群怨”、“移风易俗,安民治上”的社会功能,提倡用音乐来“和民声”、“治人心”。

“孔子至齐郭门外,遇婴儿,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曰:‘趣驱之,趣驱之,韶乐将作’”。他把婴儿纯朴的心灵美比作他素来最敬爱的韶乐,认为这是韶乐所启示的内容。可见,孔子推崇的是能反映善与美的音乐,能使心灵受到启示,这也体现了音乐的教化功能。

孔子所以如此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是因为他相信“乐者,通伦理者也”。就是说“乐”不仅仅是一种享乐,同时也是用于区分不同等级的重要尺度。作为鲁国正卿的季氏,依礼只能享有四佾,却享用天子才能享用的舞蹈,对此孔子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的感叹。虽然他推崇乐教,但却要“止于礼”,即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就是说,“视、听、言、动”都要合于“礼”的规定,才是“仁”,才能“复礼”。音乐也是如此,子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成……”④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十分重视音乐的社会伦理功能。

孔子认为有助于政治教化的音乐应该具有“中和之美”,他曾称赞“《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⑤,不淫、不伤、这样才合乎孔子的美的要求。

三、孔子倡导“中和之美”的音乐

孔子承认音乐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以“善”和“美”来评价音乐家,凡合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他有如下论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知知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⑥这是中和之美的典型反映。

《礼记・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就是正,就是合适、合宜。“和”就是和谐。中和之美要求处理好文艺内部的各种因素,任何一种因素都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而要和谐适度,达到恰到好处的理想状态。

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关键是“中节”,人的情感不可尽情发泄。孔子主张节制、适度的音乐享受观。孔子认识到音乐是人必不可少的欲望,但是他并不因此而认为可以无节制地满足人们对音乐的欲望,恰恰相,孔子提倡在音乐享受上要节制、适度。要以礼义加以节制,即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使人成为彬彬有礼、温柔憨厚的君子。

孔子大力提倡中正平和、古雅端庄的雅乐,尊重健康的民间音乐,批评靡靡之音。根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述,孔子在音乐研究中,要求渐次达到“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的境界。所谓“得其数”,就是要探求音乐的一般规律。所谓“得其志”,就是要探求音乐中丰富饱满的思想感情。所谓“得其为人”,就是要探求音乐中充满活力的人物形象和做人的道理。

注释:

①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173.

②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12-213.

③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404.

④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329.

⑤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74.

⑥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17.

参考文献:

[1]阎韬,马智强.论语注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2]江文.孔子的乐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岩.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初探[J].社会科学战线,2007,03.

[4]陈薇.孔子音乐教育观探究[J].文教资料,2009,13.

作者简介:王珊珊(1987-),女,江苏新沂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上一篇:《史记》与《汉书》的纵向比较 下一篇:转型升级背景下民营企业战略性创新能力演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