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汉书》的纵向比较

时间:2022-10-05 06:25:44

【摘要】《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古到汉武帝时期历史;《汉书》是第一步断代体通史,记载了西汉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黄四年结束。《汉书》所叙述的西汉两百三十年的历史中有一半和《史记》重叠,有关各篇甚至连文字也一仍其旧,很少删润,因此,自古到今,有很多人都把《史记》和《汉书》作横向比较。《汉书・司马迁传》认为《史记》是:“是非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值》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这几句话长期以来成为司马迁和班固著述知道思想的主要差异。鲜少从纵向角度比较两者的差异。

【关键词】《史记》;《汉书》;纵向比较;主要差异

一、《史记》与《汉书》的整体数学集合

运用数学集合概念来说,《史记》与《汉书》在叙史范围上的并集是上古到西汉王莽地黄四年为止,《史记》与《汉书》的交集是西汉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

从并集上讲,集合的整体《史记》和《汉书》共同构成了中国上古到西汉王莽地黄四年为止的一部纪传体通史。通过考察研究二者,能够比较详尽地了解中国上古到西汉三千多年的历史。通过“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志”等创新体例,详细并且后者补充前者地叙述历史。两书内容丰富,史料十分翔实,后为补充。《史记》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中华民族三千年发展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汉书》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记载西汉二百多年的历史,全书分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传,共一百篇,计八十余万言,并且对《史记》的重叠部分不时做出有价值的补充。例如,《汉书》在《史记・韩长儒列传》“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之后插入一大段文字,补充了以往以和的御史大夫韩安国为一方,以主站的大行王恢为另一方的辩论经过。此类的增订见于各传记中。此外,就是《汉书》的十志,记事详备,取法于《史记》八书而又有所重大补充,发展。许多传记中增载了有关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奏疏,如《贾谊传》收其经世宏文《治文策》,《晁错传》收其《教太子疏》,《言兵事疏》,《募民徙塞下疏》,《贤良对策》等,弥补了《史记》的缺略。两书各色各样的历史人物,丰富复杂的历史事件以及天文历法等详尽地叙述出来,融为一个有机的历史整体。

从交集上讲,《汉书》承袭《史记》,《汉书》中所叙述的西汉两百三十年的历史中有一半和《史记》重叠,或删润少许,或一仍其旧。《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为人长美色。”《汉书》改为:“(陈)为人长大美色。”班固在《汉书・货殖列传》中,几乎完全抄录了《史记・货殖列传》中所列举的西汉富人及他们的创业经过。《汉书》与《史记》的交集是必要的,因为司马迁与班固同是西汉史学家,西汉的历史一定而且是必须会出现在史书中。除了交集之外,二者不交集的地方是必然的。《汉书》承袭《史记》,班固并没有想要超越《史记》的雄心壮志,而恰恰满足于以断代史的开创者自居。《史记》开创了第一部上古至西汉汉武帝为止的纪传体通史,在司马氏传史成一家之言的情况下,班固不能不受到其影响,但又不甘示弱,独创了西汉汉高祖至王莽时期的断代史纪传体。对于班固来说,创新断代史的举措是必要的。司马迁撰写上古至汉武帝的通史是首次的创举,已经没有必要仿效,因为无论在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学识和撰写目的来看,班固不行也不可能写出一部类似《太史公书》的《兰台令书》通史出来,或者说也没有这个必要,班固所要做的是以己之长盖过彼之所短。因此,在司马氏创举的基础上,班固想要写出与《史记》分庭抗礼的著作,就必须在司马迁创新的基础上再创举。除了创制出断代史叙史方法外,还在专史上弥补《史记》的不足。《史记》是一部通史,而它的《平准书》反而是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时的断代的财政经济史。《汉书》是断代史,而《食货志》却有意弥补《平准书》的上述缺陷,写成一部以粮食和货币为主的财政经济专史,起于上古,迄于西汉,超出断代史的范围。从这里可以看出,《汉书》想要与《史记》分庭抗礼,就必须写《史记》所缺,叙《史记》所异。

二、史汉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之基础

《汉书・司马迁传》批评《史记》是:“是非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值》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这几句话长期以来成为人们对司马迁与班固的比较差异在于非儒与尚儒,非正统与正统的对立。进而大多数人比较司马迁与班固,比较《汉书》与《史记》都从这几句话入手,进行横向比较。后来对于两者的比较发展到了两书中的描写,叙述等史书内容的比较,但是这也是横向的比较。大多数人都只是单纯地对两书或两书作者进行横向比较,而忽视了纵向比较。纵向比较就是所比较两者所能够比较的根本差异,即被比较者之间的根本差异,这主要追溯到被比较者主观目的意识,只有明白了比较者之间根本的主观目的意识的不同,才能够有其他客观横向的比较。在《史记》与《汉书》或者其两作者的比较来看,都要从属于一个主观目的的比较――即作者著述的意图。

对两者著述意图的比较是所有横向比较的根源。司马迁撰述意图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①(司马迁《报任安书》)写书最终目的乃成“一家之言”,上古至西汉,《史记》将各色各样的历史人物,丰富复杂的历史事件以及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知识用五种体例组织起来,有意识地使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散文史上这是空前的创举,正如清代著名学者赵翼所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膀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②《史记》是司马迁的发愤之作,对此,古人有一些精当的评语,如孙执升说:“史迁一腔抑郁,发之《史记》;作《史记》一腔抑郁,发之此书。识得此书,便识得一部《史记》,盖一生心事,尽泄于此也。纵横排宕,真是绝代大文章。”③以往从来没有一部像《史记》这样完整的史书著作出现,正因为司马迁要成“一家之言”,乃发奋起而作,才有了《史记》首创的纪传体,三千历史成就“一家之言”的司马氏史书由此问世。

班固因《史记》而撰《汉书》,西汉后期至东汉初期,涌现出不少续补《史记》的学者,补续《史记》蔚然成风。刘知几说:“《史记》所书,年止汉武,太初以后,阙而不录。其后刘向,向子歆及诸好事者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相次撰续,迄于哀,平间,犹名《史记》”。④东汉建武年间,著名学者班彪有感于诸家《史记》“续作”大都失于“鄙俗”,“不足以踵续前书”,乃采集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史记后传》数十篇,从而为其子班固撰作《汉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⑤同是,班固以班彪所续前史未详,因“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究,欲就其业”,遂本其父所作,潜精研究,续成其书,踵继先人之业。即班固撰书目的是“前史未详”、“欲就其业”。因此,班固之作承袭《史记》,承接《史记》之续,沿袭《史记》之体。在这方面上,就有了后面一系列《史记》与《汉书》的横向比较。

总的来说,一直以来对于《史记》与《汉书》和司马迁与班固的比较都从横向方面入手而忽略了纵向的比较。纵向的比较时横向比较的基础和前提。《史记》与《汉书》在空间范围范畴上是一史相承,从《史记》到《汉书》撰述从上古到西汉王莽地黄四年的历史。汉承史制,在两书相交的时期弥补史之所缺,并独创断代体。而两书作者的撰书意图影响着两书的具体形式,是其书内容差异的根源所在。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M].上海古籍出版社.

②赵翼.廿二史札记[M].江苏凤凰出版社.

③孙执升.重订文选集评(卷十引)[M].

④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卷十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

⑤班彪.史记后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简介:欧燕飞(1988―),广东人,大学本科,现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上一篇:新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探索 下一篇:浅析孔子的音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