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全面控制

时间:2022-10-28 09:17:56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全面控制

摘要: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工程建设过程的关键,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文章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两大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造价管理;全面控制

Abstract: The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the key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reasonable to determine the project cost and effective control is the core cont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analyses and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wo aspects, discussed the related conten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ject cost; cost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言: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工程建设的参建各方来说,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方法。从建设单位的立场上看,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是项目投资的控制,力求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而站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角度上讲,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是对项目成本的控制, 力争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

1、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

1.1主动控制,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长时期来人们一直把控制理解为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较,以及当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分析其产生偏差的原因,并确定下一步的对策。自20世纪7O年代初开始,人们将系统论和控制论研究成果用于项目管理后,将控制立足于事先主动地采取决策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差。

1.2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视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 ,包括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对节约投资的有力奖励措施等。

2、提高设计水平,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

2.1 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设计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影响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的经济效益。因此,建设单位在审查设计单位的设计时,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在选择工艺技术的方案时,应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投资效益为前提,积极而稳妥地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

2.2 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

控制工程造价,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保证总投资不被突破.

2.3 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会引起工程造价的上升,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工程实际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等.要减少设计变更,首先应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其次,认真对待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及时核算有关设计变更的造价,对于有问题或者费用偏高的项目可重新考虑,进行多方案比较,不能一味求快,而应求精。

3、提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3.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要依法管理,尤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更应加强法制建设,要健全法制、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建筑法》为核心的建筑法律体系,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走向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法制轨道;要继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招投标法、施工合同法、质量管理法等法规制度;要明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消除那些认为“愿打愿挨就是市场经济的定价原则”的错误认识,法制建设要结合实际,便于操作,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约束机制。

3.2理顺各方关系,加强配合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主要侧重于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和计价方法的管理,实行分阶段、分部门的管理,而根据政府职能要求,工程造价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的管理。因此,必须理顺关系、各负其责、加强协调。标准的制定应上下衔接,确保文件的交圈。特别应加强建设项目资金和项目决策的审批关,要建立不同投资主体的资金管理审批制度,对资金不落实无保障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立项。各有关部门应严格审查建设项目开工前和年度计划中的建设资金。要把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加强和规范总概算的编制和管理,发挥总概算对工程投资的控制作用。只有抓住了项目决策建设资金落实这一关,才能从源头上控制投资,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各建设施工管理单位都要认真执行造价部门的规定,造价部门应对于执行定额的单位进行抽查监督,形成相互制约机制。

3.3建立约束机制,规范业主行。在建设工程的全过程中,业主贯穿于建设全过程的始终,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离不开业主的参与。因此,业主的行为对工程建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政府各主管部门应对业主在建设阶段的行为依法加以规范和约束,要强化施工总承包职能。总承包单位有能力和资质的,应尽量自行承担水、暖、煤、电、消防和装修等的施工,严禁建设单位强行分包工程任务。工程建设的材料设备应主要由承包单位负责采购,加强验收。建设单位若需自己采购的应在合同中明确其责任和要求,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材料设备,承包单位有权拒绝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行要求承包单位购买其指定厂家生产的材料、设备。要严格审查标书合同,对违反规定明显不合理的条款如过分压工期造价及过分要求质量达优的应予以取消。

3.4规范中介服务,提高竞争能力。中介机构是建筑市场中不可缺少的服务主体,。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就是一种有偿的社会化服务,在目前条件下,我们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高度专业化、功能完备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为工程承发包双方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第一,对中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不合格的要清除。中介机构应该以“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中介咨询。第二,应实行回避制度,咨询实体应与行业主管部门脱钩,避免利用行业特权承揽标底。标底编制实行市场竞争、信誉取胜的原则,对中介机构要实行资质年检、标底抽查,惩罚结合的制度。第三,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咨询服务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资质等级,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第四,制定咨询服务机构的行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业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3.5提高企业素质,规范承包行为。实行建设工程招投标以来,承包单位承揽施工任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投标取得。因此,我们必须规范招投标市场。第一,建立联合办公制度,可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建“工程造价审定小组”,组织招标投标、参与招标投标评标活动,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各承包单位不得以带资承包作为竞争手段承揽工程,禁止私下授标,层层转包;第二,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做好工程量清单报价与招标文件的衔接;第三,严把概算审核关,加强概预算人员的培训考核,把考核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提高概预算人员素质。

3.6适应市场发展,改革造价管理。定额管理一直是造价管理的基础,但是由于它所存在的某些不足,导致造价管理的落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造价管理工作也要随之改变。今后造价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管理上。首先要从改革定额管理出发,价格要以市场调节为主,实行市场信息价,把指令性的间接费改变为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的指导性取费,同时招标单位要按工程量清单来进行招标,而施工企业可根据工程量清单及市场价格进行自主报价。除此之外,今后还要大力发展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抓好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贮存等四个环节,建立完善快捷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4、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目标在于提高工程效益。合理确定是有效控制的基础,有效控制是合理确定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前面两者达到了有效的搭配与补充,才能够抵达最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永强;浅析我国工程计价模式的改革;商场现代化2005,(4)

[2]张国栋;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基本知识(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1

[3]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5-1

[4]尹贻林.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5]龚维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分析 下一篇:新形势下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管理要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