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无形资产投入研究

时间:2022-10-28 08:34:46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无形资产投入研究

【摘要】在新世纪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以矿产采掘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企业生命周期对企业无形资产投入的影响。发现企业无形资产投入水平受到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影响,得出了成长期企业的无形资产投入水平显著高于成熟期企业和衰退期企业投入水平的结论。

【关键词】无形资产投入 企业生命周期 矿产采掘业 上市公司

一、引言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是围绕着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而展开的,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面临的生存环境各有差异,企业资源配置的特点也各有不同。无形资产是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提升生产效率、获取竞争优势、增加企业价值的关键力量,其投入是否也受到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把研究对象聚焦于矿产采掘业上市公司,以企业生命周期为研究视角,探讨企业的无形资产投入行为。文章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启示。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已有的无形资产文献更多的是揭示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能否提高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例如,Lev和Sougiannis(1996)以美国1975~1991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研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及其资本化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摊销对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研发费用的确认和无形资产的摊销能够提升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1];Aboody和Lev(1998)认为软件开发成本的资本化与企业价值是正相关关系,因为该成本的资本化提升了股票回报率和股票价格,增加了企业价值[2];Goodwin和Ahmed(2006)以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变更为研究背景,对比分析了无形资产确认前后的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发现无形资产的确认对提升价值相关性具有促进作用[3];Dahmash,Durand和Watson(2009)发现商誉的确认也能提升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4];王化成,卢闯和李春玲(2005)[5]、刘彬和韩传模(2009)[6]分别以我国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验证了无形资产投入有利于企业业绩的提升;邵红霞和方军雄(2006)细化了无形资产种类,认为不同种类的无形资产对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影响不同[7]。

企业生命周期问题已经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Teixeira和Santos(2005)研究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上市公司偿债能力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关系,发现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偿债能力各有不同[8]。我国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也有阶段性的成果。陈霞(2007)认为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财务特征有着显著差异,因此企业的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问题更要结合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来研究[9];杨忠,张骁和陈扬等(2007)理论分析了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在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动态演化过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证验证了上述过程[10];姚梅芳和张丽琨(2006)分析了企业生命周期的特点,认为高新技术类企业的融资应当结合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具体实施不同的融资策略,解决融资难题[11]。综上所述,企业生命周期和无形资产的研究如火如荼,但是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无形资产投入的文献很少。

成长期阶段的企业是处于生命力旺盛、蒸蒸日上阶段的企业,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增加较快,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也是最强的,这与企业较高的无形资产投入额度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知识经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体现在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能力上,也就是说软实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取得长足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成长期企业的无形资产投入水平往往较高。成熟期企业的销售增长水平和盈利变化程度都要小于成长期企业,它是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下的企业。成熟期企业的关注焦点是保持目前的市场份额和销售水平,因为该阶段的企业有着较为固定的客户和市场认同率,此时的无形资产投入力度趋于平缓或降低。当然成熟期企业也会采取多元化经营,但是往往是通过并购和重组来实现的,这种方式更多的是增加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无形资产投入比重相对较低。因此成长期企业的无形资产投入比例要高于成熟期企业的投入比例。衰退期的企业面临着市场占有率下降、消费群体萎缩、销售收入减少和盈利能力下滑的局面,企业的经营规模有缩小的压力和趋势,因此企业无暇关注无形资产投入的增加,更多的是减少投资、对企业进行瘦身和整改。因此衰退期企业的无形资产投入要低于成长期企业的投入水平。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成长期企业的无形资产投入水平高于成熟期企业的无形资产投入水平。

假设2:成长期企业的无形资产投入水平高于衰退期企业的无形资产投入水平。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鉴于企业生命周期在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矿产采掘业属于能源类行业与国民经济更为相关,本文以矿产采掘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样本区间为1998~2008年,数据来源于2009CSMAR研究数据库。剔除数据缺失和异常数据的样本公司,并兼顾销售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等跨期间指标的计算,共获取172个有效年度样本。

(二)变量设计

1.因变量。反映企业无形资产投入(IA),用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来度量(邵红霞和方军雄,2006[7];王化成,卢闯和李春玲,2005[5])。

2.自变量。企业生命周期的度量,本文借鉴Teixeira和Santos(2005)[8]、张俊瑞和李彬(2009)[12]的研究,运用销售收入增长率、资本支出率、总资产增长率、管理费用收入比和上市年数来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其中资本支出率是固定资产变动额与销售收入的比值,管理费用收入比是管理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对上述五个变量,分别运用三分位法划分为高、中、低三组。在销售收入增长率、资本支出率、总资产增长率变量中,对高、中、低三组分别赋值为2、1和0;在管理费用收入比和上市年数变量中,对高、中、低三组分别赋值为0、1和2。根据每个样本年度的五个变量赋值结果,进行赋值加总。按照成长期(0~2分)、成熟期(3~7分)和衰退期(8~10分)的标准,确定每个样本年度所属的生命周期阶段。最终获得成长期(GRO)、成熟期(MAT)和衰退期(DEC)的样本年度分别为27个、120个和25个(见表1)。

上一篇:这一次,他们为什么缺席了? 下一篇:从货币资金持有量解析中小股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