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该由谁管

时间:2022-10-28 05:47:37

互联网该由谁管

一项名为《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在2012年12月24日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进行了审议。据悉,草案第六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办理网站接入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终端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应当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这意味着“网络实名制”将以立法形式被确认。虽然草案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用户信息的网络身份管理,可以实行后台的身份管理办法,用户在信息时可以使用其他名称。而且这一草案被官方媒体称为“给公民的隐私权穿上‘防弹衣’”,但被保护者们却并不领情。有网友炮轰此举有意阻塞言路,扼杀网络自由。有网友担忧,“立法后没人敢在网络举报贪官了”。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认为,所有媒体的舆论造势都是为了互联网法案的审议通过,这种立法诡秘、舆论先行的做法,恰恰不符合现代法治。学者吴稼祥称,不反对网络法治化,但不能把“网络治成央视”。

就在中国网民对“立法加强网络监管”忧心忡忡之时,一项旨在提高各国政府对互联网管控力度的电信提案,2012年12月中旬在迪拜举行的国际电信世界大会(WCIT)上被否决了。

数字冷战?

有分析担心,这场关于互联网监管新规的拉锯战是否会演变为一场数字冷战,因为由此引发的纷争较之冷战时期思想形态的分歧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国际电信联盟(ITU)主持召开的此次大会,主要议题是修订《国际电信规则》(ITR)。ITR是用来规范不同电信网络之间的通信、计算不同国家之间的通信资费,于1988年通过,如今旧规则年代久远,大多数国家都觉得应该修订一下。

修订中,俄罗斯提出了赋予ITU更大权力的主张,从而给予各国政府更多的权力去监控国际长途电话和数据流量。但一个反对ITU监管互联网的游说团体说,虽然ITU秘书处保证国际电信世界大会不会讨论互联网的管控问题,但最终的条约文本中包含了一项决议,明确指示“ITU秘书长采取必要措施,为ITU在互联网方面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这使得部分国家不愿意同意该提案。

甚至有人指控ITU在谋求掌控互联网,并搞暗箱操作。谷歌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行动,他们认为该提案会使得内容提供商收取额外费用,并让政府进一步掌控互联网。反对者说,压根就不应该在会议上提到互联网,因为互联网是运行在电信系统之上的服务。

美国是第一个公开表明反对草案的国家。支持美国的有哥斯达黎加、捷克、丹麦、埃及、肯尼亚、荷兰、新西兰、波兰、卡塔尔和瑞典。这些国家宣布他们不会同意这份提案,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其他的国家同意,该提案也不会实施。

但是俄罗斯、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认为,互联网应该是条约的内容,因为互联网的运行基础就是电信网络。美国和欧洲则表示更希望能由私有企业制定标准。

最后,有权在迪拜签署新条约的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最终只有8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新条约。事实上,约束性的ITR 几乎未涉及互联网内容,不过中国、俄罗斯和很多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就互联网事宜达成了非约束性决议。

以自由的名义

在反对声中,美方代表称,“在过去的24年里,由互联网产生了不可思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这些都是在没有联合国监管下产生的。我们不支持这份提案,因为该提案不符合多边利益。”

而试图插手国际网络管理的不光是警察国家,印度、巴西和其他的一些民主发展中国家也参与其中。一些国家想借此树立保护屏障,迫使包括Facebook和谷歌在内的大型网络公司为本地市场的准入买单。这些国家想利用这些费用建设自己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可见,在自由的名义下,参与互联网规则制定者的动机是金钱而不是政治。

这些举措的共同点是,都旨在削弱美国对现行的规范互联网运作机构的控制。毫无疑问,互联网诞生于美国,在控制其运作方面,美国人现在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互联网的域名系统是由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控制的,该机构是受美国商务部监管的私有非盈利机构。这使其成为他国愤怒的焦点。俄罗斯、中国和巴西都主张将域名控制权转交给联合国或单个的国家政府。

此外,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在网络产业中赚取的利润也令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望尘莫及。分析认为,正因如此美国才强烈倾向于维持原有条约不变。

雨读根据《外交政策》、新华网、路透中文网、《经济学人》《卫报》等综合编辑。

上一篇:One—Blue:解码蓝光专利池 下一篇:电气安装与土建施工的协调配合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