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28 02:47:45

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地方高校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对地方高校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导向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就此提出了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高校 应用型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本学校实际发展情况,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发,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科学而准确地定位自身的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同时紧密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一、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地方经济要增长,地方产业要做大、做强还要做优,仅仅依靠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付出努力是不行的,需要有强大的科技支持和人才保证。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巨大的地缘环境、文化资源优势,并且在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也存在着地域优势,我们一定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运用这些优势,从而使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地方高校通过和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不但能促进地方高校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升相关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而且能使高校获得较为丰富的资源支持和取得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二、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具有可行性

首先,地方高校凭借自身的地缘优势,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和技术有着充分的认识。地方高校通过及时调整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从而能够迅速地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其次,在地方高校中汇集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这些人员依据当地的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地方高校本身还拥有各类基础实验室、大型精密实验仪器、丰富的专业书籍等,这些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有利于高校教师和技术人员取得较高水平、较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够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最后,地方高校具有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第一,地方高校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输出基地。高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积极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第二,地方高校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地方高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能通过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判别、筛选、分类、分析、排序和再造等一系列的过程,使企业得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第三,地方高校是企业培训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为当地企业培训提供了师资保证。

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地方高校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质上就是要明确地方本科院校如何与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建立良性共生关系。

1.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制订地方高校的发展规划。地方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规划及相应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充分利用的资源条件、发展实际状况,并且要依据今后本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趋势,确立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的管理原则和运行机制。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区域各产业特点,加强专业特色,调整专业结构,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地方高校在教学中要增加学生实践性学习环节在课程中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学分,从规章制度上保障学生课程实践应用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构建“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完善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地方企业的优势,建立企业、高校和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机制,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应借助自身的科技优势和丰富的智力资源通过与地方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培训基地的方式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共赢。地方企业可以将企业的产品研发中心等科研部门设立在高校,由高校科研人员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提供科学保证。另外,地方高校要培养出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高校可选择那些产业规模大、影响力好的地方企业将学生的实验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在企业中,让学生到企业第一线进行学习,培养实践操作技能,从而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基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扎实的理论知识背景,而且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能充分吸收实践工作中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在教学中高效地再现这些知识,同时将这些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因此建设一支既能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具体实践的教师队伍,即专兼结合、理实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高校教学环节中是绝对有必要的。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到相关部门企业参观考察、跟岗学习,深入企业第一线,支持教师参与相关企业职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做到实践―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各种从业资格证考试,提高具备专业从业资格证和任职经历教师的比例。以此提升地方高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同时,高校还可以广泛吸纳地方各行业企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等,聘请他们担任学校相关专业的专、兼职教师,这也是建设和发展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个方法。

四、结语

总之,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克服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正确合理地制定了本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高校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淑芳,田伏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3-125.

[2]黄国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8.

[3]陈晔,孙忠梅.区域经济发展导向下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4):7-9.

[4]谢安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Z1):135-136.

[5]叶小明,朱雪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与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4):56-58.

基金项目:

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一般课题、编号:201203321);衡水学院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课题编号:jg2012014)。

上一篇:怎样提高初中英语复习课的有效性 下一篇:关于我校学生体育健体意识与参与的差异性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