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时间:2022-10-28 01:53:42

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摘 要:学校教育中学生不乏出现学习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其影响因素多样而复杂。教师应积极对待此类学生,找出其低效学习影响因素的个体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多元化的措施和策略,帮助和指导,以提其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生学习;有效性;策略

The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Yang- Kaichang

(No.1 middle school of Wulatezhongqi in Inner Mongolia; Bayannaoer 015300)

Abstract: Some students are lack of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r invalidity in school education, whose factors are complex. Teachers should treat such students actively, find out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alyze the specific issues and adopt diversified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to help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ectiveness.

Keywords: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strategies;

在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总能遇到许多这样的学生,他们上课大多也能遵守纪律,能够按照教师的指令行事,课后他们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与同学的交往较为融洽,不能被定义为问题学生。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却徘徊不前,进步缓慢。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他们的学习缺乏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有必要关注这部分学生,采取一定措施帮助并指导他们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1.学生学习缺乏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平时的表现找出其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据笔者研究,有的学生可能在学习方面存在心理障碍,有些学生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有的学生缺乏适当地学习方法等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单独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敞开心扉、推心置腹地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了解其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及兴趣特长等等。如果有的学生与教师交流意愿不高,则可以和他们的家长、同学(同桌)进行积极地交流,从侧面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其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从中发现问题,并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全面了解学生为出发点,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症下药,为他们找到提高学习有效性的恰当策略。

2.指导学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可能包办一切,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求教师也要行动起来。教师仅提供方法是不够的,还应该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加强管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就是叫学生自己动起来,自我反思,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2.1指导学生有计划做事

引导学生养成有计划做事的好习惯,如教学中帮助其计划一天要背多少个英语单词,要解几道数学题,要完成几篇阅读理解等等,把这些任务都以书面或者图表方式呈现自己的学习反思记录本上,然后在完成项后打对勾,在监督自己的同时,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喜悦感。这样不仅有利于好习惯的养成,也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以后井井有条做事打下基础。

2.2指导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阵地,所以,向课堂要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提前发现自己不清楚的地方,这样上课的时候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去听课。同时鼓励学生在听课的时候,要做到眼到、心到、脑到、口到和手到。眼到就是要密切关注教师的一举一动,毕竟教师是课堂的指挥者,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前行的引路人;心到就是听讲要专心、细心、用心,切不可交头接耳、小动作不断、三心二意;脑到是指在听讲的同时,也要动脑筋去思考,不仅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及“怎么办”;口到是指一些课程该朗读的时候要声情并茂地大胆出声,该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落落大方、声音洪亮清晰,也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提问,切不可不懂装懂,死要面子活受罪;手到是指既要按照学习内容要求动手实践,又要有重点,有难点地做好课堂学习记录。

2.3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学习中,学生要学会记笔记,笔记要有选择性,详略得当,切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学会速记,只记关键词,甚至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自己所学到的内容。记笔记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如果是课本中的重点,就可以在书上写写画画,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不耽误听讲。

2.4指导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

有些学生上课小动作太多,时不时交头接耳,要不就是注意力被其他东西所吸引。而有的学生表面上看着投入到教学中,但是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他们可能只接收到教师教学中极少的一部分内容。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因为,有了目标就有了责任感,有了责任感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为自己营造一个安心的学习环境,比如,把容易分散自己注意力的东西放到自己的视野之外,像什么小镜子、杂志、水杯、有娱乐功能的文具等等;或者叫自己的同桌或前后桌在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可以提醒一下自己,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5指导学生做好复习工作

所谓“熟能生巧”,不断重复的过程是知识掌握的重要途径。所以指导学生多重复、多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及时复习要遵循记忆规律,在没有遗忘之前就要不断强化,趁热打铁,加深印象,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如果等到忘光了以后才去复习,费时费力不说,效果也不会好。引导学生平时学得扎实,打好基础,不可叫学生养成“临阵磨枪”的只顾眼前利益的“功利主义”学习习惯。复习的时候,最好不要支离破碎的简单重复学过的知识点,而是要分类整理总结归纳,使要掌握的知识点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并且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促进知识的迁移。

2.6指导学生完成各类作业

监督学生“今日事,今日毕”,不要养成拖拉的坏毛病。做作业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提高作业的巩固训练作用。写作业时要注意好习惯的养成,比如整齐书写、速度与质量相统一。做完作业以后,还要仔细检查。对于做错的题,需要提醒学生认真分析总结,看看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要错,思考正确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即使没有错的题,也要看看有没有另一种方法来解题。并且提议学生整理错题集,把一些常错的、有代表性的题收集起来,慢慢积累,长期坚持,错题就会变成有用的财富。

2.7指导学生扩大知识面

现在的考试评价制度与方式,不仅考知识,更是考能力,所以,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习其实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做学习的有心人,就可以在不经意间充实自己。比如,生活中人文资源的民风民俗、神话传说、格言警句、谜语农谚;自然资源的花草鱼虫、五谷杂粮、人文地理等等,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资源宝库,不胜枚举。比如,在街道两旁,我们看到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和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等的招牌,稍稍用心关注一下,英语单词construction、industrial、commercial和agricultural等词就会成为囊中之物,根本不用课堂上费时费力地去记。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做向生活学习的有心人。

2.8指导学生学会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也应该学会反思。反思是学生调控学习的基础,是认知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主要形式。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完成一天的学习之后,督促学生反思一下自己的一整天的所作所为,哪些事情处理的得当,可以继续发扬,哪些事情做得还不够妥当,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并且以合理有趣的方式进行记录,日积月累,终会破茧成蝶。

3.指导学生有效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是周期长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和爱心,切不可半途而废,也不可放任自流。

3.1不要对学习缺乏有效性的学生失去信心

有些教师只关注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对学习有效性不高的学生不闻不问,无形中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事实上,这部分学生也有无穷的潜力,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毛病导致他们裹足不前。很多时候,正因为教师忽视对这些学生的重视,也忽视了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没有营造一个规范、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整体教学低效。课堂教学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教师的一句赞美、一个微笑、一个友善的举动或者一个欣赏的眼神都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赏识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在表扬中学生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在表扬中学生得到了尊重、增强了信心,在表扬中学生努力进取,有了学习的动力与力量。所以教师要与这部分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对症下药,引导他们不断进步。

3.2切不可心急

学生的成长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且又波折起伏的过程。所以,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关注学生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和进步,然后给予及时地指导与鼓励。切不可短期内见不到效果就焦虑、放弃。久而久之,当进步成为习惯,也是教师最有收获的时候。

3.3注意对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分门别类

造成学生学习缺乏有效性的原因多种多样,具体到每个学生身上也是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对这些原因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分,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找出个体差异,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方能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为他们找到适合个体发展的有效方法。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多与他们沟通,用真诚与关爱打动他们;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要经常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点一点改掉坏毛病;对于方法欠缺的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方法的传授与指点,既授鱼,更要授渔。

4.小结

综上所述,学习缺乏有效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知识基础及不同的学习态度与个性特点。要提高他们的学习有效性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只要教师们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缺乏有效性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教学对策,并多给他们一份关爱,给予适当地帮助和指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将使他们在提高学习效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行越坚。

参考文献:

[1]李俊和.优秀高三英语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2件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徐世贵,董玮.有效教学难点突破与教学对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

[3]杨开昌.学习英语应养成哪些好习惯[N].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2007-2008(41)

[4]杨开昌,刘建萍.高中英语学习贵在重复[J].高中生学习(教育视点),2014(8)

[5]杨开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有效性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云南省基础教育阶段课堂心理环境有效标准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杨开昌(1977-),男,内蒙古五原人,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一中教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及语言教学法。

上一篇:好课离我们有多远? 下一篇:在“身教”和“习惯”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