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时间:2022-10-28 01:41:11

深圳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内容摘要】深圳城市最初由散点状布局发展起来,再迅速向外蔓延或沿轴扩展,工业导向性明显,城市空间结构演替激烈,其工业空间、居住空间、商业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断改变着各自的位置和形态,阶段性特征明显。同时,城市空间结构也在经济发展、宏观政策、规划控制的演变机制作用下形成了放射圈层式的结构模式。

【关键词】深圳 城市空间结构 工业导向性 放射圈层式 演变机制

城市是由各种不同活动所形成的功能区组合而成,在城市的各种活动中,生产、商业和居住活动是其最主要的三大活动,而由这类活动所形成的功能区就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骨架。它们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断地改变着各自的结构形态和相互位置关系,并通过用地形态决定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和演化特征。

一、深圳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及特征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城乡二元、城乡融合到城乡一体化,工业导向性明显,城市扩展迅速,空间结构演替激烈。根据其特殊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可以分为3个时期:上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和2000年至今,其工业空间、居住空间和商业空间的演化呈现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典型特征。

1.工业空间

深圳城市的发展是工业导向型,1980年以前,深圳的工业发展还未起步,工业用地比例非常低;90年代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空间迅速扩张;2000年后,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产业结构趋向协调,城乡一体化格局明显(图1)。工业空间从起步阶段、发展最快阶段到全面发展阶段,特征明显,变化迅速。

(1)80年代初,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工业主要集中在特区内的罗湖、蛇口片区,用地比例较低,规模小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工业空间呈散点状分布,大多在居住空间。

(2)90年代,发展最快,结构变化最快。城市工业迅速发展阶段,工业空间变化剧烈,工业分布由特区内向特区外全面扩张,工业斑块开始出现,标志着工业区模式的发展。工业空间主要沿着东西向的北环、深惠和南北向的广深拓展,特区内工业连片发展的趋势明显,蛇口、上步和罗湖等老工业区成团块状扩张,特区外的工业用地还未形成沿路带状,工业斑块规模较小。

(3)2000年以后,全面发展阶段。新的发展形势出现,特区内部的工业逐渐减少,原有工业斑块缩小或消失,空间置换现象开始出现,工业空间向特区外地区蔓延的趋势更加明显,特区外的工业空间沿路多方向拓展,并出现了轴间填充的情况,主要交通干线带状工业用地逐步形成。特区外已有的工业斑块继续增大,规模效应明显,并包围居住空间继续蔓延和填充。

2.居住空间

深圳的居住空间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1980年以前,工业发展尚未起步,居住形式以农村居民点为主;80年代以后特区的居住随着工业厂房相邻而建;90年代工业空间迅速扩张带动了居住的郊区化;2000年后,居住空间呈团块状继续拓展,大面积的居住用地日益增多,密度加大。居住空间(图2)从散点式、斑块化到居住郊区化,比内地大城市的居住空间演化速度快,阶段性特征明显。

(1)80年代初,速度较慢,分散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居住空间主要是以村落散点式分布,特区内的居住空间伴随着工业多分布在罗湖与蛇口地区,深南大道两侧有零星分布。

(2)90年代,扩张速度较快,大量飞地形成。伴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居住空间由特区内向特区外全面扩张,居住斑块开始出现并逐步扩大,标志着大量居住小区的建设和农民房的建设。居住空间主要沿着东西向的深南、深惠和南北向的广深拓展,深南大道两侧居住明显增多,体现了居住空间的区位优势。特区内工业区的成熟,使得居住空间进一步扩大,特区外居住大多被工业空间所包围,犬牙交错,居住配套不完善。

(3)2000年以后,全面发展阶段,速度最快。特区内部的居住斑块进一步扩大,小斑块合并,居住飞地增多,居住郊区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特区外的居住空间多方向拓展,居住斑块继续增大,规模效应明显,形成了居住品质和特区相同的宝安中心区、龙岗中心城、坂田、龙华等大面积居住片区,布局上进一步整体化。

3.商业空间

特区成立之初,商业空间主要集中在罗湖的深南大道和京九铁路两侧,马路经济效益明显,商业规模较小。90年代后罗湖商圈日益成熟,特区内其他区商业网点增多,但缺乏大规模商业区,商业集聚效应不突出,特区外商业以散点形式出现,大多集中在各镇中心区,无规模效应,商业配套严重不足。2000年后,伴随着深圳组团跳跃式发展,特区内罗湖、福田、南山商圈规模效应突出,特区外宝安中心区、龙岗中心城等商圈发展日趋成熟,各镇中心原有的商业斑块逐渐扩大,但从空间分布和规模配比上仍然不足。

二、深圳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

深圳城市空间结构以工业为先导,随后是住宅和商业设施的相继建设,由于城市化速度较快,其工业、居住和商业等内部空间演变的特征和阶段具有特殊性,但聚集型空间扩展仍是其主要的空间增长方式,城市空间结构从核心点集中发展到核心—结构的轴线扩展,最终形成了放射圈层式的结构模式。

80年代初是深圳以罗湖和蛇口为核心点的形成阶段,此时城市形态尚未成型,人口密度很低,城市功能单一,用地类型较少。伴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用地异质性增强,用地结构发生变化,以罗湖为核心向四周扩张,圈层式格局出现,内圈层的用地格局变化剧烈,整体以集中发展为主。90年代后,城市建设规模逐步扩大,一方面特区内福田、南山的建设兴起,预示着城市副中心的出现;另一方面,1993年,宝安县撤县建区,特区外沿广深、深惠路向外珠链式扩展到宝安和龙岗,使得特区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特区内和特区外两部分组成的“核心—”结构形成,功能圈层开始分化,内圈层形成了明显的居住和商业功能区,中圈层为居住、工业、教育、交通等用地的混合区域,外圈层的用地结构混合化,出现新增的工业和居住用地。2000年以后,深圳进入全面城市化阶段,工业外迁,居住郊区化、新区建设和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空间“西进东拓”,以特区为核心,对外公路为骨架,城镇呈梯度分布的城市放射状圈层结构逐渐形成(图3)。这一时期,不同圈层的增长速度与差异明显,其中外圈层的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中圈层,中圈层的增长速度已经相对趋缓,内圈层用地主要以城市更新为主,实现功能转化与置换。内圈层的居住、商业功能强化,南山的崛起使得之前位于中圈层的教育和高新产业纳入到内圈层的范围,突出了内圈层的空间异质性和功能多样化。随着高铁和地铁建设,中圈层的居住和交通功能增强,而工业进一步向外圈层转移。

总体来说,深圳城市空间最初是从散点状布局发展起来,再迅速蔓延或沿轴扩展,使城市因发展先后的不同而形成放射圈层式的结构模式,并具备以下特征:

(1)城市内部用地功能组合较多,不同圈层的功能组合有所不同,外圈层的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

(2)第三产业和旧居住区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工业中心则向地区转移。

(3)居住空间随工业逐渐由城市核心区向新区迁移。

三、演变机制剖析

1.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内在动力

深圳城市空间的扩展是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体现,城市建设用地量和经济的增长有明显的相关性,如1994年到2000年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了168.29平方公里,龙岗、宝安两区在1995年到2000年用地增幅分别为45%和90%,这一阶段正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经济的发展不仅对城市土地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也为旧村改造和新区开发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

城市化直接促进了城市空间的扩展与更新,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城市化水平较低,处于农村城市化阶段,城市空间内部斑块较多、分布零散。90年代以后,城市经济结构日益多元化,经济活跃,促使产业向特区外转移,居住出现郊区化,跨入快速城市化阶段,用地面积增加迅速,中小斑块的不断扩大及斑块的新生比较明显,新增用地在原有用地周边快速扩展。2005年以后,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深圳进入全面城市化阶段,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减缓,用地斑块继续扩大,局部出现散布的小斑块,空间模式表现为填充式。

2.宏观政策调控是外在动力

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以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和政策调控为背景的,城市空间的扩展也必然要受此影响。1987年9月,深圳率先试行土地使用有偿出让制度,到了1992年城镇建设用地基本纳入了新制度的轨道,这使得土地区位优势真正得到体现,从而促进了空间结构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1993年,宝安撤县建区,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伴随着“开发区”“房地产热”,城市空间全面扩展,工业区日益增多,城市建设用地量迅速增加。2004年到2005年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战略措施,诸如农村撤村委会,全部改为社区居委会;镇改街道办,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等,步入了全面城市化阶段,由于城市发展空间有限,加上产业转型与内部更新,城市建设用地量迅速回落,城市空间保持平稳发展。2007年后,为突破特区内用地发展瓶颈,建立光明新区、坪山新区、龙华新区和大鹏新区,以打造绿色城市为目标,遵循“差异化组团”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城市空间的全面整合。

3.规划控制和引导是发展引力

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的空间政策是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以保证城市建设整体收益的最大化。规划对城市开发的控制和引导都是对城市空间扩展的促进和对用地结构的优化。1996年的深圳总体规划中,以特区为中心,由北向西、中、东三个方向发展,形成辐射状的城市基本骨架。2010版总体规划中,考虑到城市的进一步扩张在东、中、西部发展轴的基础上,拓展了北部与南部发展轴带,形成城市新的生长轴。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中,提出“差异化”的空间发展策略,通过组团的融合,逐渐演化为城市核心区、西部滨海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部滨海地区五个城市功能地区,突出了各区在区位、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上述规划契合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对城市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引导城市不断调整空间布局,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结语

特殊的城市化进程使得深圳城市空间扩展迅速、工业导向性明显、空间异质性较强,其工业、居住和商业空间在经济发展、宏观政策、规划控制的演变机制作用下形成了放射圈层式结构模式。伴随着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期,空间的重组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上述研究为下一步城市空间的优化奠定了基础,也引发了可持续发展空间模式的再思考。

(注:本文为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支持,课题编号:801)

参考文献:

[1]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1997.

[4]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2008.

[5]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组团规划,2005.

作者系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士生

上一篇:无之以为用——从文人到设计师 下一篇:SMART电子白板在中职饭店服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