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中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分析

时间:2022-10-27 06:38:39

住宅工程中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对住宅工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了仔细研究,从住宅工程中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住宅工程中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住宅工程中监理单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住宅工程中检验单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对提高住宅工程建筑质量给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住宅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住宅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住宅工程因造价低、施工难度大、易发生质量纠纷等问题,与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相比,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投入相对较少的局面。住宅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大方面。建筑材料是建设工程的物质基础,建设工程能否达到其所必须拥有的各项特性,首先决定于所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建筑材料的性能、质量、品种和规格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坚固性及耐久性。其次建筑材料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造价的高低,在一般建筑工程中,与建筑材料有关的工程造价约占50%以上,在装饰工程中其所占比例更高。另外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也在不断地发展,由传统材料朝着轻质、高强、多功能方向发展,新材料不断涌现,其质量检验必须跟上。

1 住宅工程中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住宅工程中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现状。当前,国家大力推广新型建筑材料,给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小型企业看到建筑材料市场的商机,纷纷转产、投产新型建筑材料的生产,结果造成建筑材料生产企业良莠不齐的局面。有些产品往往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甚至在出厂前不检验,也无出厂合格证明。而国家对建材生产厂家产品的质量管理还缺乏有效手段,新型建筑材料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出台相对滞后,使得一些新型建筑材料性能检验受到限制,对建筑材料质量的判定缺乏依据,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2)住宅工程中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建筑材料进场宏观检查中的问题,材料在进场宏观检查中,经常发现如带肋钢筋端部没有牌号、厂名、直径标记,钢筋直径低于允许偏差,或表面有翘皮、飞边、劈裂、油污、锈蚀等现象;水泥有结硬颗粒;砂石含泥量大,杂质多等。

3)建筑材料出厂合格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合格证内容不全、数字不清、数据不准确。合格证复印件不清楚,无法确定是原件的复印件;有些建筑材料出厂产品无合格证,或用检验报告代替合格证,或者只有合格证小标签,无数据完整的出厂合格证明。

4)建筑材料检验取样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见证取样送检的样品与建设工程中所用的原材料不相符,样品用名优品牌产品代替不合格厂家的产品;材料供应部门在生产厂家取样复试,材料进场后不再进行复试;先使用,后进行复试,给监督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见证取样的批量、数量和取样方法缺乏代表性,不符合规范要求。

2 住宅工程中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1)建筑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按设计文件、图纸有关标准采购材料。施工单位负责采购的材料,订货前需向监理工程师申报;要求供货单位提交试验报告的,需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并发出书面认可证明后,方可订货采购。

2)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的质量控制。对于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书和材料化验、检验单。工程中使用的所有构件,必须有厂家生产的批号以及出厂的合格证书。对于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对其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一般材料,由于工程的重要程度决定应进行一定比例试验的材料,及需要跟踪检验的材料均需要进行抽检。对于进口的材料、设备以及重要工程的关键部位所使用的材料,需进行全检。

3) 建筑材料存放条件的质量控制。按照材料特点和特性以及防潮、防晒、防腐蚀、通风、隔热和温度等要求,安排适宜存放条件,保证存放质量。对于施工单位所准备、提供的各种材料、设备等的存放条件及环境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确认。

4) 现场配制材料的质量控制.对于在现场配制的材料,如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等,应先提出试配要求,经试配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严格控制材料的化学成分,防止材料间不良反应影响配制品质量。

3 住宅工程中监理单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1)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控制。阅读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与工程材料等文件,熟悉对材料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的规定和要求。查阅所用材料的质量标准,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应用特性与适用范围,必要时对主要材料、设备、构配件的选择向业主提供合理建议。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可靠的供货厂家可获得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资源,而且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对业主供应的材料、监理工程师应能提供信息;对承包商供应的材料,监理工程师要对承包商的订货申报进行审查、论证。

2)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 物单必须相符,材料进场时,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到场材料的实际情况与所要求的材料在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等方面是否相符,检查产品的生产编号或批号、型号、规格、生产日期与产品质量证明书是否相符。标志不清的材料可要求退货,也可进行抽检。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包括生产许可证或使用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或质量试验报告单。

3)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1)施工现场材料的基本要求包括工程上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及设备,都必须事先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不能存放与本工程无关或不合格的材料;所有进入现场的原材料与提交的资料在规格、型号、品种、编号上必须一致;不同种类、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型号、不同批号的材料必须分别堆放,界限清晰,并有专人管理;避免使用时造成混乱,便于追踪工程质量,对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也有很大帮助;新材料必须通过试验和鉴定,代用材料必须通过计算和充分论证,并要符合结构构造要求。 (2)材料检验的质量监理。对重要的工程材料应及时进行复验。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合的一般材料,或受工程重要程度决定应进行一定比例试验的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控制和保证其质量的材料等,均应进行复验。对于进口的材料设备和重要工程或关键施工部位所用材料,则应进行全部检验。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和仓库保管工作,加强材料限额管理和发放工作,健全现场管理制度以避免材料损失。对材料质量控制的监理采取科学的质量监控手段,确保建筑材料质量,为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4住宅工程中检验单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1)人员方面。检验单位应有足够的技术人员,经过相应教育、培训。其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应有任命文件;最高管理者和技术负责人的变更需报发证机关或其授权部门备案;非独立法人检验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应由其法人单位的行政领导成员担任;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熟悉检验业务。人员得到及时培训。检验人员应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保持技术人员有关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的技术业绩档案。

2)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方面。配置进行检验的全部仪器设备。仪器设备购置、验收、流转应受控。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并有维护程序。每一台仪器设备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保存每一台仪器设备以及对检验有重要意义的标准物质的档案。

3)检验样品方面。建立对拟检验样品的唯一识别系统,以保证在任何时候对样品的识别不发生混淆。在接受检验样品时,应记录其状态。如果样品与提供的说明不符,或对要求的检验规定得不完全,检验单位应在工作开始之前询问委托方,要求予以说明。质量文件中规定适当的设施避免检验所用样品在储存、处置、准备检验过程中损坏。如果样品必须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储存或处置,则应对这些条件加以维持、监控和记录。应编制对检验样品接受、保存或安全处置的程序文件,包括为维护检验单位诚实性所必须的各项规定。

4)检验方法方面。应对缺少指导书可能会给检验工作带来危害的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样品的处置和制备、检验工作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在质量文件中规定。与检验单位有关的指导书、标准、手册和参考数据都应现行有效并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应使用适当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所有检验工作以及职权范围内的其他有关业务活动;这些方法和程序应与所要求的准确度和有关检验的标准规范一致。应对计算和数据换算进行适当地检查。当使用计算机采集、处理、运算、记录、报告、储存或检索检验数据时,检验单位应确保计算机软件形成文件并满足使用要求;制定并执行保护数据输入或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的完整性的程序;制定和执行保证数据安全的适当程序,包括防止非授权人员接触和未经批准修改计算机记录。

5)设施和环境方面。检验单位的设施、检验场地以及能源、照明、采暖和通风等应便于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检验所处的环境不应影响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或对其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产生不利的影响。应配备对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测、控制和记录的设施。对影响的因素,例如温度、适度等应予以重视。进入和使用有影响工作质量的区域应有明确的限制和控制。

6)其他应注意的问题。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保证检验样品的真实性与代表性;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检测质量,坚持密码检验制度,遵守工作秩序,严格执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不违规操作和伪造数据,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比对试验,加强技术校核;对所有检测工作都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不受行政干预、不受经济利益或其他影响。

5 结束语

为消除建筑材料给施工带来的质量隐患,严把建筑材料检验关,应做好源头上治理、严把进货渠道、加强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有关人员的培训加强检测单位的管理、强化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住宅工程的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明确材料监督的程序,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施工过程、监理过程、检验过程层层把关,为住宅工程建设奠定基础,住宅工程质量才能有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住宅建筑规范编制组.住宅建筑规范实施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张斌.浅谈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5.4

[3] 胡建波.关于施工阶段材料质量的思考[J].建筑施工,2005.4

[4] 武奇猛.严把建筑材料检验关确保工程质量[J].工程质量,2004.12

上一篇: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及养护探讨 下一篇:浅谈CRTSⅡ型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打磨工艺及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