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与学生情感

时间:2022-10-27 06:27:38

作文批改与学生情感

传统的作文批改,无论眉批还是总批,往往全由教师包办。错别字由教师找出来,病句由教师划出来,文章在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与劣、得与失,也都由教师以评语的形式写在作文本上。学生拿到作文本,往往只看一眼分数,扫视一下评语,就放在一边。大多数学生不会认真思考到底应该怎样修正自己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到底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作文教学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教师的情感未表达出来造成的。教师在批改中,忽略学生的情感,只是单单几句生硬的话,或作批评,或作表扬,作为作文主体的学生竟然缺席,评语只是教师个人的“独白”,不是学生的提升或师生的共同发展。选用独白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是独立于听者之外,并不考虑听者的反应。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君临一切,包办一切,学生只能等待宣判,失去了自主性、主体性,成为被灌输和训练的纯粹的客体。学生不是自由的人了,他的思想被教师剥夺了,教师直截了当地代他思索。

这种独白忠实于知识,却背弃了学生;体现了权力,却忘记了民主;追求着结果,却忽视了意义。其后果是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批阅作文,却没有在批改中增值。因此,作文批改必须与学生情感去靠近。

一、真切的鼓励,带有情感

我们所学文章,大多是感性的,有浓厚的情感,能够与我们产生共鸣,引起我们的思考。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教师同样要有情感融在其中,以便和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在具有真对性的评语时,对学生在作文中的亮点及时给与鼓励,如“运用插叙很给力,有潜力”,“加油,环境描写很漂亮。”“格式很新颖,不错。”对于书写差的学生;“字写得有点草呀,下次可要小心呀。”“老师有好多字不认识呀,你能让老师看看它们啥样吗?”对于抄袭的学生,“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让学生在作文中得到真切的关怀,得到他们感情的共鸣,他们会认真对待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

二、活泼的语言,充满情味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在生活中,语言是很丰富,充满了情味,如俗语,谚语,成语,名人名言等,恰当的在作文批改中的运用的 话,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某个学生作文水平近段有很大提高,批语“作文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学生作文一直很优秀,“写作文如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学生进来不认真写作文,“写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模仿别人作品,“作文如东施效颦。”……学生在受到这样的批语,不感觉那么生硬,在一笑之后,都会进行有益的联想到人物,会在作文中有所改进,有所反思,有所进步。

三、真切指导和安慰,带有深情

作文中往往都会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家庭矛盾,情感迷茫,朋友关系紧张,与老师的矛盾,成长中的困惑,对别人的理解和意见,对社会的态度等等,诸多问题都会在作文中出现,很多学生的作文除了语文老师看以后,别人都不会知道,可能那是一种隐私。语文老师在作文批改中,在有效的做文指导的同时,更要在情感上给予指导和安慰。如一个学生写到她的后妈,后妈对她很好,可是以前的姥姥总对她说后妈的不好,她很困惑。作为老师,应时给予指导,我批语这样写到:“你漂亮的衣服是妈妈卖的,你干净的衣服是后妈洗的。你活泼幽默大方,因为有一个后妈,你有了健全的人格。你现在优异的成绩有你后妈的功劳。我很羡慕你有一个好后妈。爱你后妈,才是最重要。”在此指导后,她与后妈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还有个学生,他写到她的母亲,万分的恼怒,因为她从小就抛弃了他。他对别人说没有母亲。我知道他的母亲是骗来的,他父亲比他母亲大十几岁,生下他之后,他母亲就走了。对于这样一个孩子,疏导他的心理很必要,否则他会一直恨这样的人,若将来遇到这样的老婆,将来不堪后果。我在批语中写道:“每个人都要感谢母亲给予了生命,没有母亲,就没有今天。你的母亲虽然没抚养你,但给予了你生命。不抚养你,原因是他们的婚姻是不正常的,可以说是非法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母亲就会一辈幸福子,你愿意吗?她虽然给你带来痛苦,她是无奈的,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再经过一次私下疏导,学生的心理有了扭转。语文老师在及时的指导下,学生不仅认识到这样的老师可亲可敬,还会积极的写好作文,抒发着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师真情的关注,他们就会从思想上认识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他们就会真心听老师的。对老师的批语,他们就在乎起来,去体味老师的真情,去思考作文中优劣,去思考作为应该如何去写。总之,学生的情被调动起来。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应该从情感上过多关注,作文批改作为学生和语文老师交流的平台之一,教师只有过多的关注,更多真情的投入,才能让学生不仅在作文写作中发挥积极主动性,更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走出困惑,成为一个健全人格的人,也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上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下一篇:让多媒体精彩语文课堂,激活学生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