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编辑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27 06:15:36

高校学报编辑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高校学报引进绩效考核的管理方法较晚,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应用领域,相较于出版社和其它出版单位都是滞后的。在我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后,业界针对学报编辑的管理提出了绩效考核的理念,一些学报在实践中也做了有益的尝试,但总体来看,真正科学规范的考评体系一直没有建立和实施起来。当前,在我国出版业改革的背景下,对高校学报出版工作的全面提升是现实而紧迫的要求,从管理的角度,对学报绩效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学报在管理层面上的改进具有现实意义。

高校学报绩效考核的总体情况

学报编辑绩效考评的实绩并不乐观,多数学报停留在“纸上谈兵”或流于形式。当前一些已经实施了绩效考评的学报也只是片面的考评,较多学报是在年终依靠考评成绩发放编辑奖金等,希望以此激励编辑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方法与力度都非常单薄。与出版社图书编辑的以考评论薪酬相比,学报编辑的考评落实在收入上面的激励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真正拉开差距。因此,即便是片面的考评也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在理论研究方面,专题研究学报编辑绩效考核的成果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我国新闻出版改革开始以后的时期,更早些时候关于绩效的研究散见于编辑业务工作研究的成果之中。一直以来,学报业内人士的研究内容较多集中在编辑业务、栏目建设、期刊评价等方面,学报界对自身的关注集中在“刊”的发展,而忽视“人”的管理。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参照绩效管理的有关理论,结合学报工作实际提出绩效评价体系建构的方案,偏重理论探讨;一类立足绩效管理实际,对绩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偏重务实分析。

高校学报绩效考核的特点

1、核心指标:以社会效益为核心指标

高校学报是依附于高校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的学术期刊。我国学报诞生百余年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存理由和生存环境,尽管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是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主旨没有变化,学报一直是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正因为如此,学报一直将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尽管进入市场经济后,高等学校和高校学报都受到了冲击,但是大部分业界人士对高校学报公益性的性质没有动摇。比如编辑学家姚远在谈及我国早期的编辑工作者对学报功能的认识时,归纳如下:促进教学,既可求同学之自励,亦可图教师之知识更新和研究兴趣;具有联谊、纪念的功用,或可反映一种特别的群体精神;促进校际间、学校与社会间的学术交流,进而指导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光大校誉,记载历史,成为反映学校学术水平的一个窗口。与此相呼应,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会长陈浩元认为,大学学报有5个社会功能:(1)为本校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快捷地进行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引导学术研究的潮流,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整体科研学术水平-(2)高校学报是向国内外展示、宣传学校科研成果和综合学术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3)促进高校重点学科和新学科的建设;(4)发现、培养和扶持科技新人的作用;(5)记载着学校科研、教学发展的历史。正是这样,高校学报在管理上一直将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重编辑业务管理,轻人力资源管理,重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当然,学报在编辑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的现象不完全是这一个因素造成的,着重提及这一点是因其占据的因素比重更大。

2、目前使用的考评指标

高校学报编辑的考评指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编校质量指标,二是被转载率指标,三是约稿质量指标。

这三项主要指标各个学报实行时是有差别的。大部分学报对前两项指标重视程度较高,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优秀期刊的评比和学报影响因子的提升。对于学校科研水平不是很高的学报而言,对约稿质量指标的重视要大于科研实力雄厚的学校的学报。对于名牌学校的学报,被转载率的指标受到重视的程度相对高一些。

这三项考核的实施情况,总体看来是粗糙的、不完全的。已经进行绩效考核的学报大多是将考核的结果作为年终发放奖金的依据,而考核的主要内容又局限在编校差错的统计上面。这样就使绩效考核失去了对部门发展、对个人发展的推进作用。

另外,考核指标中应有的诸如工作态度、业务素养、合作能力等指标,基本上落在口头要求的层面上,没有在考核中得到体现。

3、考核效果

首先,对全面提升学报办刊质量没有实质性助益。

其次,对刺激编辑人员的积极性也没有帮助。通常,升职、收入和精神鼓励是三个有效的刺激点,当前的考核在这三个方面都难以产生刺激作用。

高校学报人员少,等级层次少,升职的机会少。高校学术期刊基本没有编辑等级制,很多学报编辑在职称上走教师系列,这样编辑人员的收入差异主要是职称的差异以及科研工作量的差异。编辑们每年在一定级别的刊物发表科研论文,则会得到相应数量的科研奖金,这一系统与一线教师的考核相同,但是由发表科研论文的多寡而产生的收入差异对编辑工作本身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相反会销蚀掉对编辑本职工作的精力。同时,在奖惩制度上,高校学报对编辑的奖惩力度普遍微弱。编辑部拿不出大量的资金用于奖励,因此在期刊编辑名头下的奖励只是象征性的,同时对完不成编辑任务或不能胜任工作的编辑也没有减薪或淘汰制,因此起不到“奖”和“罚”的效果。

1、高等学校的公益性质对学报编辑绩效考核的影响

高校的事业单位性质与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使高校在管理体制上还没有脱离计划经济的模式。学报隶属高校,是学校的一个业务部门,学报的管理和改革一直顺应高等学校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改革波及较大的有后勤管理、招生制度、科研成果管理等方面,机关行政和业务部门管理改变不大,学报的管理体制仍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方式,这必然成为编辑绩效管理体系建构和实践的巨大障碍。这一障碍的实质是体制的障碍,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都对学报编辑绩效管理的进程产生了阻滞。

2、学报的“服务”宗旨对学报编辑绩效考核的影响

学报长期以来形成了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学报的作者主要来自本校教研人员。教研人员为评职称、完成科研工作量,完成学位论文数量而写作的论文纷纷涌向学报,其中人情稿占相当数量。这是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学报的直接影响,这一影响无疑是负面的,但碍于学报在学校中的从属地位和服务定位,使得学报在用稿环节就失去了严格把关的门槛,在管理上难以严格。

3、用人机制陈旧,缺少制约力度

事业单位在用人机制上缺少竞争性。目前高校的体制使得编辑人员的流动不大,而且即便流动也多是在本校内流动。加上经济上的奖惩不能构成制约

手段,使得所谓绩效管理这一起于企业的管理方法在高校学报基本上是失灵的。这样一来,编辑管理大多数还是在说教层面的思想动员、口头鼓励,或者寄托于编辑人员的自律和内省。实践证明,以编辑的“自律”为条件的管理是难以实现的。

4、高校学报编辑的特点对编辑绩效评估的影响

高校学报编辑身兼数职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相当数量的编辑兼任教学工作。这些编辑承担一定数量的教学量,要完成学院对教学人员的所有要求。同时,科研工作量是他们年终获得科研奖金的唯一指标,加上职称也走教师系列,必将花费大量精力在学报本职工作之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对编辑工作的专心程度。

这样,在学报编辑部之外,等于还有一个考核体系作用于编辑人员。由于这些编辑的科研津贴和职称系列都是捆绑在教学系统的,因此必然会将精力投向教学,学报编辑部的绩效考核对他们不会形成约束力。再一方面,教学和编辑身兼二职,对学报的归属和依赖感不强,也会影响到编辑在本部门进取和发展的动力。

结论

综上,高校学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必须的,但是鉴于目前的情况,一步难以做到。对高校学报编辑的绩效考核有如下思考。

1、鉴于高校目前的体制,对学报编辑的绩效考核应与高校其他部门的考核相一致,否则不但不利于工作,反而会给工作造成新的阻碍。

2、出版社等企业单位的编辑绩效考核方法,主要是以利润指标为考核主体,尚不适用于学报编辑,不能盲目跟从。

3、要考虑将学报编辑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联系起来的办法,强化编辑对学报的归属感,在此基础上的管理,可以改变目前情况下编辑在心理上的游离状态。

4、在难以全面实行绩效考评的条件下,先逐步对一项或几项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并依据考评结果,引入末位淘汰制,选调或招聘真正愿意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从事这一工作。

5、鼓励和引导编辑人员将职业发展方向和专业职称方向调整到编辑方向。在学习进修、评优和升职方面向编辑系列的人员倾斜。

6、将编辑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作为考核指标列入考核范畴。职业认同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基础,对于职业认同感强的人,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而对于缺乏职业认同感的人,只是领取相应报酬的一件差事。在无法用升职和利润指标考核的情况下,对编辑个体的考核可以建立以职业认同感为核心目标的绩效考核指标。

7、本文仅是讨论对学报编辑人员的绩效考核。对学报的考核应有不同的视域。

上一篇: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如何“年轻化” 下一篇:大学生班级组织传播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