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建新村工作方案

时间:2022-10-27 03:56:16

和谐发展建新村工作方案

一、强班子筑牢基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年,适逢村党支部换届,回乡办企业的“致富能人”杜琦挑起了支部书记的担子,在他的带领下,北峪村由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增长到1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近年来,村党支部始终把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坚持制度、开展党日活动等,不断加强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拓宽视野,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村两委会职责明确,运转协调,始终坚持党务政务公开、村务一事一议制度,无论是上级部署安排的各项工作,还是群众的公益事业,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积极争取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利用千亩酿酒葡萄基地,设立综合管理、农业病虫害防治等岗位培养锻炼村两委会后备力量和大学生村官,为村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搭建人才梯队。

二、理思路谋划蓝图。思路决定出路。近年来,北峪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集思广益、筹谋规划北峪村的发展蓝图。村党支部一班人经过深入调查、细致研究、充分讨论,逐步确立了“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村企共建、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新村”的工作思路。村党支部以组为单位,为全村157户群众制定年度增收计划,确定党员干部帮扶对子15对,做到了村有致富项目,户有增收计划。依托北峪村日新建材企业,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把农民增收与企业增效有机地统一起来,动员农村党员依托企业发家致富,号召企业党员革新技术,增产增效,提高个人收入。目前,本村群众在企业务工80余人,年收入100余万元。全村82辆运输车常年运送机瓦,年收入400余万元。

三、求突破凝聚合力。为了谋求村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跨越发展,村党支部联合日新建材有限公司党支部,携手谋发展,充分聚合村、企党支部的战斗力,使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和带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北峪村共有700余亩旱坡地,长期以来靠天吃饭,收成好每亩地收入也不过百余元,大批耕地成为荒地。村企党支部联合行动,经过周密研究,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商议,把村民手中的旱坡地使用权集中起来,转交日新公司种植酿酒葡萄,日新公司雇佣本村60余名群众常年在葡萄种植园区务工。这样,群众不但不用承担种地风险,还能继续享受国家种粮补贴,每年既得到流转费,又可在基地务工,取得工资收入,以后还会有利润分红,增加了群众收益。年,酿酒葡萄亩产量在3500斤以上,亩产值在3100—3500元之间,仅此一项就提高村民人均纯收入1200余元。现在,北峪村依托日新建材有限公司,逐步形成了“以工带农,以农辅工”的发展新格局,工业化建设新农村已经驶入正轨。

四、树新风构建和谐。村支部紧抓村风文明建设。依照堵不如疏的原则,对群众进行文明新风教育。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组织成立了锣鼓队、秧歌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全村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先后评选“好媳妇、好公婆”12户,“十星级文明户”42户。先后投资260万元,完成村2900余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456平方米集社区卫生院、图书室、老年休闲室等服务设施为一体的村级社区服务场所,硬化街巷2.3公里。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动员群众,先后义务投劳2600余人次,积极参与村内各项公益事业。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后,村党支部积极动员党员群众捐款献爱心。支部书记杜琦个人捐款51000元,交纳特殊党费5000元,村内群众捐款12000元。被省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如今的北峪,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一个和谐有序、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崛起。

上一篇:建设村民政治文化中心工作意见 下一篇: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