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广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时间:2022-10-27 02:52:30

积极推广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患者还在不断增多,并且高血压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极大危害劳动力人口的健康。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防治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009年国家新医改方案,将高血压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但基层医生尤其是乡村医生的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和技能不足;加之缺乏统一的培训教材,时常出现不规范的自编教材,造成理念和防治工作的混乱。我国急需一部权威的科学的实用的简明的符合中国特点的高血压防治培训教材。

为了适应我国高血压防治的需求和新的情况,在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领导下,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专家编撰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的材“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称基层指南)”即将出版,为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在开展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中参考使用,并作为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对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的教材。

基层指南包括高血压的检出、诊断、评估、治疗、预防、管理、社区高血压防治的考核与评估等内容,还包括了高血压基本概念、血压测量规范、常用降压药等11个附件,供大家参考。

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处于较低水平,防治任务十分艰巨。高血压防治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三率”水平。利用各种机会测量血压,将高血压患者检测出来是防治工作的基础,基层指南强调了检出的重要性。鉴于基层的实际条件,基层指南将过去危险分层的高危和很高危合并为高危,危险分层将以往的四层简化为低危、中危、高危三层,便于基层实施;强调高血压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指出大多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明确降压治疗要长期达标,血压达标有利于保护心、脑、肾靶器官,减少血管事件;管理级别根据危险分层进行三级管理。对诊断检查项目和危险评估项目实行“基本”要求和“常规”要求。基本要求是指最低的要求,常规要求是指标准要求。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患者经济状况差别大,基层降压药物选用应考虑到患者长期的承受能力,选择安全有效,应用广泛,循证医学证据充分的降压药物。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联合制订了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称基层指南)。基层指南目的是配合新医改方案,为基层高血压管理提供权威的统一培训教材和防治管理指导方案。基层指南适用于城镇社区、乡村卫生服务机构,适用于部分大中医院普通内科、老年科及相关科室。主要面向基层医生(城镇社区、乡村医生),也适用于部分内科、老年科等专业的医生及疾病控制专业人员。

基层指南简明易懂,实用性操作性强,全文3万多字(其中正文2万字,附件1万多字),使大部分基层医生一看即懂,懂了可以去做。主要章节包括高血压的检出,诊断评估,分级管理,规范化治疗,预防和教育,双向转诊及考核。基层指南是全国基层高血压管理的权威的科学的实用的指南和培训教材,适用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但少部分社区高血压管理工作走在前面的地区,可在此基础上更加完善和提出更高要求。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组织的卫生部《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开展4年来,有全国20个地区2 00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加,免费培训基层医生,我们一级培训社区医生6 000名,二级培训22 700名,免费发放《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30 000余册和《高血压社区防治手册》30 000余册,使参加培训的社区/乡村医生初步了解了《指南》和掌握了高血压社区管理及治疗的方法。管理满1年高血压控制率达到60%~70%。这表明,经过简单规范化培训,基层医生可以胜任高血压防治工作,高血压的控制率可以显著提高。

我国现患高血压2亿人,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脏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占80%的高血压应分布在基层(社区/乡村)。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广大社区/乡村医生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他们对《指南》的掌握和高血压防治知识及技能水平,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础。

基层指南宣传推广设想

基层指南推广计划称为:燎原计划――高血压防治基层指南万里行。

计划2009年12月底召开新闻会,2010年1月在北京召开专家启动会;随后,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召开基层指南培训启动会,利用电视转播至全国30个中心城市。此后用3年时间,基层指南的培训推广到全国大部分的社区和乡村卫生服务机构。

在燎原计划前提下,可分别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燎原计划――××行动等。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是全国燎原计划的主办单位,并联合有关学术团体、基金会、医药企业、媒体各界开展活动。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学术团体,医疗机构,社区卫生管理机构,有社会责任的医药企业,均可利用各种途径和形式宣传基层指南和举行相关培训活动。尽可能做到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专家培训指导、企业支持、媒体宣传、基层落实。倡导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与学术团体联合进行宣教培训。

我们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全面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病,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加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 下一篇:消化科常见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