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2-10-27 01:13:05

计算机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 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普及的信息时代,掌握应用计算机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材的必备素质之一。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电脑操作这一信息处理的工具是尤为重要的。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介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为了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材,而计算机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计算机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也可以促进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通过这两年来对计算机教学所体会到的一些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方法拿出来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能力;计算机教育;素质教育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充分意识到培养同学们信息能力的重要性。《新华文摘》曾转载过一篇题为《网络化建设:中华民族21世纪文明的生命线》的文章,绝非危言耸听地指出,信息化是人类21世纪文明报到的窗口,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不上网,就要去上法国文学家都德笔下的“最后一课”。我们同样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也是中国21世纪教育生命线。教育若不迎头赶上全球信息化浪潮,高质量地完成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两大任务。在不远的将来教师和同学们都只好“下课”。“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认识不够,行动不快,措施不力,那将拖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后腿,就要负历史性的责任”。作为课程,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计算机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龙头,它的出现和发展,把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一个技术革命的新时代。计算机把人从重复性的或有固定程式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智能获得空前发展。科学家们曾预言:计算机科学将是继自然语言、数学后的第三位的,对人的一生都是大有用途的“通用智力工具”。正因为如此,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大趋势。在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提高人才科学素养的需要。过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恐怕不行了。社会向前发展了,跨世纪人才的科学素质应有五大支柱: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近年来国家教委提出了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的规划,强调了计算机在中小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十分重要和正确的,也真正体现了邓小平曾说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

所谓计算机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学生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老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之所以将计算机能力提高到学生未来生存能力的高度,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要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到“功能性文盲”的概念,这个概念最初的含义是指未能获得读、写及计算能力的人,而他们可能曾经上过学,时至今日,读、写及计算能力有了巨大的扩展,“功能性文盲”的标准也有了更为广泛的涵盖面。

“读”的含义在发生变化,不仅要读印刷的文本,而且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到来,如何有效、快捷地读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了一个现代人必备的才能。

“写”的含义在发生变化。写也不仅是指以往的伏案苦爬格子了,它还包括借助计算机的“写”,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将自己的想法或需求写在网上,和全世界的人交流,以便获取更多的帮助和启发。

“算”可不是过去的掐指推算,也不仅是指手工或一些简单工具核算成本和产出。计算机的出现,使算的工具有了极大的提高。很好的把握它,就能大量节约精力和提高效率。

简言之,现在“功能性文盲”是指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会基本读、写、算,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的人。不难发现,计算机能力的缺乏将导致成为“功能性文盲”。

二、计算机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外,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但这一切都不及程序设计所体现的有别于常规思维的创造性和成就感,之所以说程序设计有别于常规思维,是由于在程序设计中大量摒弃以往数学教学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极具新鲜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2.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计算机教学中的程序设计是以抽象为基础的,要解决程序设计问题,首先要考虑适当的算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然后再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将这个一般性的规律描述出来的过程就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过程。在程序设计中大量的使用了猜测、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一个习惯于程序的人,他的抽象思维能力一定远优于不会编程的人。

3.强化学生思维训练

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 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将所学知识高效内化。在计算机语言学习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指令的功能、分析程序运行过程、及时验证与反馈进行结果,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在编程或操作中,还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出错停机。这个调试程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锻炼思维、磨练意志的过程。

三、计算机教育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从广度上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四项。计算机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助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另外,面对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落后局面,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启迪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总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面向未来的计算机教育,让人在应试教育的重重壁垒中看到了素质教育霞光,从长远看,计算机教育能增加学生未来的择业机会,提高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从大处看,计算机教育能促进我国高新科技的发展,使我国成为科技大国。

四、结束语

怎样让学生去迎接学习上的挑战?怎样培养他们勇敢地去面对和熟悉一个复杂、令人迷惑不解、始终变幻的世界?思考着这些问题的同时,我深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当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以后,他们的创造力无疑会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作者简介:

李骁勇(1982~ ),男,单位:四川绵阳芦溪中学。

上一篇: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下一篇:论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与多媒体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