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合作”寻求产业突破之路

时间:2022-10-27 12:59:22

“政校合作”寻求产业突破之路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的建设,在国家层面,被寄予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探索新路径的厚望。“科技特区”西安正积极与高校等研究机构合作,努力寻求产业突破发展之路

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起程”

2010年2月3日,西安市发改委与西北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书,双方将在西安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人员培训和交流等各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这标志着西安市政府在政―校合作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根据战略合作达成的协议,西安市发改委与西北大学发起成立“西北大学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由西北大学副校长任宗哲教授任理事长,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惠应吉教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永秀教授任副理事长。研究院于当日正式“起程”,作为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智囊机构,将为西安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研究院首批聘请的85位研究员也在当天接过了聘书,他们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孟春教授、西安市发改委主任王学东、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曹刚教授等省内外长期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尤其是长期从事陕西和西安经济社会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知名企业家。

新成立的研究院旨在为更好地研究西安问题,推进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更好、更高的平台。其有五大任务,包括每月举办一期西安经济社会发展高层论坛;创办《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简报》;承担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他城市发展问题研究课题;培育区域、城市、企业三支研究队伍;为研究院所有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据西安市发改委主任王学东介绍,研究院将对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和发展思路,指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市发改委每年将向研究院拨付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课题研究。

研究院还将积极承接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以及发展战略规划、项目咨询等方面的项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政府购买智力服务。”王学东如是说。

如何统筹西安科技资源

战略合作签约和研究院成立当天,与会领导和专家就“统筹科技资源促进西安产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学术讨论,尤其是如何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统筹西安科技资源,加快促进产业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建设,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

孟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许多方面已经证明,西安具有区位优势,能够肩负起“以西安为中心建立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重任。那么如何发挥西安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建设中的优势地位?统筹西安科技资源是一大亮点,这就要充分发挥西安的科技优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西安产业发展。

西北大学紧密与西安发改委结合,聘请政府、企业等有关研究员参与研究,并让学校教授到实际中挂职锻炼,对管理部门政策如何制定、项目如何制定的流程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从我个人实际体会感觉非常好,很有必要,大有益处。

统筹西安科技资源,目前有许多课题要研究,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国家要马上研究“十二五”的长期规划,为此感觉要更多地关注“十二五”的课题研究,为西安市委市政府做咨询服务。

曹钢(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精心打造西安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建设经济强省的最好抓手,这是西安科技的动力所在,是关键问题。因为“高地”是空的,“四个基地”成功了才能筑成“高地”,前几方面都是围绕科技做文章。

统筹西安科技资源,必须要有改革的思路,不然就做不起来。要构建综合科技资源改革体制,不能关注某些层次的统筹,需要整体统筹,必须拿出一个统筹方案来,然后针对正确的思路,财政才能出钱。要实实在在、持续地推动研究成果,持之以恒,因为陕西历来重视研究文章,而不重视实际操作应用,改革是连续性的,应该持续推进,层层改革,不断朝前发展。

王学东(西安市发改委主任):统筹西安科技资源,是西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从增量带动存量发展,提升发展能力,确保发展后劲,就要从产业项目、平台项目、研究项目等方面体现。比如产业项目,以资本为纽带,以利益为驱动,能够产业化,能够迅速将科技资源转化为财富,转化为GDP,这就是我们统筹科技资源的目的和结果。而统筹科技资源,重在配套改革,还得要有行政的配套政策。

张仁华(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我认为统筹科技的核心是解决我们省科技大省、经济小省的问题,就是科技资源产生经济的问题。我们真的应该认识到统筹科技资源的本质所在,针对现实问题,如何将西安的科技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而要解决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核心就是要打破体制的障碍,对西安的科技资源,要分类把握,围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的新型产业,加强科技统筹。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并影响和制约着统筹科技进程的推进。就目前来讲,省级层面的协调推进机制急待加强。再有,就是要有若干重大项目来推动科技成果的实现,如果各种规划想法都有项目落实,就有了快速建设的抓手。

李传顺(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陕西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西安必须在短时间干好两件事,一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二是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这对于西安是太难得了,解决了西安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能加快实现西安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因为西安未来经济发展,就是要依赖科技的创新和更快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而统筹科技资源,重要的问题和难点问题就是改革,要不断深化改革;另外一点,就是要有项目,要有各个层次的大项目构成产业体系,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

曾昭宁(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整合西安科技资源,一定要落到产业项目上,严格讲,西安最大的科技资源是军工,因此我认为项目的落实就是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并且,统筹科技带动产业发展,不仅是整合科技资源,也是整合产业。无论是整合科技资源还是整合产业,都要涉及体制,都要面临依然存在的条条分割、块块分割的体制问题,统筹科技的核心问题还是体制机制的改革,这些方面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惠应吉(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统筹科技的核心本质是建立一种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联系、互动,推动各项产业的发展。我认为这是个大统筹,必须要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和科技成果,落实项目,整合产业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中省市的一体化,要实现产学研的一体化和军民的一体化。方式是要建立市场化体系,市场化的核心是利益,要实现多赢。为此,在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要有相应的改革机制和政策支持,比如要统筹科技产业发展规划,集聚产业发展优势,促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实施。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建立竞争机制和联动机制,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重大专项,着重在产业规划布局、产业联盟作用及产业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突破;解决在新兴产业发展、培育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及产业集群培育方面的重点问题等。

问向荣(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长):目前,西安正在制定改革科技方案。我认为西安建设统筹科技改革示范基地是从上而下解决体制的问题,要有先行先试的精神,看中一个项目后就要具体实施。为此,重要的是统筹科技资源配置,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要重点实施产学研合作促进工程,整合创新资源、聚集创新要素,强化创新功能,建设适应市场机制的产学研创新体系。统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军工单位科技资源,建立重大行业共性项目和关键技术联合研发机制,建立军民融合技术自主创新平台。组织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围绕科技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升级和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应用研究,推动共性技术成果和关键技术的扩散和转移,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达到统筹科技的目的。

上一篇:陕西经济离低碳有多远 下一篇:推进陕西服务型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