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语文课乐起来

时间:2022-10-27 12:42:29

怎样让语文课乐起来

快乐是孩子的天份,让孩子快乐成长,就要让孩子快乐学习。快乐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如何把快乐带进语文课堂中呢?我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尊重每一位学生,恰当的表扬,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积极有效地加以引导。孩子的性格都大不相同,有外向敢说的,有内向发言不积极的;外向的孩子很主动地与人交流,内向的孩子很难开口。对于不够自信的孩子,作为教师要给他自信,让他相信他是最棒的,在他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运用眼神和肢体语言鼓励他。不管他回答的内容怎么样,都给予肯定,比如说“你虽然没说对,但你很勇敢!”或“你能积极回答问题,精神可嘉!”,并和其他的同学一起配合鼓励他。用这种方式,会有一些成效,如果连续用这种方式,学生的状态会越来越好,可能会相对积极。另外,教师还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语文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乐起来。

二、掌控好课堂气氛

教师是课堂的关键。因此,教师一走进教室就应该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耐心讲话,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爱,并树立学习的信心。有了良好的心态,学生就会更主动地、大胆地参与课堂活动,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其次,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其实老师仿佛是一个现场导演,控制学生的情绪,掌握课堂气氛。在一整堂课中,孩子是有情绪变化的,可能有时状态好,有时疲倦,这时我会稍微变换一下上课的节奏,他们可能会觉得有些新鲜感。状态会变好一些。课堂可以轻松一些,也可以紧张一些,有的时候做一下pk,孩子们都会高度集中。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减少了疲倦和无趣。

三、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

(一)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

现在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厌烦枯燥无味的说教。他们的表现欲特别强,他们喜欢表演,渴望表演,他们把表演当作一种游戏。肢体语言的表达更能帮助学生加强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把表演这种形式引入课堂,就能改变语文课堂沉闷乏味的气氛,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可以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使他们觉得语文不再是单纯的字词句的教学,而是一种游戏,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愿学、乐学。在教学《变色龙》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对奥楚蔑洛夫变化无常的神态表情分别作表演,结果课堂上出现了少有的热烈气氛,所有的学生都兴趣盎然,纷纷要求登台表演。可以说正是表演这种形式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学生在表演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此举对语文教学来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好方法,花再多时间也是值得的。

(二)课前适当游戏,轻松激活学生思维

让孩子在课前几分钟做做渗透着练习的游戏,品尝一下小小的“游戏点心”,既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活他们的思维,使旧知识得到巩固与积累,又可以唤起他们强烈的学习需要,使其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几分钟的“游戏点心”中,有一道是学生百玩不厌的,那就是“猜猜看”,比如:叫一些同学上到黑板 ,一个人面对老师教案上写的成语说成语的意思,黑板上的猜 ,在3分钟内看谁猜得多;讲笑话小故事、成语接龙、猜谜语等游戏同样可以让学生兴奋,激活其思维。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5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做小动作或小声讲话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游戏、唱歌、做动作、抢答竞赛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四、让学生体验“读”的快乐

朗读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引导学生读出情感变化,才能享受朗读的乐趣,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独特体验。

(一)抓住关键词句,指导学生读出味道。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用传统方法朗读,学生难以入情。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抓住关键词“明月” “思乡”等,讲述苏轼思念亲人的故事,便能收到较好的朗读效果,学生读得津津有味。

(二) 抓住人物语言,指导学生体验角色。如《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夏洛克、鲍西亚等人的对话,都是极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学生对分角色朗读兴趣浓、热情高、参与意识强,在教学时,老师可利用学生小组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多读的兴趣,增强语文课堂的活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总之,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中学,能对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制造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