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新模式

时间:2022-10-27 12:07:11

浅谈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新模式

[摘 要] 纵观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现状,各类职校、中专、技校、培训中心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造成分散办学、多头管理、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十分明显,这种状况势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探索研究走出对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认识的误区,确立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准确定位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管理 新模式

中央领导十分关心职业教育,总书记曾经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和科学化水平。”这一要求不但提出了加强和创新整个社会化管理的问题,也同样适宜兰州市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模式创新的问题。同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兰州在发展上还有不小的差距。怎么样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正确认识兰州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加速和提升兰州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水平,建立兰州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新模式。

一、认清兰州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的现状

探索和创立兰州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新模式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原有运行方式认识之上的。纵观兰州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现状,从组织形式看:大体有职校、中专、技校、各类培训中心。从隶属关系看:大致分为四类,一类是由教育部门管理的中专、职校;第二类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的技校和部分培训中心;第三类是由行业和企业自我管理运行的一些职校和培训实体;第四类是具有双重身份的一校两跨,这类学校从自己的生存空间着眼,即挂着教育部门的中专、职校,又挂着劳动部门的技校,以图享受有利于自我发展两头政策。从所有制形式看:有政府办的,也由部门和企业办的,但很大一部分是属民办的职业培训机构。

但就兰州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总体而言,目前仍处与分散办学、多头管理、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

这种状况势必造成了以下问题:

1、社会资源的浪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分管的技校不能正当享受普教毕业生资源,因为初、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由教育部门垄断着,将技校排除在外。同时,教育部门分管的中专、职校掌握不了庞大的社会用工信息,缺少实际技能实习场所和毕业生安置渠道,因为他们同企业没有天然的联系,这种垄断割裂的结果造成了社会资源得很大浪费。

2、分散投资重复建设

现在各类职校都非常注重学生实训基地和实训场地设施的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都有建设实训基地的投资规划,各自的规划都建立在对职教市场发展的不同定位上,这样从地区资金的投入使用上势必会造成分散和重复。

3、缺乏总体发展规划

职业教育的发展、管理相对较乱,没有一个有效的宏观管理协调部门。对兰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部门间很难形成共识,缺乏一个发展的总体规划。

这些问题的存在形成于计划经济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发达省、市大多都做了相应调整,而我们一直沿用至今,致使兰州职业教育总体发展处于一个较落后状态。

二、走出对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认识的误区

我国的职业教育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整合资源,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看出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全民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化。但在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方面仍然没有走出认识和管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是:重视普通教育,忽略职业教育。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校人数从1979年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数的4.7%上升到目前的56%以上;虽然大家都认识到近几年我国高达增长背后不是哪一个工程师创造的;虽然认识到培养一个大学生耗费公共财政是培养一个职校生的8至10倍;虽然认识到通过高等教育的就业率只能达到毕业生的50%,而技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几乎达到100%这样一个现实。但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各级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具体的管理力度,社会对职业教育从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上讲,仍没将职业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认为普通教育是全社会的事,职业教育是个别部门和企业自己的事,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认可程度明显太低,重科举轻技艺的观念仍然非常普遍,这种认识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扭曲,就业市场结构性严重的失衡。

误区之二是:重视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忽略以技能型为主的技工教育。从学生的来源上,教育部门为自己系统内的职校、中专的招生提供便捷的通道,而对技工类学校设置各种阻碍,不但在招生中没有纳入初、高中毕业生志向填报的范围,更有甚者对系统外技工类学校“禁招令”,不得踏入中学的校门。前几年市上还有一种倾向性的说法,“要求市财政要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支持,技工类的学校以后要逐步走向市场”。在这种思想的指配下,兰州的技校从90年代初的22所,降到了目前不足5所,招生建档数由90年代初的几万人,降到目前的不足千人。从历史的角度讲我们为此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果我们还将职业学校要分为三六九等,那还怎么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呢?

误区之三是:以普通教育的模式来办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的最大点是:普通教育教会学生广泛的书本知识,职业教育教会学生在岗位上的实际工作能力;普通教育的课堂在黑板上,职业教育的主课堂应是在车间里、机器上。

我们从国外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看,现在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德国的教育理论、实践性融为一体的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另一类是国际劳工组织借鉴瑞典、英、美等国的职业教育方式,开发出来的旨在提高培训效率的MES模式;还有一种是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适应岗位需求为动机的CBE培训模式。但不管哪类模式,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注重学员动手,实操能力的培养。德国双元制培训模式要求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3:7或2:8;MES模式将教室与实习实验室融为一体,CBE培训模式的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实训课堂上完成的。

从国内看,山东的平度县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办职教,形成了巨大的教学产业链,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山东技师学院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创立了教学、实习、就业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些例子只是说明一点,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最大点,在于教学的实践性与学员动手技能的培养。目前,兰州的中专、职校大部分都沿用了普通教育教学的模式,而技校类的学校,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教学实践课的比例不能少于教学总学时的50%,强调了学生的实践性。为什么技工类学校的毕业生为社会上用工而抢手,恰恰说明了这点。

三、搭建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的平台

目前,兰州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总体状况是,教育局管不了技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不了中专、职校,宏观上缺乏总体规划统筹管理。要改变目前的状态,重要的问题是搭建一个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的平台,这个平台可有以下三种模式:

1、搭建职教、普教相分离的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平台

职教同普教有很多相同点,但是从教学的方法上、手段上、毕业学生岗位的走向上都有很多不同点。如果生硬的将职教、普教混为一体,扼杀职教特性,还不如将职教、普教相分离。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如澳大利亚采用职业教育由国家直接管理,设立的全国培训局是管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最高机构。国家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和各种行业咨询委员会,负责对职业教育的具体管理。这样把职业教育变为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两个不同模式的教育体系。按照这种模式,我们也可以成立一个并列于普通教育的新机构,将目前的中专、职校、技校、各类培训中心、各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纳入到一个大职教的管理机构中。使其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张扬各自的长处特点,培养出各自准确定位的社会不同需求的人才。

从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兰州的实际情况看,实行普教、职教相分离的管理模式确有不少困难,可我们不妨将它作为一种可借鉴的模式加以探讨。

2、搭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职教、教育部门只管普教、高教的社会化管理平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职业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学校、企业三者宏观上可完全融为一体。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专业的设置、毕业生的安置三方面完全可对接。市场结构性人才短缺的矛盾可缓解,市场前瞻性发展人才需求的矛盾也好解决。学校不再为市场人才需求的定位、学生的实习、毕业生的安置发愁。政府也不再为实训基地建设分散投资所困惑。这样做只是削弱了一些部门的权利,但对社会、对企业、对我国技能人才的培养、对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管理都是非常有利的。

3、搭建教育部门统管平台

将目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的技工学校交给教育系统统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最充分的发挥教育的社会资源,但不能将两种不同类的教育在一个模式下去完成。

4、搭建统筹管理、分工合作的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平台

就是在分属教育系统主管的中专、职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主管的技校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劳动部门在就业市场的优势,教育部门在教育资源上的优势,通过建立一个共同拥有的,有效的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的管理、协调下做到优势的互补,使得目前情况下的职业教育基础发挥最大的社会化效益。

在这个平台有效的管理下,教育部门管学生的进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学生出口,并将技校的招生纳入到教育系统。初、高中毕业生志愿的填报范围内。

只要是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中心,只要是参加了职业教育、培训的各类人员在社会资金的使用和各项优惠政策的享受上具有同等的“国民待遇”。

四、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能力

提升兰州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能力,就要从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着手。

1、消除职业教育在社会化管理中的不公平地位

当今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公平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概念已渗透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呼唤教育平等权利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兰州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不仅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会影响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

职业教育的不公平不仅表现在职业教育相比于高等和普通教育的不公平,也表现在隶属于教育系统主管的中专、职校,同隶属于劳动系统主管的技校在各个方面待遇明显的不公平。

这种不公造成学校间硬件投入上的不同,学生入学时的基础素质的不同,学校发展中享受政策扶持力度的不同。这已成为制约技工类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我们不能因不同的隶属关系人为的分割学校的等次。再说,这也不符合中央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的方针。

所以,提升兰州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水平,让兰州职业教育有个大的发展,就首先让现有的各类职业学校、技工类学校、处于一种平等、公开的竞争环境中,让技工学校也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

2、确立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准确定位

职业教育水平的高低,职业教育发展的快慢,不但关系到企业产品和竞争力的强弱,也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高低。要搞好职业教育,首先,从职业教育需求的三方,即:社会、学校、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有个明确的定位。社会的定位要把职业教育看作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人力资源储备,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学校的定位是要把办学着力点放在培养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技能性应用人才上。

3、调动各类培训机构、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不是哪一家的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全社会形成共识,只有调动各级、各层次和不同类型职业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兰州职业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加强社会的宣传,逐步消除“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这种轻视职业教育的旧观念,逐步创造一个适应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环境。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中改变劳动用工、人才选拔中重学历轻技能的做法,要根据兰州实际情况出台一些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 激励机制。不断拓宽职业教育渠道,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要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在职业教育中的积极性,对各级就业训练中心的生存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从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让其发挥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服务劳动就业中的骨干作用。加强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各类企业培训机构的政策引导、宏观管理,整顿培训市场、规范办学行为,调整思路,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使兰州职业教育社会化管理的总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简介:

孔瑾(1963.10-),女,江苏丹阳人,兰州市就业训练中心讲师。

上一篇:全球观赏鱼产业的发展现状 下一篇:宁波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