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浅谈

时间:2022-10-27 11:29:23

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浅谈

摘要: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方面发表几点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方法;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32-02

数学能够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数学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初中数学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打好数学基础能够促进以后的数学学习,对学生以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那么,该如何更好的学好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呢?除了教师的教学外,学生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本文就学生如何更好的学好数学谈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1.引导学生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养成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通过预习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而课下的复习工作能够增强学生对课堂上所讲知识的理解,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从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很少能够做到课前预习,从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没有提前进行课前预习,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和思路,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会降低教师的教学有效性。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外,还要教授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提前预习,使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后,能够更好的把握住教师的教学进度,跟上教师的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在进行课下作业布置时,要给学生一定的复习任务,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练习题,或者让学生通过其他作业形式,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

2.指导学生掌握听课的技巧

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阵地就是课堂,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听课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听课,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从当前的教学来看,初中生在听课上存在很大问题,作为初中数学老师,除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的听课,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听课,要学会听课堂中教师所讲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课堂的学习要求,重点听教师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尤其是那些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没有完全理解的知识;教师在进行练习题的讲解过程中,要重点听教师所讲的教学思路以及数学方法和思想,通过方法以及思路的掌握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记笔记。在初中课堂中大部分的学生都不会合理的记笔记,他们大都照抄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而忽略了自身的思考。因而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正确的记笔记,笔记并不是学生对教师板书的复制,而应该是自己在课堂中的所思所想,重点记那些自己所不理解的问题,以及涉及到的有关数学方法和思路。学生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听讲和理解,不能因为过度的重视笔记而放弃自身的思考,要正确把握听课以及记笔记两者的关系。

3.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

要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法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养成了很多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会积极主动的思考,而问题意识以及主动积极的思考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要想改变学生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首先就是要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做起,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学生动脑的习惯;在具体的内容讲解过程中,适当的给学生提出问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思考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者合作的方式对数学问题及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能力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数学问题能够加深对问题的印象,同时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更好的进行数学的深度学习。

4.提高练习质量

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数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数学练习。通过练习能够对学生所学知识起到巩固作用,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法起到一定的检验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向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向,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够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练习的质量,并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练习题,同时要根据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练习题。此外,学生在练习后教师要进行合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真正通过练习题学到知识,做题只是掌握知识的一种途径和方法,教师的有效讲解以及学生的理解才是目的。只有通过教师对练习题的讲解,学生才能够更好的把握住自己的学习情况,一方面通过练习题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前进的动力。

5.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树立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并通过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自身的教学出发,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通过自身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善于总结数学思维以及数学方法。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上一篇: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符号意识 下一篇:浅析高等院校快递业的整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