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手让你飞翔

时间:2022-10-27 11:01:3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很早就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把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改革传统教育的核心,还一针见血地讲道:“仿我者亡,创我者昌。”他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依然富有启迪意义。

一、解放学生大脑,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培养创造精神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学与思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思考,人的智力才能不断地提高,思维才能不断地发展。解放大脑,就是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大胆想象,使其思维“聚敛”与“发散”谐和,“正向”与“横向”或“逆向”齐进。语文课上要善于引进新知识,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广开信息,拓宽学生思路;不搞“填鸭式”,启发学生思考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去开垦;讲述要留有“余味”,留给学生自己去“品尝”;分析问题要留有空间、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为了促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发问、善解难,特别要帮助学生学会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势和善于捕捉思维灵感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让学生会联想和想象。由于语言艺术的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文学作品常常通过暗示性的语言来激发读者的想象,有意识地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艺术空白,催促读者发挥想象力来加以填充。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给小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白,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解,往往会消耗学生想象的时间。教师应该让学生去多读,养成边读边想象的习惯。比如在教《蝴蝶谷》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老师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再造想象,让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形象的生活经验相匹配,重构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学生通过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审美效果,使文学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地呈现于学生的心灵。

二、解放学生双手,引导学生动手和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要善于在小学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学生的双手也能真正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上来呢?这要教师根据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动起手来,通过动手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特别是学完那些带有常识性知识的课文,在理解课文或布置作业时,教师要转变思路,以实际操作代替简单的背诵、抄写和理解,让学生放手做文中的实验、模型等,在动手中让学生创新。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如学习《乌鸦喝水》一文时,我先用自做的教具先演示乌鸦投石喝水的方法。然后启发学生:你有没有乌鸦还要好的办法呢?让学生回去想一想,亲自做一做,可以请家长一起参加。在检查作业时,学生纷纷讲了自己做试验的过程。几名学生还展示了他们别具一格的方法。这样的作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在试验过程中内化、运用了课文语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这样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动手实验,得到的收获远远比讲、读、想来得多。

此外,在课文的预习和复习阶段,可以布置一些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联系的图片和文字介绍的作业,然后开展相应的活动。如学完《莫高窟》、《九寨沟》后,让学生收集有关这些地方的图片和资料,并开展“伟大的祖国”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抒发浓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在语文课前、课上、课后动起手来,往往能起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的教学效果。

三、解放学生眼睛,指导学生多看和会看,培养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多看,使学生学会观察,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知觉活动。观察能力是儿童学习自然、认识世界、发展智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必然条件。因此,教师通过实验、实物、影视录象、多媒体电脑、实地调查等多种方法途径,为学生创造观察的条件,诱导学生去探索大自然的无尽奥秘,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情趣和习惯。同时教给科学的观察方法,指导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才会引导他们发现事物的本质,研究归纳事物的规律,发展他们的思维。如学习《石榴》一文,可以让学生每天观察一种植物,记录它的特点及生长习性,这样长期积累,可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再如写景状物的作文,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在对景物、事物的细致把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来源于生活,观察更要融入生活。不仅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景和物,更要教会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如学完《徐悲鸿励志学画》,就可以组织开展一次“寻找身边小小家”的调查采访活动,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熟悉了校内外那些“身怀一技”的同学、朋友,并以“调查报告、小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描写,不仅使写人的方法得到切实的巩固与提高,并且使学生更好地获得了洞察生活、洞察人物的观察能力。

四、解放学生嘴巴,启发学生会说善问,培养表达和质疑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陶行知讲道: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他将杜威提出的问题教法分为五步:学生意识到问题与困难—在情境中分析,界定问题——获得资料与提示——推论提示,作出假设——通过活动验证假设、结论,很值得在语文教学中借鉴发扬。

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学生质疑问难的氛围。教学中应始终尊重、爱护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积极鼓励和表扬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创设一种“没有什么问题不可以提”、“说错了也没关系”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问,启发引导学生有疑必问,敢于发问。教师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有较多的讨论发言,还应让学生有较多的发问,鼓励其爱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即使学生有时有不正确的质疑提问,教师也要予以肯定表扬。鼓励能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鼓励是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潜在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把问的权力给学生,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他们养成勤思好问,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当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时,老师毫不吝啬地说:“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十个有价值的问题更重要。”老师的激励和表扬会提高学生提问的兴趣,使他们养成爱提问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要善于教会学生抓住课题的中心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语句来提出问题,在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内容碰撞阻塞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师生互动中对产生的疑难提出问题。

此外,还要善于创设一些语文活动的情境,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譬如信息交流、接待客人、演讲辩论、商务洽谈、小记者采访、担当主持人等,以培养学生能说会道的表达能力。

五、解放学生空间,让学生走进社会、接触自然,培养探索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句话强调了知识来自于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丰富和提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查阅文献资料并学会进行分析、整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获得自己所没有的知识,获得教师没有办法教给的技能。只有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校内的语文学习和校外的社会生活相贯通,语文学习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立于课堂,还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不断丰富语文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可以举办作文竞赛、书法比赛、辩论赛等语文主题活动,说相声、演小品、演课本剧、语文说唱表演活动,优秀习作、手抄报、剪报等语文作品展评活动等等。

解放学生的空间,还要让学生从单一的教室里解放出来,让他们广泛地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奉自然为宗师”,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获取学校、课堂中难以得到的思想收益和知识营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让学校教育延伸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努力营造自由开放的生活环境,打破学生“学校—家庭”二点一线的生活学习轨迹,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真正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亲自去调查研究,去进行各项操作,去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

六、解放学生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的解放”。 解放儿童的时间,关键是老师要注重课堂效率,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简明生动,教材的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整个一堂语文课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语文的课堂教学切忌随意性、无目的性、头重脚轻;切忌课内不足课外补。学生自读自悟时,需要多长时间就给多长时间,教师尽可能少讲、少问,凡是学生能自己学懂的,教师就一定不讲。只有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时间才能得到保障。

解放时间,还要把课外时间留给学生,真正减轻学生负担。不能把属于学生的时间给占据了,使他们失去了学习人生的机会。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他们爱读的书,开展他们所喜欢的活动,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自由,生动活泼,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陶行知曾讲到:“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陶行知思想贯彻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以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多注重手脑口并用,拓宽教育领域,扩大教育空间,切实做到学生的“六个解放”,为更快更好地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教学的生命在于探究 下一篇:关于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