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防治

时间:2022-10-27 09:54:09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及防治

小麦全蚀病又称黑脚病,是一种毁灭性较大的病害,被列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小麦感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一、主要症状识别

幼苗感病后,初生根和根茎变黑褐色,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发病轻的麦苗表现为地上部叶色变黄,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类似于干旱缺肥状,病株易从根茎部拔断,分蘗期感病,地下部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均变为灰黑色。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多;拔节后期病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根部大部分变成黑色,基部和叶鞘内侧有明显的灰褐色菌丝层。抽穗后感病根系腐烂,病株早枯,形成白穗。发病后期在潮湿条件下,茎基部第一二节变成褐色至灰黑色,俗称“黑脚”。

二、传播途径

土壤传播。全蚀病菌主要集中在病株根部及茎基部地面15cm范围内,小麦收割后,病根茬大部分留在田间,土壤中菌源量逐年累积,致使病田的病情一年比一年重。而土壤中的病菌可以通过犁耧耙耱耕种向四周扩展蔓延。

粪肥传播。病菌可随麦糠、麦秸、茎秆等混入粪肥之中,带菌麦糠、麦秸直接还田或未经高温发酵沤制施人田间,则可把病菌又重复带回田间,污染无病田导致病害再次传播蔓延。

远距离传播。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携带小麦病残体和疫区调运含有病残体的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三、发病规律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危害与栽培管理、土壤肥力、耕作方式、小麦播期、品种抗性等因素关系密切。

连作病重,轮作病轻。小麦与玉米多年连作,增加了土壤中的病菌量,故病情加重,隔茬种麦或水旱轮作可控制病害发生。

土壤肥力低病情则重。沙质土壤、偏碱性土壤发病重;有机质含量高和氮磷钾充足的土壤发病轻,原因是这些地块有利于小麦生长,从而增强了植株抵抗病菌侵染的能力和受害后恢复生长的能力。相反,士壤瘠薄,氮磷钾比例失调,尤其是磷肥缺乏,病情则重。

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据调查,目前我市种植的小麦品种,户,还没有抗小麦全蚀病的品种。但凡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的小麦品种较耐病。

深耕改土病轻。深耕可加深活上层,有利于小麦生长,同时也可将表土层的病菌翻人底层,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早播麦田病害重,晚播麦田发病轻。全蚀病菌侵染小麦的适宜土温为12-20℃。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土壤温度逐日下降,缩短了有效侵染期,因而适期晚播病情减轻。

与气候的关系。冬前雨水充足,越冬期气温偏高,春季温暖多雨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发展。反之则轻。

四、防治方法

(一)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做好小麦种子的检验检疫

小麦全蚀病主要是通过混杂在小麦种子中的病残体远距离传播蔓延的。在旱麦区的小麦良种繁殖田,留种田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发生小麦全蚀病的田块,一律不准作种子用。坚持不从发病区调入调出种子,切断传播途径。对怀疑带病种子用51-54℃温水浸种10min或用有效成分0.1%托布津溶液浸种10min。

(二)农业措施

1、发病田单打单收。麦秆、麦糠不能作为肥料施用。在收割时,最好割成高茬,然后把病茬连根拔起、焚烧,尽量减少菌源。

2、轮作倒茬。可与棉花、甘薯、绿肥、大蒜、蔬菜等非寄主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可明显降低发病。

3、选用抗病品种。

4、深翻倒土。小麦播种前,将土壤深翻40cm,减少表层土中病菌含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料。

5、重发区提倡适期晚播。

(三)药剂防治

1、拌种方法及药剂。2%立克秀湿拌剂10-15ml、3%敌萎丹40-60ml、2.5%适乐时20ml兑水100-150ml,混拌均匀后,可拌麦种10kg/667m2。堆闷3h后即可播种。此方法不仅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还对小麦黑穗病、根腐病、纹枯病及早期锈病、白粉病有普防作用。拌种时。可加入甲基异硫磷或辛硫磷等杀虫剂防治小麦吸浆虫、蝼蛄、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

2.药剂用量。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2-3kg兑水200-250kg或掺细土20kg,于播前进行沟施,有一定防治效果,但不能根治。

3、小麦三叶期和返青期灌根。小麦播种后20~30d,每亩使用12.5%禾果利(烯唑醇)30~50g、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g,兑水60L,顺垄喷洒,翌年小麦返青期再喷一次,可有效控制全蚀病危害,并可兼治根腐病、白粉病和锈病。灌根最好选择在晴天下午,灌根后1d内不能浇水。

(作者单位:154021黑龙江省赵光农场)

上一篇:玉米生产的制约因素及技术对策 下一篇:玉米孕穗期管理技朮乌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