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时间:2022-10-27 09:05:19

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现今的教育教学中,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质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正确树立语文教学理念,认真分析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任务,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总结语文教学改革中鲜活的新经验,掌握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首先,构建语文知识

一门学科的知识状况制约着这门课程的教学。语文知识对语文课程的建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社会语言、言语规律,他人的言语经验和个体的言语规则。语文知识的教学首先要构建一体化的知识体系达到知识的整合,另外要明确每个阶段的层次目标,还要有机的结合范文适时讲授。

其次,培养语文习惯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文习惯的培养,其中包括良好的写字习惯,即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说普通话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的习惯,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语文习惯的培养主要通过激发兴趣、方法指导、强化训练来完成。

再次,指导学习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我们把语文学习的常规过程规定为:“引导——探究——运用”三个阶段,各个阶段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要有不同的内容。语文教师可通过自己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借鉴名人的学习方法等途径,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最后,提高语文能力

《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发展语文能力包括发展语文的一般能力、应用能力、审美和研究能力。语文一般能力主要有运用检索工具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文应用能力有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审美能力和研究能力主要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社会的要求。语文能力要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语文的反复实际活动中形成。

另外,渗透思想教育。

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从全面提高学生言语素养的理念出发,培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这既是语文教学自身固有的因素,也是新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强烈呼唤。培育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文情感;对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的热爱情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培养科学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应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

上一篇:让品德融入生活 让课堂焕发活力 下一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