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10-27 08:23:37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竞争的增大,人们的心也越来越浮躁,对于品德的认识也逐渐地产生了偏差,为了更好地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那么我们就要从小抓起,先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所以本文就在新课改背景下,探讨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66-02

大学生扶起被撞老人家而被讹、地沟油的使用、产生黑心产品等等,这些事情都是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都是道德缺失的现象。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道德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这样才能从小开始培养人们正确的道德水平。在这个道德缺失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道德的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小学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1.提高师生间的关系是基础

在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那么教学课堂的和谐型以及高效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要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就要提高师生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师生关系都有利于教学的,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班级学生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营造符合班级情况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师生之间可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就是学生的指导者,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问题。除了是指导者的身份外,教师也可以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以朋友的关系来进行沟通交流。以朋友的关系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首先朋友之间的平等,建立朋友的师生关系也就很好地实现了教学平等;其次,建立朋友一样的师生关系,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外的了解,比如加强对学生喜好的了解、家庭的了解以及一些想法的了解,这些了解是有利于提高教师对于学生品德的鉴定,从而更好地规矩学生的品德水平来制定更加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计划,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率。故此,要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首先就要提高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关键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学课堂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所以要想更好地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教师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例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是比较喜欢有趣的东西,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要积极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喜好,提高教学效率。譬如,在进行《我们的国庆节》教学时,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趣味性,教师既可以播放部分阅兵的视频以及开过庆典的视频让同学们收看,然后再分别让同学们发表自己对于祖国的认识,对于祖国伟大人物的认识,对于国庆节的由来的认识。例如,学生讲述到对于的认识,那么教师就可以立刻上网收集的事迹,并且生动形象地讲述给同学们听,从而更好地学生对于的认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率。

3.开展游戏教学很重要

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课堂,开展游戏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小学生的好动性以及好奇心都比较高,所以如果能够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开展游戏化教学,将能大大地吸引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品德和与社会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拔河比赛,首先教师需要将全班同学科学平均地进行分成两组,每个小组的男女比例应该一样,然后采取三局两胜的方法来进行拔河比赛。在比赛完毕后,教师就可以采访个别同学,询问同学们在拔河比赛中学到了什么,因为拔河比赛是一项合作的比赛,所以在拔河比赛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同学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如果学生在拔河的过程中不团结,将很难赢得比赛。故此教师就可以借助拔河比赛来让学生认识和记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班级的团结合作。故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就可以开展游戏教学。

4.加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手段

多媒体技术在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所以要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直观地认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失那些人物,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例如,当讲述到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清洁工人,那么教师就可以播放清洁工人字辛勤劳动的视频或者图片来让学生认识到清洁工人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有趣的视频或者是音乐来让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可以播放《光头强》的视频来进行爱护大自然的教学,从而熊大和熊二 不断地阻止光头强砍树的行为中来提高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爱护,从而提高学生品德水平。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

5.加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是应用

品德就是存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但是品德是一样比较抽象的东西,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品德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学的形象化,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就要加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开展生活化教学。例如,在进行《珍爱生命》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何为珍爱生命的例子,比如每天按时吃饭,生病了就要去看医生,不要害怕吃药等等,通过列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珍惜生命。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就要加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一共阐述了五个关于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时,就可以参考以上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品德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盛华.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 考试周刊,2015,02:130-131.

[2] 吴亚东.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0:86.

[3] 张燕.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思考[J]. 时代教育,2013,08:205.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点滴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