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悲剧意识之悲”的盛唐送别诗

时间:2022-10-01 04:22:59

体现“悲剧意识之悲”的盛唐送别诗

摘要:体现"悲剧意识之悲"的送别诗是盛唐送别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正常之悲"的盛唐送别诗,其情感的独特品质在于:"别里包含着不应该别",使得别情变得可伤加可伤。这类送别诗里,离别之悲不但未淡化,反而强化。前途的黯淡或险恶,使得行者本已负载沉重别情的内心,又笼罩了一层挥之不去阴云。

关键词: 盛唐, 送别诗,悲剧意识之悲,情感特质, 文人心态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94-02

诗到唐展到达顶峰,而盛唐诗则是顶峰的顶峰,是中国诗歌的典范。开元天宝年间的诗坛上群星璀璨,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一大批光照千古的大诗人同时出现。他们的诗歌"骨力遒劲、兴象玲珑、神采飘逸、平易自然",构成了盛唐气象中最璀璨的星空,而送别诗正是这星空中耀眼的一隅。

唐人重视离别,由于各种原因,逢别必送,赠之以诗,在唐代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甚至会出现"天子亲临楼上送,朝官齐出道傍辞"(张籍《送裴相公赴镇太原》)"的送别场面。可知唐人并不是不懂离别之情,只是在盛唐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诗人虽然也感到离别之苦,但却能不为苦所累;虽然也有离别之愁,却并不为愁所溺。当然,这并不绝对。张法曾说过:"对我们来说,在肯定有别必悲的前提下应着重区别两种悲:正常之悲和悲剧意识之悲。正常之悲的离别,一般部包含着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一)可伤,毕竟是别。 (二)不伤,因为离别不是走下坡路,甚至是奔向一个好的前程。这样,虽从人的情感讲并不愿别,但从理性上讲,应别,这种离别之泪,属正常之悲情美的作品。而本文将集中讨论后一种盛唐送别诗送别诗--体现"悲剧意识之悲"的盛唐送别诗。

所谓"正常之悲" 的作品,也就是"以不伤的一面压倒或托住可伤的一面"的作品,这方面是主流。但"如果别里包含着不应该别的话,那么别情就是可伤加可伤,就是悲剧意识之悲了。"[5][P.47]此类作品在盛唐时代也是有的。先说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卷160)

《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就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应试不第,怀才不遇,知音难觅,又要分离,这里的依依惜别之情自不必说。由于体验到了"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这一冷酷的现实,自知功名无望,才不得不下决心回襄阳隐居。"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只应"二字,耐人寻味,表明了在作者看来归隐是自己唯一的退路,也就是说,赴试应举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场误会。在这场误会当中,他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因知此次分别定是前途渺茫,心中也自然充满了愤怼和失望。

次说李白《灞陵亭送别》: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 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卷176)

长安东南三十里处,历史上曾有一条灞水,因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水、灞上、灞陵、灞陵亭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离别的色彩。首句提到"灞陵亭",则与一则典故,与历史上一个最令人伤感同情的悲剧人物李广将军联系在一起,《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被贬为庶人,……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灞陵亭,灞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可见,一个人即使曾居功至伟,也会因为失去权位,而遭人欺侮。所以,"灞陵亭"这三个字,难免在暗示送别双方仕途失意的处境。"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路岐:岐路,岔道。向秦人问路,却偏偏要提起"王粲"。诗人刻意强调朋友南行之途,乃是当年王粲避乱时走过的古道,不仅暗示了朋友此行的不得意,而且隐括了王粲《七哀诗》中"回首望长安"的诗意。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我们认为,盛唐送别诗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送别的功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士人的心态,从此意义上讲,它具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意义。我们看,这两句是回望所见,漫长的古道,世世代代负载过多少前往过长安的人,好象古道自身就飞动着直奔西京。灞上离长安三十里,回望长安,暮霭笼罩着宫阙的景象是常见的,但在古诗中,落日和浮云联系在一起时,往往有指喻"谗邪害公正"的寓意。可见,这里便是用落日浮云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谗毁忠良,透露朋友离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政治原因。

谈"悲剧意识之悲"不可不谈杜甫,他一生系念国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仰。他的诗歌感情深厚浓烈,饱含着发自内心的真情,包蕴着一种深沉无私的大悲悯,读后每每催人泪下。这种感情在其有限的送别诗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如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卷226)安史之乱,对唐代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万事非"三字,包容着多么巨大的世上沧桑,概括了多少辛酸的人间悲剧,表现出诗人何等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诗人由自己同胞骨肉分离,想到行人此次"访庭闱"恐怕也还有一番周折,另外,生逢乱世,行人前途不免有渺茫之感。"故乡犹恐未同归。"诗人盼望与同乡早日在故乡重逢,但世事茫茫、前途难卜,隐隐露出了对未来的担忧,深沉委婉,意味深长。又如那首著名的《赠卫八处士》(卷216),全诗以"人生不相见"开篇,以"世事两茫茫"结尾,前后一片苍茫,把一夕温馨之感,置于苍凉的感情基调之上,文字自然浑朴而仍沉郁顿挫。《送路六侍御入朝》:"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卷227)借聚散离合之情,写迟暮飘零的身世之感。这些都是杜甫送别诗中极具"悲剧意识之悲"的代表。

当然此类作品在盛唐当然不是主流,只是一些游离于主流的别调,不能代表盛唐送别诗情感格调的主体倾向。但在晚唐,情况就不同了。

上一篇:少教多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思想培养与语言能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