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时间:2022-10-27 07:11:58

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口语的应用也会愈来愈受到重视,“能说会道”将成为一个人的必备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小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以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学生掌握“说话”——人们赖以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口语交际,包括听话和说话,听话和说话是人类口头交际的形式,它既是人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一种生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21世纪对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人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倾听、交流和表达。所以,训练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寻找对策,加强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一、循序渐进,说听结合

在低年级语教学中,应该从用字组词,用词说话开始训练学生,让学生用“一字开花”的识字游戏说出多个词,如学习“眼”字,学生就可以说出“眼睛”“眼疾手快”“头灵眼利”等。又如用“一词拖拉”练习说话,即让学生用一个词语说出多个句子,逐渐渗透练习说一段话,讲一个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等。只要我们每个单元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练习,由说得少逐渐做到说得多,由说得不大好达到说得比较好,这样对以后的写作练习也就能起到奠基作用。中高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要高一点,我们要注意的是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倾听、语言表达和应对等能力。特别是在学生口语表达中要随机训练和规范,用文明语、讲规范话,循序渐进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我们要根据说话训练内容,设计导入方式,引导学生兴高采烈地参与练习,由“老师要学生讲”的被动教学转化为“老师,我要说”的学生主动说话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说话的时候,无论说得好或差,我们都不能打断他们讲话时的思路,应引导他们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怎样想就怎样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训练。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在口语训练中,我们以普通话为标准,在语言表达上尽量做到准确生动、内容丰富、思维清晰。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有层次性地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出不同的表达要求,这样学生的说话能力才能得到逐步提高。在交流中,我们还要善于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有针对性地点拨、纠正错误的地方。

二、说的方法

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往往能使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还有待于教师具体的指导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教他们从说一句完整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几句连贯的话或一小段话。到了中高年级,教师要指导他们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有头有尾地说一段话。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口语交际才不会感到困难。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口语交际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做到“心到口到”“想得快说得好”,这就要求学生针对交际对象、交际场合及时做出调整。如,有学生在口语交际《打电话》一课中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句祝福语送给过生日的同学就是不恰当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适时地进行引导,纠正学生的用语错误。口语交际中的姿势、态度自然,礼貌,大方也十分重要,低年级孩子有多动的特点,这就要靠教师适时的提醒和恰当到位的指导、变幻多样的形式,提供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纠正,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做好相关摘记、积累

语言的学习,在于积累。通过观察研究,我们发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词不达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储备,词汇匮乏,“无话可说”。我认为,只有多读多积累,学生的口语交际才有文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平时做好读书的相关摘记、积累。有了一定的词汇与语言积累,学生交际的语言内容就会丰富起来,可在识字、阅读中让学生从字、词、句、段中进行语言积累,丰富学生的口语交际词汇,积淀口语交际的素材。如通过复述训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他们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目的。教师还应让学生尽可能引用课文中所学的生动优美的词语、典型的句式,在自己的口语交际中仿用。这种训练,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培养习惯,使学生善交际

口语交际在一定的场合下,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对象、语境,交际的内容也要有所变化,主要靠临场发挥和平时的语言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终身受用,学生口语交际习惯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包括:积极专注的倾听习惯、边听边记的习惯、边听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自然大方说话的习惯。教师可以在阅读说话和平时写作训练、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习惯的培养,如阅读中进行朗读、复述、问答、讨论、评论等;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讲故事、演讲等。通过教师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得到提高。

五、拓展时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堂毕竟时间有限,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渠道。在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是口语教学的巩固和延伸,也是口语交际的终极目的。学习、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学习、生活的工具。教师要拓宽学习时空,尽可能有计划地带领学生接触社会,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行训练。如教师可先要求学生每天听新闻广播、看新闻电视,注意观察校内、家里、邻居、大街、车上的事物,让他们讲述见闻、转述故事;继之组织学生进行相声、主题演讲、演话剧等多种竞赛,以表演体会交际情境。然后布置采访话题(如“双休日你在干什么”“说句心里话”),在学生当中采访讨论;最后可举行即席讲话、召开辨论会等,让学生学会陈述、倾听、评价、争论。

总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非朝夕所能奏效,语文教师要常抓不懈,科学、活泼、有序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扎扎实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不仅是完成语文教学本身任务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学面向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听《比的应用》复习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