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时间:2022-02-14 07:18:29

汉字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汉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本文以汉字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为依托,从汉字教学的意义、现状、实施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汉字;教学;意义;现状

文字,是人类的精神支柱。而作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汉字,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最有活力的文字。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魅力十足,体现着中华民族审视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也承载和沉淀着数千年璀璨的文化。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活化石,它袒露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语文的学习,也离不开汉字教学。在这里,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汉字教学。

一、汉字教学的意义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民族的根。进行汉字教学,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感情,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学好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保障

许慎《说文解字·叙》曰:“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从这句对汉字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字本身就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汉字是汉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的一种产物,它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蕴含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它是国人精神意义的存在,国人一旦脱离了汉字和汉语,精神便没有了存在的依托。另外,只有学好了汉字,了解汉字的形体、结构、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献和典籍,才能更好地徜徉在古代先贤的文章里,感受他们的思想,触摸他们的灵魂。

2.学好汉字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便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汉字,它不是冷冰冰的笔画线条组合,而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一段艰辛的历程、一部动人的传奇。汉字被称为东方魔块,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活跃在文学艺术、经济生活、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在汉语字的教学中,只要我们抓住汉字的这一特点,注重对汉字文化底蕴的解读,只要我们以汉字为依托、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奥秘,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汉字教学,特别是书法教学,能锤炼学生人格,养成好的习惯

颜体的端庄美、阳刚美,柳体的瘦硬美、骨感美,欧体的险峻美、劲峭美,赵体的遒媚美、秀逸美,无一不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另外,学生练习书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有恒心、有毅力。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汉字的发展变化和汉字教学之现状

1.汉子的发展变化

(1)白话文运动。五四白话文运动一方面广泛吸收西方的词汇资源、语法结构,从而在语言、文字、思想乃至价值体系上产生巨大变革。另一方面,它“将我们与语文的历史关系彻底隔断”,使“当代国人的语言和书写进退失据,游离无根”,从而影响国人之智力与创造力。

(2)汉字的简化。近年,简繁之争一度成为焦点。有人提议逐步恢复繁体字,有人却嗤之以鼻,在此不做展开。只是,认识一些繁体字,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莫大的帮助。

(3)汉字书写方式的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计算机开始普及,汉字的书写方式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由用毛笔或钢笔一笔一画书写变为敲打键盘。过去书写汉字,我们需要熟悉汉字的结构,而现在,我们只需要知道简单的指令。这样发展下去会造成一个什么结果呢?我想至少包括两点:一是更加有利于文字的保存、携带、传播;二是汉字符号化。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将失去传承至今的敏感度,由人工书写的天然之美亦将随之淡出。

4.汉字教学之现状

汉字教学现状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汉字教学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着力点是对文本的解读,汉字教学所占比重不大,或者是被忽略。

(2)汉字教学基本上停留在识字教学阶段,注重对音、形、义的解读,而忽略了对汉字丰富的文化底蕴的挖掘和汉字的现实应用。

(3)尽管《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但是学生书写汉字的现状不容乐观。笔者所教的九年级班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执笔方式都有误,更不用谈书写的美观了。

总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乃至一些教育部门,对汉字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导致汉字教学缺乏体系,缺乏不同阶段的侧重,缺乏对汉字丰富文化底蕴的挖掘和汉字的现实应用。

三、汉字教学的实施

1.提高对汉字教学的认识,制定汉字教学计划,落实各阶段汉字教学的重点

我认为,在初中阶段,汉字教学在对汉字音、形、义解读的同时,重点应该放在挖掘汉字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底蕴和现实应用上。并且,对汉字的解读不能仅仅限于生字,对原来学过的汉字亦可进行新的解读。比如“男”字,上面是一个“田”,下面是一个手的形状,从这个字我们就可以看出,男人们是农业劳动的主要承担者,是家庭的顶梁柱。再如“夫”字,可以解读为“天”字出头,说明作为男子汉大丈夫,要有冲破天的气概,“夫”字充分展现了男人们的阳刚美。

2.汉字教学的进行要多样化

(1)内容多样化

汉字教学不能光停留在对汉字的解读上,还要涉及汉字的运用和实践。猜灯谜、对对联、练习书法等活动,不但能把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还能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觉。

(2)参与对象、参与形式多样化

汉字教学,不光学生要积极投入,教师也需起好带头作用。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学识修养;另一方面也要抓住一切可抓住的机会进行汉字教学。比如课堂上的板书、作业的批改,都是教师进行汉字教学的舞台。写一手好字,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比如课堂上的默写、学生的作业,这都是学生练习书法的好机会,就需要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吴东平.《汉字文化趣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上一篇:浅谈空间与图形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