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缺陷及启示

时间:2022-10-27 07:04:58

欧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缺陷及启示

内容摘要: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对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健全性的质疑尘嚣甚上。作者结合在海内外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工作经验,从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体系、度量和管理四个角度入手,对欧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对完善国内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国际银行业欧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缺陷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1770(2010)04-035-03

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风险管理成为众矢之的。客观地看,造成金融危机的成因很复杂,监管缺位、政治干预、外部欺诈、银行家的贪婪、利益冲突以及传导效应,都是产生金融风暴的重要因素。但银行业风险管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确应检讨。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银行风险管理是造成金融危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另一个角度看,金融危机也是检验银行风险管理的试金石。对于号称已经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的西方银行而言,本应发挥“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转移风险和管理风险”四大职能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际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西方银行界已经提出质疑,在风险管理演变了数十年后,在数以百亿计的资金投向风险管理数据和软件、各方面风险管理专家层出不穷、各种模型日趋成熟的前提下,为什么仍不能避免危机的爆发。

从实际效果看,全面风险管理还有很多漏洞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谨从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体系、度量和管理四个角度入手,对欧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试图对国内银行业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出建议。

一、理念:形式上的风险管理

表面上重要的风险管理在实际银行经营中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对于危机前的风险管理,西方学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橱窗装饰(WINDOW DRESSING)。很多银行总裁并没有真正理解或者认识到风险管理的潜在价值。风险管理被更多的当成对监管者的应付,或者是“最佳实践”清单中的一项,是获得投资者认可、提高股价的要件。

总体而言,风险管理部门在银行的地位并不高,风险管理人员的待遇也是相对较低的。银行CEO普遍是从业务绩效好的部门产生,而不是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人员也很难介入到日常业务决策中。

二、体系:“不全面”的全面风险管理

从危机中银行业的表现看,貌似全面、完整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完整,在现实经济冲击面前有些不堪一击。

(一)割裂的处理各类风险,忽略了风险之间的联动性

对于大多数银行而言,所谓全面风险管理,实质上是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分别进行度量和管理,并将各类风险汇总形成银行的总体风险,并相应计提资本。但金融危机的事实是,各类风险之间存在很强的联动性和相关性:

1.流动性风险与市场风险之间的联动性。以交易账户为例,在市场普遍看空银行持有的证券化产品时,这些产品的流动性基本丧失,导致盯市价格(MARK TO MARKET)急剧下跌,银行账面损失惨重。

2.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之间的联动性。在银行流动性紧张的前提下,银行对客户收紧银根,并进而导致客户违约率上升,使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3. 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趋同。一般意义上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处理是与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紧密结合的。但由于危机后交易账户的损失也通过信贷利差、信用等级迁徙等方式估算,二者的会计处理趋于接近,风险的实质趋同,二者区别变得模糊。

(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够

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个误区,即把流动性缺口、流动比率等各类分析当成是流动性风险管理。实际上这些方法是对流动性的日常业务管理,而非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则是对各种可能危及银行流动性的事件进行识别,并通过各种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分析对银行产生的影响,进而采取措施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或把损失降至最低。

例如,通常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包括:信贷质量问题(如贷款质量急剧恶化)、操作风险事件(如重大内部案件、高管层犯罪事件等)、业务模式出现问题(如当年出现巨额亏损)、以及其他对银行信誉构成重大损害的情况。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应及时跟进了解上述情况,在弥补的同时评估对银行流动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筹措资金、与市场沟通等方式积极化解。

从危机的实际情况看,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显然对流动性风险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北岩银行、贝尔.斯登等机构的迅速倒闭。

三、度量:有破绽的模型工具

危机中的表现说明,风险定量模型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实验室”的产物,在危机的现实面前破绽百出。美洲银行在2008年年报中总结教训时,把过于依赖定量模型摆在了首位。在本轮危机中,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定量模型都暴露出很大的缺陷。

(一)市场风险模型基本失灵

银行在度量市场风险方面基本采用的是“在险价值”模型(VALUE AT RISK),其基本原理是:以银行在过去一定期间损失数据为基础,构建交易损失的概率分布,并以历史数据估计未来在某一置信区间下的损失。

由于本轮危机实属百年不遇,危机中很多交易性产品的流动性几乎丧失殆尽,因此出现了远远高于历史数据估计的严重损失。对此,理论界的解释是“厚尾”(FAT TAIL)及“内生风险”(ENDOGENOUS RISK)。

所谓“厚尾”,即:实际损失的概率分布不是正态分布,而是小概率的尾部分布损失高于假设的损失程度。所谓“内生风险”,即:由于各银行采取了类似的VaR模型,在出现类似的风险信号时,采取了相对一致的判断,同时抛售相关产品,导致市场出现一边倒的单边市,市场流动性丧失,进而加大了损失。

(二)信用风险模型效果不佳

模型在度量预测危机中的信贷风险的效果并不好。以美国次级贷款为例,商业按揭贷款证券协会(COMMERCIAL MARTGAGE SECURITIES ASSOCIATION)调查显示,2006年获得美国次级房贷的借款人中间,61%获得了很高的信用评分,完全符合申请正常贷款的条件。

事后研究表明,美国次级贷款违约率表现出如下特征:

一是非洲裔和西班牙裔借款人的违约率高于平均水平。很高比例的非洲裔和西班牙裔(南美移民)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符合信用评分条件,但最终贷款降级为次级贷款。

二是可调节利率次贷的违约率高于平均水平。截至2008年末,可调节利率次贷(ADJUSTABLE RATE MORTGAGE)的违约率为33.02%,远高于次贷平均违约率22.37%。

三是2001年至2005年发放的次贷质量恶化最快。

四是印第安纳等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违约率高于美国平均水平。

五是次贷违约率与贷款抵押率正相关,即:抵押率越高,违约率越低。

遗憾的是,在当初发放次级贷款时,多数美国银行的模型都没有发现上述规律,所以也没有运用这些规律。此外,信用风险模型应该是动态的,并随着经济周期变迁中的利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不断调整相应违约率及违约损失率。但实际上多数银行的信用风险模型缺乏这种动态调整功能。

(三)系统性风险的压力测试

对于流动性下降的情况下,违约率陡升、交易账户损失扩大的现象,前已经论及,这里不再赘述。而银行基本未能在对模型进行压力测试时,引入各类风险系统性问题的压力测试,而停留在对个别指标变化的测试,对现实中可能造成的损失严重低估,并导致在面对实际危机时措手不及。

(四)早期预警问题

本轮危机中暴露出多数银行的一个致命缺陷:缺乏对宏观经济风险的早期预警(EARLY WARNING)。多数银行在危机到来之后才仓促采取措施,但为时已晚。而高盛、汇丰等金融机构则受益于相对健全的早期预警模型,及时退出高风险领域,把损失降至最低。

对于模型失灵问题,我的看法是:

第一,各类模型都有严格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指望某个模型能永远对风险做出精确的度量是不现实的。

第二,风险管理是艺术,不是科学。模型工具是决策的辅助,而不是决策的替代。

第三,银行决策者应以模型和数据为基础,对业务经营和风险形势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并相应调整模型的参数。这样模型的结果才更有预测力。

因此,模型失灵的问题不仅仅是模型自身的问题,更是决策失误的管理问题。

四、管理:最大的短板

管理风险方面出现的问题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最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业务模式的管理,二是对风险的管理。

(一)业务模式管理

业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业务战略规划。如UBS、花旗等银行在对风险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大量持有次贷和结构性产品;房利美、房地美大量持有次贷证券化产品;RBS在对荷兰银行损失情况不完全了解的前提下,贸然收购荷兰银行,都属于业务战略规划的问题。

二是业务模式。例如本轮危机中,部分证券化产品在多次包装重组后,业务已经复杂到连专业投资银行专家也不能理解的地步。

业务战略和业务模式的问题,靠风险管理是无法解决的,其根源在于战略风险和业务模式合理性。

(二)风险管理

对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包括:道德风险问题,风险管理与业务模式脱节,风险管理不能体系化,风险管理被模型取代,风险管理缺乏前瞻性等方面。

1.道德风险。由于发放按揭贷款的金融机构广泛实行“发起并转让”(ORIGINATE AND DISTRIBUTE),自身并不最后承担违约风险,导致放贷机构急功近利,漠视贷款的实际风险,从而产生道德风险。

2.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脱节。在很多金融机构内部,做业务是做业务,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二者完全不相关。同时,各种风险管理依附于不同的业务条线和产品,自身未形成体系,更谈不上自上而下地对各类风险整体把握和联动管理。

3.风险管理外包。风险管理外包的问题在证券化产品中最为突出。由于有评级机构对证券化产品的评级,放贷机构忽视对借款人实际还款能力的把关,导致对借款人的实际风险并不掌握,骗贷问题突出。

4.以定量模型取代管理。风险管理是艺术,而非科学。模型对风险的定量化,并不能取代对风险的判断和实际管理。危机前,很多金融机构沉睡于模型产生的乐观的数字结果上,忽视了对现实风险的把握,最终形成巨大损失。

5.事后管理而非前瞻性管理。大多数银行注重风险发生后的事后管理,忽视对风险的前瞻性预测,不能做到主动行进行风险管理,未能采取措施先于市场周期有效退出。

五、启示和建议

欧美银行业在危机中的教训告诉我们,建立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西方银行已经在完善风险管理的道路上走了数十年,其风险管理体系在现实经济危机面前仍然功亏一篑。

目前国内各银行都在致力于打造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吸取西方银行业的教训:

一是应把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业务与风险管理“两张皮”的现象。在进行业务规划和拓展的,应注意与风险管理偏好、战略和措施相结合,防止出现风险管理的真空。

二是应积极培育风险文化。培育风险文化不能停留在口头,而应着重机制建设。1.确保风险管理在各业务环节的作用发挥。2.针对信贷风险、操作风险“小概率、大损失”的特点,加大惩罚力度。3.实现风险管理垂直化,确保风险管理的独立性。

三是加快风险管理模型开发,提高风险管理的数量化水平。

四是加强宏观经济早期预警,建立覆盖国别、地区、行业、客户的全方位早期预警体系。

五是加大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力度,尝试对各类风险联动性的压力测试。

六是提高银行董事会、高管层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自上而下主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作者简介:

刘 鹏伦敦城市大学CASS商学院银行与国际金融学(BIF)硕士,现就职于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

上一篇: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中美汇率估值 下一篇:基于决策树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信用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