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歌曲范文

时间:2023-03-17 08:09:01

欧美歌曲

欧美歌曲篇1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心情愉快,忘却烦恼,还能治愈人们心理上的疾病。总之,音乐对人类创建文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音乐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声音,是不分国界的。

do re mi fa so la si这最基本的七个音符,组成了无数的动人的篇章,流芳百世,世代相传。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理查德·克莱德的童年的回忆。这些音乐都是从这7个最基本的音符加以发展演变而来的。音乐,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表达人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有一次我走在路上,看见两个老人在下棋,只见一个老人嘴里唱着日本电影“追捕”主题曲改编的“?---没啦,你的?---没啦”另一位明显着急了,哼哼声不断。他说“将,将,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将死你……”。

音乐的妙用令人不可思议,在草原上,人们给奶牛听音乐,可以增加奶牛的产奶量,给植物听音乐可以加速它的生长,给自闭症的儿童听海豚音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音乐对人类的生活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我的家中,也有一个小型的音乐圈。我爸喜欢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歌曲,他时常一边听着收音机里的音乐,一边舞动着他手中的锅铲,不一会儿,一道美味的菜肴就炒好了。我妈更喜欢“国产货”(即指中文歌)有事没事就嘴里哼哼。例如,我的祖国,一条大河,珊瑚颂等。而我,却与他们截然不同,我喜欢欧美的流行歌曲。偶尔也听一些上世纪的经典欧美歌曲。每天早上去上学的路上,我总会听一些欢快的曲目。Selena Gomez的甜美欢快的旋律,让我一整天都有好心情。放学路上听一首Maily Cyrus的The Climb让我明白了人生,给我鼓舞,给我信心,给我前进的动力,让我坦然地面对困难。做作业疲倦时,听一首westlife的Seasons in the sun放松我的神经,让我能有加倍的信心。我也常常会利用我的业余时间,去编辑一些音乐,让音乐充实我的生活。

音乐是人类的伙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得力助手。没有了音乐,就好比这个世界没有了色彩,失去了光泽。人类的世界,就是一片暗淡,无色无味。是音乐,这个神奇的润滑剂,使人类的生活光辉灿烂,充满了生机,令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欧美歌曲篇2

就连我自己也忘记了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古风圈子的,还是说在高二的那一年,在宿舍里和同学聊天,她向我推荐河图的歌曲的时候,那也是一首凤凰劫,还有如花中梦,听完之后渐渐的就入迷,然后就把这一个歌手的所有歌曲都找出来听了个遍。

后来知道原来他是古风圈里有名的大神。

再后来听了很多温柔舒缓的歌曲,比如说银临的精力抄,棠梨煎雪。不管是歌曲旋律还是歌词都津津有味,那个时候我还喜欢一个女歌手,他的名字叫做董贞。虽然他长得并不是多么好看,后来去整了容,但是他的声音简直就是宛如天籁。

再后来我认识了更多古风腔里面的歌手,不管是有名的还是没有名的,只要好听的歌曲我都会加入我的收藏列表,还有单曲循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证件呢,我就习惯性的只听这些古风歌曲了。

... 虽然有时候也是会听一些欧美歌曲的旋律,好听的那些都会收入囊中,诞生和自己喜欢的歌曲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仍然还是那些古风歌曲,仿佛已经深入骨髓。

欧美歌曲篇3

他经常会在家里和同学们打电话开玩笑,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联络一下感情也是很好的,如果等到毕业之后再去联系到显得有些欲盖弥彰,有些刻意。

如果说是在三年之前,他还一直都不喜欢在外面从事于社交活动,他只是想待在家里,一个人看书写字多好。可是三年前的一次经历让他发生了改变。

三年前她第一次来到第一中学,她遇到了一个同桌,叫做王伟。

那是一个长得高高瘦瘦的小伙子,每天喜欢穿着黑色系的服装,每天都高深莫测的在哼唱着欧美歌曲,每天看的书都很高大上,又不喜欢和别人交谈。

但是奇怪的是他每一次唱歌只要一开口,必定一鸣惊人,她的歌声分行好听,只要学校里和班级励志一半活动的时候一定有他登台的机会,而且一定是压轴的。

毕业从事工作很多年之后,他依旧会想起来当年的那个同桌,有着温柔的嗓音,一开口之后就是天籁之音缓缓流出,响起在耳畔都是温柔的美好。

欧美歌曲篇4

今年的我14岁。14岁的我张扬,年少轻狂;14的我爱美,追求骨感美;14岁的我另类,万众瞩目;14岁的我如粉色花蕾绽放着流光溢彩。

与所有的14岁女孩一样,喜欢用高跟鞋玩摇滚;喜欢听着调子很好,但听不懂词的欧美歌曲。生活中也充满着90后的现代主义滋味,喜欢那样颜色斑斓的条纹格子的欧式风格;喜欢大大的挎包上纹着鲜艳的彩绘;即便在夏天也愿把长长的头发散下;即便在寒风凛冽的严冬也不愿裹上厚厚的行头。在粉色花蕾开满的花季,我这样做!

14岁的我们偏激、叛逆。有时对于父母不屑一顾,有时我会将妈妈的脸气的具有“变色”功能,她会说:“你这孩子总有一天会把我气死!”我总会左耳进右耳出。但在妈妈出门前总会喊一声:“妈咪,开车小心点。”这是我们这个年纪采用的最普遍的缓和方式,没什么不好意思,因为我们爱妈妈。也许我们会对偶尔会对翻看手机的爸爸“勾心斗角”,虽然没有什么秘密,偏要玩“游击战”——我曾把手机包在袜子里,放在常年不用的铁锅里……当然也有明目张胆的放在桌面上的时候,放的位置自然也要讲究,条纹格子的床上第一个格至第三个格之间,如果被家人偷看了,我回来一定会发现。粉色花蕾开满的花季,我这样做!

校园是我们放纵青春的地方,我想14岁的女孩也会像我一样喜欢某个男孩(女孩)但仅是心里喜欢就好了,毕竟14岁的的粉色花蕾还未完全开放!粉色花蕾开满的花季我这样做!

不管14岁的你我如何叛逆、另类、高傲。但我们始终记住享受青春,享受14岁粉色花蕾开满的日子。14岁的年华——我们笑得很甜。

欧美歌曲篇5

11剧种参加小戏调演

为展示安徽省戏曲创作成果,弘扬传统戏曲艺术,安徽省文化厅于7月10日至13日在安徽省话剧团儿童剧场举办了全省小戏、折子戏调演。

本届调演从全省14个市及省直戏曲表演团体申报的87个剧目中选出37个剧目参加,既有革命历史题材的京剧《渡江第一船》、庐剧《一扎粉》,也有反映基层干部新风尚的梆剧《刘老实送礼》;既有反映日常生活中人与人和谐相亲的《平民夜话》,也有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魂断赤阑桥》;既有根据传统剧目挖掘整理的徽剧《周瑜挑琴》,也有根据经典京剧移植而来的黄梅戏武戏。来自阜阳的稀有剧种嗨子戏也首次在省城戏曲舞台亮相。■陈晓敏

山 东

7月3日,首届“泉城人口文化节”专场文艺晚会在山东剧院隆重上演。

本届“泉城人口文化节”文艺晚会融歌舞、戏曲、曲艺、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精彩纷呈。舞蹈《舞踏云霄》、歌伴舞《中国女孩中国红》、诗朗诵《生命的渴望》、山东琴书《退指标》、群口快板《国策牢牢记在心》、戏曲联唱《计生人护国策头等大功》、歌伴舞《花蕾》和《关爱女孩》以及杂技《转台高椅》等节目,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最后,晚会在欢快祥和的大舞蹈《节日之夜圆舞曲》中落下帷幕。

■张彤

天 津

小戏展演如火如荼

由宁河县文化局承办的第四届农民艺术节农村小戏展演活动,7月6日在宁河县芦台大剧院举行。

参加本次农村小戏展演的节目主要以农民群众自己创作并表演的评剧、河北梆子小戏为主。宁河县创作的评剧小戏《留住晚霞》、宝坻区创作的评剧小戏《三万三》、北辰区创作的评剧小戏《除夕夜》、汉沽区创作的评剧小戏《全家福》以及大港区创作的河北梆子小戏《冬枣飘香》等农村小戏的精彩剧情和演员们的精湛表演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张明河

北 京

音乐广播改版亮点多

从7月3日开始,北京音乐广播FM97.4将进行部分节目的改版,原来午间两个小时的《中国歌曲排行榜》节目将拆分至午间12点和晚间20点的各一小时分段播出,减轻过分集中造成的听觉疲劳。北京音乐广播此次将深夜时段重新整合,推出“DJ之夜”的大品牌概念,将凌晨0点到3点三个小时全部拉通。改版后的音乐广播加大了欧美音乐的比重,增添了3个新栏目:《欧美歌曲排行榜》、《英伦音乐风》和《i mix》。

欧美歌曲篇6

技术测试9月开启 国服首度正式亮相

《劲舞堂》是由韩国T3公司原班人马打造的《劲舞团》正宗第二代续作,大陆独家于今年2月份正式签约博瑞天堂,6月份公布国服中文名“劲舞堂” 以来中韩双方一直在密切沟通筹备相关版本测试内容,9月21日技术测试将采用限量激活码的方式招募测试玩家。

韩国T3原班人马打造 正宗劲舞团续作

作为韩国音乐舞蹈网游《劲舞团》正宗续作,《劲舞堂》在承袭前作可爱风格的前提下,人物外形融入了更多成熟元素,结合全新3D引擎渲染效果带来的全方位画质升级让游戏风格更具时尚、动感气息。该游戏是韩国T3公司CEO金基永亲自担纲制作人,历时七年打造的劲舞团系列接班之作。

紧跟时尚潮流前沿 打造第一时尚网游

音乐舞蹈类网游两大元素:音乐和舞蹈,使得《劲舞堂》与当下时尚潮流元素密不可分,据博瑞天堂运营负责人介绍,游戏中的舞蹈真人动作捕捉均来自韩国最新潮流舞蹈,加上游戏内超过7000件潮流服饰可组合搭配出超过十万种潮流造型,“时尚”是《劲舞堂》与生俱来的基因。

同时,《劲舞堂》国服将重金购买打造包含中文、日韩和欧美歌曲在内的最热门、最动感的潮流歌曲库,以及当下更多紧跟潮流前沿的时尚服饰、明星活动等,将把《劲舞堂》打造成第一时尚网游。

海量独创游戏玩法 更丰富的社交功能

《劲舞堂》除了画质更加细腻、人物风格更加时尚、舞台更加绚丽,在前作基础上全面进化之外,在游戏独创玩法上更加入了海量全新内容,现已对外公布舞蹈模式21种,国服版本还将陆续增加数种中国本地化玩法,在本次技术测试中将对外测试前期21种舞蹈模式中的12种。

《劲舞堂》集合了更丰富的社交功能,现已有数种3D互动场景并且会陆续开放更多社交功能,与此同时,博瑞天堂旗下首个音乐社交网络也将在技术测试前后测试上线,为玩家打造绿色健康的社交环境。

激活码即将限量发放 参与活动抢先体验

欧美歌曲篇7

刘再生先生的《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一书,有很多章节关涉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史。其内容不仅涉及专业音乐教育,而且涵盖了师范音乐教育、传统艺术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等各个层面。文中提及的一些相关史料也是以往所并不多见的。鉴于此,编辑部从本期始,特摘录其中一些章节以飨读者。

20世纪初期,学堂乐歌从教会学校狭小范围走向社会广阔天地,形成一股新的音乐文化时代潮流。这样一种新的歌唱形式,反映了中国人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振兴实业、提倡女权、主张共和等时代性的意志愿望与思想感情,引起社会各界广泛情绪共鸣,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一个历史性转折。

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民初时期我国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及其教唱的歌曲。因之,学堂乐歌的产生和新式学堂开办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我国近代新式学堂经历了教会学堂、私人开办新式学堂、政府设立新式学堂这样一个早、中、晚三个阶段性发展轨迹。三者相同之处在于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式均与中国封建时代读“四书”、“五经”的传统“官学”、“私塾”教育制度有了根本区别。自20世纪初开始,学堂乐歌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1898年,康有为即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开办新式学堂,开设“歌乐”课。他在《请开学校折》中说:“欧美之作其国民为人才也,……令乡皆立小学,限举国之民,自七岁以上必入之,教以文史、算数、舆地、物理、歌乐,八年而卒业,其不入学者,罚其父母。”“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乞下明诏,遍令省府县乡兴学,乡立小学,令民七岁以上皆入学……”①梁启超亦云:“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万不可阙者。举国无一个能谱新乐,实社会之羞也。”②康、梁二人作为维新变法之领袖,奔走于宫廷,相告于社会,提倡新学辅以“歌乐”。变法虽然失败,维新却有进展。《钦定蒙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于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年8月15日)颁布,这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定的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则于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1月13日)颁布,并在全国付诸施行,史称“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但都认为“此时学堂音乐一门,只可暂从缓之”,直至1909年才将“乐歌”列为初小随意科,1910年列为高小随意科。③“随意”者,可有可无之谓也。因此,清政府虽准办新式学堂,但对“乐歌”课开设并未起到积极作用。学堂乐歌早在20世纪初就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据不完全统计,自1904年沈心工《学校唱歌集》出版至1915年十多年间,全国相继出版各种唱歌教材不下七十余种,其中有词曲可查的乐歌即有1302首之多。④因此,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与其说是清政府开办学堂的产物,不如说是音乐教育家和社会有识之士自觉努力之成绩。学堂乐歌的产生乃是音乐文化时代潮流发展之必然结果,爱国图存的救亡意识是这种音乐形式在中国形成和产生的思想与文化之原动力。

学堂乐歌的形式特征主要是采用日本与欧美曲调填以新词的一种歌曲体裁。20世纪初期,中国留学生在“远法德国,近采日本”的思潮影响下,纷纷去日本效法经验,寻找“变法图强”的途径。在这一背景下,到日本学习音乐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根据《东京音乐学校一览》所载,从1902至1920年间,在学中国留学生注册名单全部为149名,去掉学年重复注册,在学人数实为77名。⑤他们中间许多人后来成为学堂乐歌的代表性人物,推动了学堂乐歌高潮时期之来临。

20世纪初期学堂乐歌曲调多为日本歌调。如《男儿第一志气高》曲调来自《日本游戏歌唱》一书中的《手戏》一歌;《中国男儿》源出日本学校歌曲《学生宿舍的旧吊桶》;《何日醒》(夏颂莱作词)是日本歌曲《樱井诀别》的填词歌曲;《扬子江》(王引才作词)曲调源自《铁道唱歌》歌调;《十八省地理历史》(沈心工作词)根据《日本海军》歌曲填词;《勉女权》(秋瑾作词)歌调近似于日本幼儿歌曲《风车》;《当兵》(华航琛作词)、《革命军》(沈心工作词)等均采自日本歌曲《勇敢的水兵》。⑥这些歌曲是在中国社会上最早流行并且广泛流传的一批乐歌。

辛亥革命前后,学堂乐歌曲调开始趋向采用欧美歌曲。沈心工曾说:“余初学作歌时,多选日本曲。近年则厌之,而多选西洋曲。”⑦标志着学堂乐歌采用曲调的风格演变。采用欧美曲调填词,形式更为多样,旋律更加丰富,地区愈加广泛,有德国歌调、法国歌调、英国歌调、美国歌调、意大利歌调和西班牙歌调、东欧和北欧歌调等等,如《体操――女子用》(沈心工作词)根据德国民歌《离别爱人》填词;《春郊赛跑》由李叔同根据德国歌曲《木马》填词;《英文字母歌》最早是法国民歌《妈妈请你听我说》的旋律;沈心工根据英国民间舞曲《村舞》填词的《铁匠》;李叔同根据美国奥德威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填词的《送别》等等,⑧这些乐歌作品也成为西方歌曲音调在中国社会早期流传的重要途径。

采用中国曲调填词的乐歌,往往采用人们熟悉的民间曲牌。如梁启超根据〔梳妆台〕填词《从军乐》,华航琛根据同一曲调填词《女革命军》,以及用〔老六板〕填词的《祖国歌》、《夕会歌》等。这些乐歌所占比重较小,反映了当时人们审美观念的价值取向。

学堂乐歌以抵御外侮、富国强兵为主要内容,集中表达了在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严峻形势下,人们迸发出的强烈爱国精神与时代愿望。其中以《中国男儿》(石更作词、辛汉配歌)最具代表性。这首歌曲以宏伟的气势、明朗开阔的大调色彩和坚定雄壮的进行曲风格,唱出中国男儿要成为国家中流砥柱的精神风貌,是当时传唱最为广泛的歌曲之一。

同类作品还有《何日醒》、《革命军》、《军歌》等。其他内容,如表现对祖国历史和山河赞美的有《祖国歌》、《扬子江》、《十八省地理歌》;振兴实业、富强国家的有《铁匠》、《莫愁贫》;宣传男女平等、提倡女权的有《勉女权》、《体操――女子用》;还有大量反映学生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如《放学》、《竹马》、《赛船》、《送别》、《忆儿时》等等,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题材。有学者认为:“学堂乐歌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启蒙意义的音乐活动,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⑨学堂乐歌的兴起及其发展,实际上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历史的开端。

学堂乐歌在中国封建社会和近代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音乐文化转型之桥梁。它的历史意义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学堂乐歌是一种借用现成曲调填写歌词的歌曲形式,它继承了我国唐、宋曲子和元代散曲“按谱填词”传统。曲调来源则以日本、欧美歌曲旋律为主,成为在继承中国文化传统基础上吸收西方音乐文化的一个“契合点”。这种音乐形式也使得风琴、钢琴、乐理、简谱、五线谱等西方乐器和乐理随之在社会上推广普及。

2.学堂乐歌开辟了近代音乐教育的道路,为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同时,有识之士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思想,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引起较为广泛的重视,成为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3.学堂乐歌反映了19、20世纪之交中国人民在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盼望变新图强的思想感情,这种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对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歌词创作题材的多样化对于其后各类歌曲创作都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4.学堂乐歌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成为我国古代传统音乐和近代专业创作音乐之间一条“分界线”,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与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总是既有连续性又有变异性的历史过程,学堂乐歌即属于这样一种文化现象,它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注 释:

①康有为《请开学校折》,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第108―110页。

②梁启超著、舒芜校点《饮冰室诗话》(九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4月第1版,第77页。

③孙继南编著《纪年》(增订本),第21页。

④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第401页。

⑤张前《中日音乐交流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277页。

⑥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64―108页。

⑦沈心工《重编学校唱歌集》(1912年10月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编辑大意”,见沈洽、许常惠编注《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之生平与作品》,“中华民国”作曲家协会1989年出版,第45页。

⑧同注⑥,第111―270页。

⑨同注⑥,第5页。

(摘自人民音乐出版社

欧美歌曲篇8

突然想起陪着自己走过两年多的MP4了,它并为遗失,我也不愿它从我身边离去。它装满太多的记忆。从很早以前就喜欢上了听歌,或打雷,或下鱼,不论周遭是如何的喧哗,至少我耳边是我愿意听的能取悦我的歌声。这样,我便足矣。和音乐的相识,也是那样的突然,仿佛它是一个闯入者,我甚至无法想起自己是何时怎样爱上它的。

音乐能让人迸发出灵感,这是无可争议的。在众多领域上的大家,会在灵感匮乏的时候去听一听音乐,希望能从中得到放松获得感悟。既然音乐拥有那种奇妙的功效,为什么很多人又将它视作洪水猛兽呢?在现在的社会里,妄图一夜成名的人不在少数,当他们把目光投向音乐的时,那些粗制滥造、低俗的口水歌就出来了。不堪入目的歌词,不知所谓的编曲,都是他们所具备的特征。这又让我想到了曾经看到过日本有一个“视觉系歌手”的类别,如果按国语来说的话,应该叫作“非主流”。对于他们,我也只能无言以对了。

该谈谈自己和音乐了。现在,似乎对老歌更有感觉,听到了会接着哼下句,也不会马上切换。所以,别人老笑我说离开了时代。然而,没有曾经的经典,又何来现在的流行?我呢,虽然英语是个半吊子,但独独喜欢欧美歌曲。也不是崇洋媚外,只是总觉得他们唱的歌里有一种宣泄而出的情感。

这个星期的语文值日,我唱了王菲的《红豆》,虽然老师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这句太过消极。但这就是这首歌所赋予的感情基调,若我说,它不仅仅是在叹今,更在深层里让人珍惜眼前的景象。毕竟,百年转瞬而逝。

喜欢音乐,就如热爱人生一样。歌舞的青春,是活力的表现。

我们,正年轻。

附:

(要求300字以内的一篇掉短文——大雨记)

大雨记

上一篇:现代爱国诗范文 下一篇:高尔基名言范文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