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时间:2022-10-27 05:02:5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从我国目前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现状来看,多年来重视课堂教学的艺术表现,轻视专业理论的社会实践,专业课与社会岗位需求的专业能力不对位,缺少实际的项目课程,学校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的应用脱离较远等现象十分明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与技术能力并重的专业人才,是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教育改革的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点。要实现人才培养最终目标,就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行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学习与实践结合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面对环境艺术设计高等教育的现实和存在的普遍现象,笔者以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教学培养模式改革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大力推行理论教学的实践环节,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实训、实习是关键环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建立企业接收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机制,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高等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教学培养模式改革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要与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不是一种简单的实践教学方法或教学活动,而是一种符合现代设计艺术教育规律的社会现象。以用户群为服务对象,以社会化生产经营为依托,师生共同进行设计研发,参加技术性操作等实际工作,在市场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可能。

实践教学要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如果培养的专门人才不能适应工作岗位,没有达到职业岗位的标准要求,没有在专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这就证明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严重的脱节和不适应。岗位能力教育必须贯穿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技术能力是学生通往社会、走上就业创业之路的“绿卡”。

二、建立和完善反映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技术方案,构建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在于,建立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可调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其中的课程体系建设反映了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其建设应遵循满足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规律,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学习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的融合程度。首先是要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即紧贴职业岗位要求,建设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专业实践能力课程等课程群,并实现课程群内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应完善课程内涵的建设,引入企业工程实例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其次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因材施教。要制定专业基本能力标准,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升专业基础能力。开展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教育,确保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从业行业适应能力。最后是坚持“教、学、做一体”的总体原则,将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讨论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引入课堂。

三、加强师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专业教学团队,既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师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不仅要考虑团队内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师资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由于高等院校中青年教师较多,因此,他们的能力从实践上讲是比较弱的,这些教师较少接触设计的实际情况,很难在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和开发行动导向的课程,难以开展“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广泛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当务之急。

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应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重点,以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培养为支撑,以结构优化为主线,着力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改革意识、实践能力与专业研究能力。为此,要进一步完善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要求的师资培养、管理、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聘请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和充实兼职教师人才库;要采取进修、引进、外聘等多种措施,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也是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的重点。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技能人才短缺情况的加剧,社会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设计公司)对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积极探索校内实践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公司、虚拟工地、虚拟工艺。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完善应注重专业培养目标确定。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处于探索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不能总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套路,应该通过对自身的研究和对社会需求的研究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突出“技艺并重”的双轨教学制度,完善和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是改革发展的重点。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与企业对设计师的职业能力要求相衔接,适应行业规范,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利光功.包豪斯——现代工业设计运动的摇篮[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上一篇:浅论宋代元宵词常用的艺术手法 下一篇:艺术设计专业风景色彩写生课的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