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风景色彩写生课的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07-15 11:42:06

艺术设计专业风景色彩写生课的教学模式探讨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风景色彩写生大多采取写实性色彩写生的教学模式,其单一的写生方式无法体现设计专业的课程性质,也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文章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适应其专业性质的教学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风景色彩写生教学模式

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一般经过室内色彩静物写生后,进入色彩风景写生的学习阶段,有的院校还另开设了色彩实习或下乡写生课程,时间短则一周,长达半个月。通过色彩风景写生,学生学会了观察自然色彩,并掌握运用色彩塑造和表现大自然的技法,培养学生对纷繁复杂的景物的组织和概括能力。目前,这种写生训练大多沿袭纯美术的写实性色彩写生教学模式,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也限于水粉画的范畴。单一的、再现性写生方式无法体现设计专业的课程特征,也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怎样学习色彩风景写生,如何将设计理念融入色彩风景写生中,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艺术设计专业色彩风景写生课的教学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的

艺术设计专业的风景色彩写生应区别于绘画写实色彩,它不追求对客观景物的模拟与再现,而是关注色彩的本质特征、变化规律和色彩的形式美感,是一种主观观察和表现的色彩训练方法,更注重的是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它的教学目标应在掌握绘画写实色彩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于色彩的主观表达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自如地运用色彩语言表现特定的审美意象和情感,加强对色彩表现风格和手法多样化追求,探索各种艺术表现语言的可能性和表现空间,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敏锐的色彩感受力。在写生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由写生色彩走向设计色彩,由对自然景物的感性表达过渡到理性分析和表现,进而自由地驾驭和应用色彩。

二、教学内容

艺术设计专业的风景色彩写生课程教学内容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是写实色彩风景写生,第二是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这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写实色彩风景写生是课程的基础,而设计色彩风景写生是重点。同时,这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交叉进行,通过对同一题材不同表现形式的强化练习,使学生对色彩的表现力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培养其全面而多层次的色彩基础能力。

1.写实色彩风景写生

写实色彩的训练是再现自然、描写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侧重研究光源色、固有色、条件色的相互作用,对物体在不同的环境空间下所呈现的色彩相貌和丰富的色彩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和表现。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自然景物,掌握色彩造型的原理与表现方法,熟练地组织和表现自然景物,把握画面整体色彩关系。在写生初期,应注重把握总体色彩印象及大色块的概括,同时强调对画面气氛的表现,不同的色调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与意境。所以,在训练中应注重小色调的练习与深入刻画性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2.设计色彩风景写生

与写实性色彩的造型不同,设计色彩的造型表现出简练、夸张、装饰、平面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写生训练应引导学生从对客观自然色彩的表象模仿中解脱出来,深入到对色彩本质和构成形式的深层次研究中。此阶段由五部分课题组成,分别是色彩归纳、色彩分解、色彩置换、色彩重构、色彩意象。色彩归纳与重构课题着重对客观物象进行再创造为目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通过有针对性的色彩分解、置换、意象的练习,逐步形成对主观色彩的认知,培养色彩的创造力及主观表现力。

色彩归纳要求学生面对自然界景物丰富多变的形与色进行提炼和归纳,以概括的色块、平面化的色彩处理方式表现客观物象,以获取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效果。在训练中侧重于对色彩的理性观察与分析及创新的表达方式。色彩分解通过对色彩的空间混合练习,使学生由以往的感性、个人经验性的配色状态逐步进入到科学、系统、理性的色彩运用中。色彩置换是以改变画面的色调及原有的色彩关系,形成不同情调的画面视觉效果,在练习中可要求学生根据已完成的风景色彩写生作品,做一系列不同冷暖、明度及纯度色调转换。这一训练有利于学生摆脱对客观物象的依赖,进而深入研究和分析色彩关系的本质,通过色调转换体现不同的设计思想与意图,发挥色彩的想象与创造力。色彩重构是对所采集的色彩元素进行理性的提炼、分析与归纳组合,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画面形式。这里采集的色彩元素可以是写生中观察发现的自然色彩,也可以结合大师的风景色彩作品中的色彩元素。在这种学习、借鉴、再创造美的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丰富色彩设计的表现方法。色彩意象是通过色彩表现作者的主观情绪、感受及情趣,塑造出富有意境的画面色彩效果,它使绘画从对客观的模仿过渡到对主观精神的关注,最终达到对色彩的创造性运用。

三、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风景色彩写生课教学应打破常规思维定式,探索灵活性的、多元化的、综合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示范指导的重要作用,教师边教边画,言传身教,完整地呈现画作从感性观察到理性分析,从研究客观色彩规律到主观意象表现的整个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具体地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优秀作品及讲授色彩知识,能生动、形象地展示色彩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及民间艺术等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拓展艺术视野,提高色彩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探索通过不同的媒介和材料达到满意的画面效果,在颜料选择上,除通常所见的水粉颜料外,还可以结合水彩、色粉、彩铅等颜料的使用,画材可以选择水粉纸、水彩纸或色纸等纸张,也可采用画板、画布等材质。在表现形式上,可以用钢笔淡彩,也可以用中国画的彩墨等表现,在尝试多种表现形式的过程中,对学生具有个性的创造应予以肯定,同时也应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色彩风景写生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是与其后的设计课程联系紧密的必修课。学习风景色彩写生,在写生中引入设计色彩理念,提高色彩的主观表达和设计能力,促进专业性色彩感觉的建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感受生活,积累自然形态素材的能力,为进一步的设计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色彩写生[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

[2]朱向欣等.设计色彩[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

[3]刘兆明.新概念水粉风景写生[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上一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下一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