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的水墨情缘

时间:2022-10-27 03:12:00

艺术设计的水墨情缘

【摘要】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艺术形式相生相应,设计离不开艺术,同时,艺术也需要设计来表现。艺术与设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对在艺术设计中的传统艺术形式再现的分析,能够明确传统艺术形式对于设计的影响以及如何使得设计具备艺术性的问题。从中,可进一步t解艺术设计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艺术设计;传统艺术形式;艺术性;再现

序:

从古至今,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各种艺术形式都是互相交融的。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其中,蕴含着许多艺术语言的精髓,在“形”与“神”两个方面都展现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设计的艺术性,关系着设计中对于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的探索。审美观念是具有时代性和继承性的,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审美观念的发展过程,体会其时代性和继承性特点。研究在艺术设计中,如何实现传统艺术形式的再现,能够从理论的高度,解析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和展现,使我们的设计不再是只冠以“中国风”头衔的空壳。

一、艺术文化发展与设计进程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夏商时期开始,我国的艺术创作便初现雏形,其中以商朝盛行的“青铜器”设计最具有代表性。青铜鼎格子里“云气翻蔚”的艺术特点就是商朝精神、政治、军事、民族对外关系的反映和表现。艺术设计也围绕着这种时代精神在进行,作品多见于这类富含时代特点和体现统治色彩的设计之中。

发展到诸子百家时期,则达到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鼎盛阶段,这期间人们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情操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和进步,并留下了许许多多璀璨的艺术理论,如庄子关于“美学”的理论,对后人的影响延至今时今日。到隋唐时期,艺术的发展再次达到一个繁盛时期,从建筑到绘画,从宫廷歌舞到百姓生活,无不渗透着炎黄儿女对艺术的热情。

直至今日,从传统的建筑,绘画及工艺美术中发展出来的艺术设计,对当代人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艺术形式在设计中的再现,使得设计具备了良好的艺术性,正是由于这样的艺术性,让设计能够更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设计的交融

在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发展与设计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每一个时代都强烈地影响着设计。设计创作不仅是满足当代人们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反映着时代特点。透过对现代设计的特点分析和总结,便会发现传统艺术形式隐现于现代设计中的痕迹。下面就以几个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为例,来进行对于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设计的交融性问题的探讨。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最具有意境的一种。意境结构是一种生命的形式,主体经验和表现对象产生的力,是意境结构生命力的表现。“气”贯穿作品的各个方面,是所有生命的根本,也是意境结构生命力的元质。国画的意境对于设计的影响,除了在“形式”上的表现,更深一层的是对于“理念”的渗透。清代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中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种观念运用于设计之中,也在于强调设计的艺术性质要通过表现“意”而胜于“形”来体现。

以形式凸现艺术特色的

表现手法,如传统剪纸,皮影,陶艺等民间工艺,以及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也被广泛地以各种不同形式被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传统艺术具备继承性和延续性,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都给后世留下许多可供借鉴和参考的设计元素。以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例,其设计堪称是一个经典案例,无论从建筑,还是室内设计,以及所辐射到的各种产品等等,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着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特色。如会徽的设计,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三、艺术性的提升与互补

当然,仅有借鉴是无以成就突破性的进步的。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艺术的表现手法已经从传统的操作手段中衍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用计算机和现代工业制造技术实现的传统艺术形式的再现,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由于机械设备及计算机的高效性和方便性,现代设计几乎是依附于科技化工具的使用的,完全纯粹地使用手工来完成的艺术设计已经很少了。但归根结底,工具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加方便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机械设备和计算机的发展并不妨碍传统艺术的传承,反而从一个互补互进的角度,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工作方式,使得设计能够有更高的突破。例如现代工艺制造的技术就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高度,以前使用手工无法完成的表面工艺,用机床都能轻松地实现。

由于科技手段的发展,设计者所期望的艺术效果,能够更简便地使用现代工具来完成。如多媒体技术中,将图,文,声,感等多种表现形式合为一体,给受众带来全方位的使用体验。现代虚拟技术已经可以用一种模拟的方式表达来达到十分逼真的体验效果。这种种技术上的发展,也为传统艺术形式在设计中的实现开辟了更多可行的道路,已达到效率最优化。

结语:

通过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分析,及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再现关系,可以得知艺术的发展与设计的演变是密切相连的。设计基于艺术,艺术也通过设计而体现。设计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实现功能的活动,它还需要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符合大众审美观,由艺术性来提高作品的价值。艺术来源于生活,源自对各种生活体验的关注与理解,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体验积累发展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借鉴与运用,使得设计的发展呈现艺术化、人性化的势态。正是由于设计中融入了各种艺术形式,使得受众更易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意味,使作品更具亲切感,从而获得成功,最终使得设计的道路更宽更广,走向更为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高奇.走进中国艺术殿堂(插图本)[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3] 徐恒醇.设计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寻胜兰.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邓洁茹(1985--),女,四川,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上一篇:从孔子的“鬼神观”看人文精神 下一篇:唐代题画诗的审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