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校班主任的幸福感

时间:2022-10-27 01:38:38

特殊学校班主任的幸福感

一说起特殊学校班主任工作,大家说得最多的几个词就是:“辛苦”、“琐碎”、“繁杂”、“太累”,有人把它美誉为“老师妈妈”,有人贬它为“高级保姆”。同样一份工作,为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就关乎到对“幸福感”的理解。何谓幸福?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幸福在本质上是指一种愉快和满足的客观心理反应。

追问:我们为什么不幸福?

负荷超重,身心疲惫

班主任工作本来就无比繁琐,责任重大,作为一名特殊学校的班主任,更是如此。不仅要对班级学生的学习负责,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关注学生的安全,处理偶发事件,还要关心每一个住校学生的生活起居、健康状况,与各种各样家长沟通交流等等,往往整天都处在奔波和忙碌之中。除了这些工作外,班主任还要备课、批改作业、个人进修等,比一般的教师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圣人光环,精神重压

外界对班主任的要求高。在家长的眼里,班主任是“圣人”,我把孩子交给你教育,你应该替我全面负责好;在学校领导的眼里,班主任是“能人”,我把班级交给你带,你要事事争先,不落后。过重的精神压力使班主任难以喘息,过高的外在期待给班主任戴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

缺乏认同,造成心态失衡

有些特殊学校班主任受到当今社会个人价值追求的负面影响,只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缺乏自我追求和自我认同感,缺少责任感和使命感,难以从平凡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中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更有甚者,把个人幸福寄托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和享受,忽略了观赏教育的风景和生活本身,很难从教育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

反思:幸福是一种能力

只有幸福的班主任,才能真正关怀学生的幸福,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幸福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正确定位,坚持本色

班主任应对自己的职业有个准确的定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管理者,是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成长中的导师。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班主任才会由此产生职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面对繁杂、琐碎的工作时,才会有一种平和的心态。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班主任应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努力保持自己的本色,保持纯洁而朴素的内心。只有沉浸在教育的世界里,尘世的喧嚣才不会扰乱内心;只有潜心教育,用心管理,才能感受到学生的可爱,才会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喜悦,才能触摸到教育的幸福。

追求专业,永葆“青春”

职业倦怠是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杀手。消除职业倦怠的最好办法便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把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总结,以此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在这样的内驱力引导下,班主任才会感到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切都在向前发展。同时,学校也应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学校可以开设“班主任论坛”、“班主任沙龙”等形式相互交流工作心得,共同探讨教育难题。还可以通过奖励评优考核机制,评选出“班主任工作能手”、“班主任新星”等,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感受到教育的快乐。

保持童心,走进童心

富有童心的班主任能够更多地感受到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容易获得幸福感。童心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富有童心的班主任不仅会生活得很快乐、很诗意,也更容易在学生中、在工作上得到满足。用童心看孩子,用童心教育孩子,是享受教育幸福的开始。

播种幸福,享受幸福

记住每位学生的生日是我做班主任的一大特点,每当遇到学生的生日,我都会给他们送上一份小礼物。聋哑学生有时连父母都忘了他们的生日,但老师却每年记得送上生日礼物,让他们特别感动。其中一名学生收到我的生日礼物后,热泪盈眶地说:“老师,谢谢您,我要向您学习,每年记得老师、父母的生日,给他们带去快乐,这比书上一大堆的感恩教育实在得多,有意义得多!”作为班主任,就要用心去爱你的学生,通过教育教学,将你的幸福与学生分享,让学生沐浴着幸福成长。不用怀疑,幸福是会传递的,学生不仅会吸收你的幸福,还会输出自己的幸福。那时,你会感到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特殊教育中心)

上一篇:他终于笑了 下一篇:最贴心的人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