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患者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6:20:28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素养;研究;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15-04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行,精神科护理模式也逐步实现了从生物到心理再到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正逐渐深入到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精神科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个分支,人性化护理是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把精神病患者当作“完整的人”看待,尽量满足其需求的、以患者为本的护理服务。该理念对患者特别是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关怀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仅就当前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职业人文素养方面的研究进行元分析。

一、概念界定

(一)精神病患者护理

精神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患者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方面有异常表现,致使其工作、学习、生活能力下降,社会功能减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遗弃。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技术性操作较少,主要以日常生活护理为主。精神病患者虽受病态的情感、思维影响而行为异常,却有着正常人的认知和需求。由于受到歧视,他们对尊重和情感的需求更为强烈。精神病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较之常人更为强烈,护理人员尤其应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

(二)人文关怀素养

“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素养是指经常修习涵养,也指平日的修养。人文素养即对人类文化中先进价值观及其规范的修习涵养,是一种深植于内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集中体现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品质。护理人文关怀素养的本质是一种具有专业道德情怀的价值观,具体表现在人际互动的行为中,如将患者当作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存在,能够在患者疾病、遭遇与疼痛时给予帮助并使患者认识到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获得较高的生理、心理与精神和谐,以保护、增强与维持患者的生存质量。表现为对人生命的尊重与爱护、对生命健康的关爱与呵护、对生命健康权利的敬畏与尊重。人文关怀是基础护理的本质,是护理的本源。

(三)元分析

元分析是应用特定的设计和统计方法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整体的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是回顾性与观察性的,是对传统综述的一种改进,是概括以往研究结果的方法,包括大量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全面、系统和定量的特点,可用来对以前的具有不同研究设计的和不同时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相对传统的文献综述,元分析是一种定量的综合文献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传统文献综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元分析以原始研究结果为单位,设计严密,强调对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有明确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系统统计所有的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就尽可能地避免了人为的主观性,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和准确。

二、研究方法

(一)抽样

本研究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护士人文素养”为主题,搜索了2005年10月1日―2016年6月10日的研究论文,共搜索到2300篇。其中,以“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搜到1707篇,再以“精神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共搜到105篇。去除不相关样本,共获取57篇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样本。

(二)分析单位

本文以搜集的研究论文为分析单位,从关注度、发表年份、数据库来源、研究指向、研究结果五个维度对“分析单元”进行分类和编码。五个维度的具体操作性定义如下:(1)关注度。学术关注度是指同一个课题或者题目的期刊更新数。本文分别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与“护理人文关怀”两项主题的学术关注度进行了统计;(2)发表年份。对每篇论文按照发表年度编码,从2005―2016年每年的数量分析人们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程度,同时分析对该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3)数据库来源。按照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4个数据库的不同层次与价值,分析各数据库中论文的分布情况,判断现有研究成果的研究动机、研究层次、研究价值;(4)研究主题。分析现有研究内容与结论,总结出研究主题。主要分为实践性研究和理论型研究两大部分,其中实践性研究包括管理和应用两方面内容。

三、研究结果

(一)关注度

CNKI“精神病患者护理”学术关注度统计如图1所示。

从关注度上可以看出,针对“精神病患者护理”和“护理人文关怀”两类主题的关注度呈整体上升趋势,特别在2013-2014年间达到高峰。但“精神病患者护理”的关注度在2015年下降较快,“护理人文关怀”的关注度在2015年也有所下降。

(二)发表年份

自2005年以来的11年间,关于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总体数量呈增加态势,运用CNKI学术趋势分析统计软件检索发现,以“精神病患者护理”“护理人文关怀”为主题的研究论文逐年上升,但并非持续上升,中间有关注度上的起伏。具体发表年份及相关主题论文学术趋势分析如表1、图1、图2所示。但是,以“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为主题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偏少,CNKI分析趋势分析软件检索表明,论文数量不足以进行学术趋势分析。

这11年间对相关主题的关注度及研究的起伏变化有着一定的政策背景与文化背景。2005年,我国卫生部明确提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将护理关怀人文思想落实到护理实践中。2007年,卫生部在医政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医院要在护理服辗矫孀黾讣使患者受益大、感受深的实事,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这进一步强化了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意识。2011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卫医政发〔2011〕96号)指出,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落实护理职责,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2015年,卫生部印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强调,要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信誉度,让住院患者不仅有主管医生,还要有自己的护士。可见,研究论文数量上与相关政策的出台及人文思想普及的程度呈正相关。

(三)数据库来源

相关论文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中的分布情况见表2。

数据库中,期刊论文占72%,这些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人员;会议论文的比例为28%,这些研究者多为与护理相关的管理人员,如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等。这两类研究的动机多为基于实践问题,特别是护士人文素养在实践中的运用及效果为主的研究;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此项研究为空白。

(四)研究主题

根据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主题,现有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主题,即实践研究(包括管理和应用型研究)和理论研究。研究论文分布如表3。

上表显示,基于护理工作实践的应用研究数量最多,占81%,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者;而基于管理视角的研究数量较少,只占7%,研究者多为医院管理人员;基于人文素养理论的研究占12%,多为对护理实践的思考和总结,研究者多为承担课题项目的护理工作者。

四、结论与讨论

(一)需重视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

研究论文关注度与发表年份的数据表明,研究论文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除国家在政策上引导外,各级各类医院均应重视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提升。特别是精神病患者护理专业的医院,只有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素养,才能实现“十三五”规划“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满足各类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

(二)需提升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水平

从研究论文数据库来源看,本主题现有研究者多为一线护理工作者,这些人多为专科学历,部分为自学大专、本科学历,研究水平有限、研究质量较低,多局限于护理实践过程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普遍缺乏对实践经验的深入思考及总结提升。部分承担课题的研究者,也因缺乏扎实的研究功底、科学的研究方法、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导致研究成果水平较低。

因此,要提升相关论文研究水平,需要进一步优化护士队伍结构,强化在职培训,并提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护士比例,夯实理论研究基础,才能保证相关研究的动力充足。

(三)需重视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可指导实践,为实践研究提供方向方法。一方面,提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护士比例可以提升相关研究的理论层次;另一方面,精神病患者的一线护理工作者因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还面对着被攻击、殴打、谩骂等风险,往往心生顾虑,无暇顾及患者的精神护理。医院及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应为一线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人员留出足够的阅读、思考、接受再教育的时间,用于系统反思、总结和提升,从而保证人文关怀素养的理论研究,进而正确地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实践。

(四)需开拓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写作信息是指对作者选题和写作有帮助的相关资料。许多护理工作者在阅读护理期刊时,因工作需要往往只注意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学术信息,而不太关注论文写作信息。虽然阅读了护理期刊,写作时仍不知写什么?如何写?从本刊的大量来稿中可见:因选题不新、重复选题而退稿的文章约占80%,这其中,不了解本刊的报道动向、写作风格等写作信息,而使写作产生盲目性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因编辑工作的需要,阅读护理期刊时,更多地关注期刊中的写作信息,在将这些写作信息与一些作者交流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对写作很有帮助。现将这一方法介绍如下,愿同大家一起分享。

从护理期刊中寻找写作灵感

从期刊目录中寻找写作灵感仔细阅读期刊的目录,可以看出当前护理论文的写作热点。当前的写作热点也是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如:健康教育、循证护理、舒适护理、临床路径、护理文化、安全管理、质量管理、SARS患者的护理及管理等。如本刊2003年第1期的中文目录:《护理部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中的作用》、《护士长对医院病区经济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提示我们护理经济学研究是当前写作的热点;《循证护理实践研究进展》、《影响循证护理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提示我们循证护理是当前的写作热点;《实施产科全程护理模式促进产妇早泌乳充分泌乳》,提示我们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是当前写作的热点;《两种判断拔除胃管时机的方法用于肠梗阻病人的比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高脂血症患者肝素液封管浓度的研究》、《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等论文,提示我们基础护理研究永远是护理论文的写作热点。在这些热点问题中选题和写作,有助于解决当前护理中的实际问题,对读者有指导意义。

从刊文文题中寻找写作灵感期刊的刊文不会相互重复,但可相互补充、完善。可以就一个主题不同的研究对象写出多篇论文,只是每篇论文研究对象的护理问题不同。尽管期刊不断地刊出新文章,但护理研究实践永远不会停止,护理论文的写作空间仍很大。所以,在浏览期刊的文题时,建议留意文题中的研究对象,如果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同样的研究主题,护理上有无新的特点和措施?可否写成一篇论文?如:内科护士写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在本刊刊出,儿科护士结合儿科的护理实践,考虑到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很有特点,值得探讨,写出的《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也在本刊刊出。又如:本刊刊登了《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护理》,有一位作者护理了1例有特殊护理问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她写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护理》也在本刊刊出;此外,青海省的一位护士分析了高原地区因缺氧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临床反应加重、护理难度加大的特点,写出了《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应对方式的研究》和《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特点与护理》等文章,也在本刊刊出。这些相同研究主题、不同研究对象的论文,为今后的综述及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此外,将刊文文题与其文后的参考文献表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该文文题与参考文献中文题的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关系,如:本刊2003年第2期的刊文:《糖尿病营养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其参考文献为《关于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52];本刊2003年第3期的刊文:《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其参考文献为《开展高血压病友俱乐部活动的体会》[护理学杂志,2001,16(10):634]。所以,留意期刊中的文题,或许能找到一些写作的灵感。

从刊文新理论、新概念中寻找写作灵感新理论、新概念是选题和写作的最佳信息,是今后研究和写作的热点。护理期刊的任务之一是对新理论、新概念及时报道并推广,领先的作者会将这些信息率先写成文章发表在期刊上,所以,在读到这些新理论、新概念时,能否同自己的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并写成实践应用方面的文章呢?如:本刊2003年第1期刊出的文章《以色列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介绍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概念及在以色列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其中,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是美国卫生系统中的一个新颖、广泛的概念,能否将这一概念和以色列的成功经验,在自己所在的病房中应用呢?

从刊文结尾中寻找写作灵感有的科研文章在结尾处写明:“......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留意刊文结尾,可以找到作者尚未完成的科研课题。如:“应用超声雾化吸入经气道补钾补镁的实验研究”一文,作者通过动物实验,论证了应用超声雾化吸入经气道补钾补镁的可行性,在文章结尾写明:“临床试验有待进一步研究”。另一位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临床验证,写出了“低血钾患者应用超声雾化吸入补钾的疗效观察”,在本刊刊登。

从护理期刊中寻找写作角度

借鉴刊文的写作角度期刊刊文是从大量的稿件中筛选出来的,所以,每篇文章都有他相对独特的写作角度,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介绍美国的护理教育》、《介绍日本医院的护理管理》的写作角度一般,而本刊2003年第1期刊出的《中美护理教育的比较与思考》和本刊2003年第4期刊出的《日本S医院和中国C医院护理管理的比较与分析》,则写作角度很有创新性,从国内外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及改进建议,对读者有指导意义。

从写作热点的更深层面寻找写作角度任何一项研究都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如:有关健康教育热点问题的刊文,从对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对患者家庭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护士健康教育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等描述性研究,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家庭进行健康教育的经验总结,到对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疾病直接医疗费用关系的相关性研究,到运用某一种方法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试验性研究,再到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某种疾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践等管理研究。期刊的这些刊文,反映出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写作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目前,经验总结、描述性研究的刊文较多,试验研究论文还很少,我们再对此热点进行写作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调查研究、经验总结上,而应该进一步探讨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健康教育最佳方法的选择上。护理研究的热点很多,如果 从更深的层面去研究和写作,就会具有先进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从写作热点的更广范围寻找写作角度任何一项研究都还有一个不断拓宽的过程。如,有关舒适护理热点问题的写作,可以从各种疾病患者的舒适护理、各个科室如何开展舒适护理的角度写作。如:本刊刊出了《瓣膜置换术后疼痛及不舒适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而《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不适及其原因的探讨》、《提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患者卧位舒适度的方法》、《1例乙型慢性肝炎病人舒适护理的尝试》、《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等论文,也在本刊刊出,因为它们并不相互重复,反而使舒适护理的理论应用更加广泛。

从护理期刊中学习写作方法

从稿约中学习写作规范每年期刊的第1期一般都刊登稿约,稿约是期刊与作者关于写作事宜的一些约定,其中,也包含许多写作方面的要求和规范,是初学者学习写作的简易教材。如:本刊在稿约中介绍了开辟的栏目,各类文章的字数要求,文题、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医学名词、图表、计量单位、数字、统计学符号、缩略语、参考文献、标题层次等写作要求。如果按照稿约的要求写作,写出的文章会显得很规范,就会给审稿专家留下很好的印象。所以,写作前熟读稿约是很有必要的。

从刊文中学习写作思路有些作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提笔时却感到非常困难,如:写作思路不清,不知如何写前言,不知如何引用参考文献等。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仔细阅读期刊刊文,分析刊文的写作思路及各个段落的写作要素。如:本刊2003年第5期刊出的论文:《卧床病人的体重测量法》,其前言为:“体重是评价病人营养状态、判定病人营养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国内目前尚缺乏测量卧床病人体重的设备,故观察卧床病人的体重变化比较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我们设计出组合人体秤,比较了双组合踏板秤称重及床上卧姿称重两种体重称量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其前言共说明了4个要素,即:说明概念——体重,提出问题——观察体重困难,概述全文——比较了两种测量方法,引出下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那么,今后写前言时,模仿刊文写出这4个要素即可。人们常说:写文章开头难,其实,论文写作时开头最容易,就是说明文题中出现的概念,如果要说明的概念众所周知,也可以省略不写,直接提出问题即可。同样,通过阅读刊文,还可以分析正文中各个段落的写作要素,以便指导自己的论文写作。

从刊文中获得写作实例许多作者学习了一些新理论、新知识,但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如何具体应用,又常常感到困难重重。如:期刊已刊出不少有关循证护理理论介绍方面的文章,许多作者也已经看到了循证护理这个研究热点,打算在临床实践中具体应用并总结出论文,但不太清楚如何具体操作。其实,仔细阅读护理期刊,就可以找到答案,如:本刊2002年第12期刊出的论文:《循证护理在乙脑高热患儿护理中的实践》,详细叙述了作者对46例乙脑高热患儿应用循证护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经验,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可以启发初学者举一反三,将循证护理正确地应用到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并总结出自己的论文。此外,期刊中的每篇论文,都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可以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在自己的研究和写作中学习和借鉴。

同刊文作者探讨写作经验许多作者经常兴奋地告诉我,他们的文章刊出后,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询问稿件以外更详细、更具体的写作信息。在这种以文会友的交流中,作者有一种事业的成就感,读者得到了非常有用的写作信息,双方都感到非常愉快。如:本刊2001年第12期刊出的《开展礼仪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该文作者在文章刊出后不久,收到了20多封读者来信,对她的做法和成绩表示肯定,同时要求参观医院并索取作者所在医院发给各个病房的《护士服务礼仪规范手册》(非正式出版物)。作者及所在医院护理部及时抓住这个机会,正式出版发行了《护士服务礼仪规范手册》一书及光盘(该书已再版),并举办3期护士礼仪规范学习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在阅读期刊时,如果有非常感兴趣的论文,建议利用文中作者的联系地址同作者交流,以便获得更多、更具体的写作信息。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静脉输液;纠纷;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588-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的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急诊输液室的日常工作中,护理纠纷难免发生,为此,对2009-2011年法发生在本院急诊静脉输液的38例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寻找问题,探讨管理对策,改进工作,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

1 输液中常见纠纷原因

1.1护士工作不认真导致错输或漏输液体;排气、接液时药液浪费过多;因技术或其他原因未做到一针见血是在抢救患者时。

1.2责任心不强服务不到位 在治疗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疏忽大意发生差错;或未及时巡视病房致使输液滴数过快或药液外溢;或漫不经心工作态度有时仅仅一句话就会使病人对医护人员失去信赖引起护理纠纷或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未及时病情变化延误了治疗和抢救时机。文-。网-欢迎

1.3 护士缺乏沟通技巧 解释不够、态度生硬或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致使患者不满导致纠纷。

1.4病人不信任 病人因受某些媒体对医护人员负面报道影响对医务人员缺乏起码信任使医护人员产生反感对立情绪而引起纠纷。。1-论

1.5技术不熟练 是婴幼儿穿刺失败后极易引起患者及家属情绪不满导致矛盾和冲突发生。51-论文-网-

1.6输液过程中护士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未及时病情变化延误了治疗和抢救时机。51-论文-网-欢迎您

2 防范措施

2.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建立严格、统一操作规章制度护士接到医嘱后认真查对药物与治疗单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并在输液卡上写清患者姓名等并应有两人进行查对并签名配制药液和穿刺前再次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在输液卡上签上执行和执行人姓名。1-论文-网-欢迎您

2.2为了防范护患双方纠纷发生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严格管理健全制度在保证病人合法权益同时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做到学法、知法防患于未然将护患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2.3改善服务态度护患沟通 大量纠纷是由于不善于或不适当护患沟通引发服务稍有缺陷就会引起病人和家属不满和投拆护理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以“人”为本理念增强病人意识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在进行输液时面带微笑可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在操作前要进行积极暗示对所有可能预见疼痛、不适应有所解释输液完毕后应给病人鼓励和安慰帮助病人安心静养从而促进病人康复。。1-。论文-网-欢迎您

2.4护士应主动、积极地苦练技术操作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水平对用药质量管理反复检查药液稀释和抽取结果严格落实抗生素现用现配制度使用新药前详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配伍禁忌让病人放心、满意以减少纠纷发生。51-论文-网-欢迎您

2.5基本功训练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在抢救时可迅速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提高抢救成功率。51-论文-网-欢迎您

2.6护士要根据病人病情和年龄根据不同药物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调节输液速度要了解有些病人输液要快心理会调节输液速度护士在输液时做好用药指导尤其是对于要求有特殊速度药物记录反应开始、症状、体征、处理方法及处理后观察结果等并留取致敏药液以备查找原因过敏药物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在病历和输液卡上注明要求特殊速度药物护士一定要交代病人不要调节输液速度并说明原因和后果。

2.7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更换座位护理 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更换座位换位置后忘记将未输液体带走易引起漏输液针对这一护理安全问题应采取护理措施:①在输液前告诉病人有几瓶液体请病人输液过程中不要自已换座位如果换座位一定要将未输完液体带走②拔针时核对输液卡瓶数并签名同时询问病人挂了几瓶还有液体确认无误后方可拔针。5。1-论

2.8提供优质服务 ①专业技能训练及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个人素质;②配药和穿刺等操作要在严格消毒下进行药液抽吸干净减少药液浪费输液完毕拔针后指导患者正确按压方法防止皮下出血;③输液室配备一次性水杯、开水、报纸、电视等人文关怀交流与沟通。51-论文-网-

2.9护理管理及对患者卫生宣教 输液患者较多时护士排班以动态调整为原则以优化组合为原则通过发放宣传册、医药知识卡片或者护士讲解一些浅显易懂医疗常识使患者对疾病有大致了解。51-论文-网-欢

3 小结

通过落实以上具体措施并对已出现纠纷及时分析查找问题,提出了针对性防范措施以确保病人在输液过程中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护理人员应更加重视护理安全,严格护理操作规程、护理查对制度、了解输液室存在护理安全隐患,掌握防范措施,同时不断改进工作中不足之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发生。51-论文-网-欢迎您

参考文献:

[1] 耿玉如.防止因医患沟通不当而引发医疗纠纷.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4):226.

[2] 潘春娟.护患纠纷原因与对策.护理研究200216(9):544.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当不朽的长灯亮在别人深睡的梦中,是谁脚步轻盈地走过,关好一扇扇门窗,为病痛中的患者送去宁静?是谁不顾家人殷切的期盼归来,在患者病情危急的关头,吸氧,心电监护-迅速而又镇定地与死神作战?又是谁看到患者日渐康复后露出最欣慰的笑容?是他们-在最平凡岗位上,用青春和爱心书写白衣天使称谓的人。

管理方法,建立考评指标 要求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及主管护师年度“三基”(基本理论、专科理论、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达全院平均分以上,当任护理骨干小教员,每年担任科室业务讲课1-2次,并写出讲课教案,每年刊登1篇反映护理工作的新闻报道,刊登护理论文1篇(国家统计期刊95分、省级杂志85分、内部刊物70分)。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要求每年为全院进行1次学术讲课及刊登1篇学术论文。护士长要求12项护理质量指标达标10项,不发生严重差错或因护理工件引起的重大纠纷、行政责任等问题,护士长的资料管理合格率达90%以上,学术论文达到相关职称要求。

分层次考核 护理人员每年均要进行“三基” 训练考核。如果各个层次的护士均考核相同的内容,将制约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我院每年通过分层次考核,按职称和学历层次,根据各类人员的特点,安排不同的考核内容,调动了各类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优势及特长,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如护士、合同护士的考核以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护理学专业;护师考核。

根据社会的发展,对高学历以上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考核要求,使她们接受新事物,不断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成为护理队伍骨干,才能为促进学科建设发挥力量。

护理差错常见原因及防范。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国家法律的逐渐健全,患者的权利意识也正逐步增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护理人员对此应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护理质量,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而控制护理差错的发生,是保证与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将临床工作中所见护理差错的常见原因做如下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常见原因,三查八对不严密三查八对制度是护士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则,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三查八对执行不严密而出现的差错仍占较高比例。在用药查对中,只喊床号,不喊姓名,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护士更换床旁已备好的输液瓶时,往往不再查对输液瓶上的姓名;在医嘱查对中,三人/二人查对时,由于环境嘈杂、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致使该执行的医嘱未执行,该停的医嘱未停;晚夜班一人查对时,更由于精神状态、体力、依赖心理等影响,而出现不查对的现象,以及用习惯性思维去处理医嘱也不容忽视。

观察病情不仔细,缺乏责任心主要表现为不按规定巡视病房,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交接班流于形式,未仔细观察患者神志、皮肤等;低估病情,对患者的主诉不重视,而延误了抢救时间;工作缺乏责任心,抱着见多了、无所谓的心态,病情变化时不及时通知医生;有时急着下班,该交代的问题既没有给患者交代也未给接班的护士交代。这类差错极易引起医疗纠纷,从而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应加强管理。

专业知识欠缺,技术水平差这在年轻护士中是较多见的。由于工作时间短,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都相对缺乏。例如,不知甘露醇、多巴胺静滴外渗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时,不能正确判断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脑出血患者双侧瞳孔已不等大,而未及时迅速地输入甘露醇等。紧张的工作性质,频繁的倒班,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的高风险性等是导致护土产生工作压力的主要方面。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得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怒,对服务对象不关心,无个人成就感,致使工作不专注,易扰,执行医嘱和配药时极易发生差错,对患者的询问不耐烦,该解释的不解释,导致患者不满意。

对策,加强查对意识,实施“奖惩”并行措施三查八对是杜绝护理发生差错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护士应牢记三查八对,并严格执行,不要粗心大意,不要报着“已有人查对过了”或者“反正还有他人查对”的思想。查对时,可采用“呼唤应答法”;既杜绝了外界环境的干扰,也使患者在整体护理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增加了护护之间、护患之间的合作与信任,从而提高了查对的有效性。奖惩并行实际侧重奖励,即强调用正性激励加强护士查对意识,提高了护士的自信心和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出差错者的自尊心和好胜心。

加强管理,增加责任心护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从思想上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用案例进行风险意识防范的教育。对自己班次的患者要全面掌握(包括新入患者、病危、病重、特殊患者、特殊治疗等),做到按要求巡视病房,针对重点,重点观察,做到有的放矢,忙而不乱。仔细观察,认真查体,细致耐心地向患者解释,从而减少责任差错。由于责任心无法量化,对护士责任心的教育和管理,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与经验交流科室定期组织学习专业知识,特别是专科护理常规,制定临床抢救路径;定期“三基考核”,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积极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每2个月1次传达“学习心得”;利用每日晨会交班,做简短“经验技能交流”,并记录在本,使全科护理人员学习、讨论,共同发展,从而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

积极有效应对压力。首先护士自身应保持良好职业心理,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取得患者信任,增加职业成就感,自身体会到护理职业的崇高。在工作中以最佳心态去对待每一位患者,以减少护理差错。另外,护士应积极锻炼身体,并学会自我调节,从而缓解精神与体力上的压力。其次,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理工作中支持系统的完善、规范。如供应室、药房等,明确职责,减少一些非护理性的超负荷劳动,真正“把护士还给患者”。建立健康咨询中心,组织护士学习有关压力理论,缓解压力的方法。从而为护士创造一个轻松良好的工作氛围。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手术室人员配置情况和专业情况

本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1个洁净手术间,34名护理人员,本科12人,专科20人,中专2人;8个专业组:心胸外组、普外组、腔镜组、骨外组、泌尿外科组、妇产科组、神经外科组、五官科组兼烧伤整形八个组,每组组长一名,组员1~3名,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轮转;组长由接受过专科进修的主管护师为主体竞聘担任;组员相对固定,手术安排以专业为主,根据当日手术情况适当调整配合手术。

2 专业组人员的职责

2.1 专业组长 在护士长领导下完成手术室的日常工作;协助护士长做好手术室管理工作;做好专科精密仪器的管理工作;能熟练配合专科常见及重大手术,并熟练配合抢救;指导组员工作、业务培训;负责手术室进修生、实习生的理论讲课和实践带教;开展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的科研技术革新,每年撰写市级以上论文一篇;每月底对手术患者、专科手术医生术后随访,进行满意度调查。

2.2 固定组员 要求在手术室工作5年及以上,熟悉和掌握本专科的手术配合工作,做好专科手术间的管理工作;熟练掌握器械、仪器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参加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业务学习;善于积累资料,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论文;有一定的带教能力,指导本组轮转护士的工作。

2.3 轮转组员 服从护士长分工和调配,完成常规手术的配合;熟悉手术方式和手术医生的个人习惯;检查指导进入手术室人员的无菌操作;做好手术患者管理、消毒隔离;掌握各种特殊器械和仪器的使用与保养;加强业务学习,每3个月提交一篇业务学习笔记,每年定期完成业务工作总结。

3 效果

3.1 手术效率明显提高 专业组成员对专科手术的熟练配合及高精仪器设备的熟练操作,对本专科患者的情况的掌握,缩短了手术准备时间及减少术中巡回护士外出的机会,提高术中配合质量。对专业的熟悉,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热情与自信,对患者病情、心理等方面的护理更加主动,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可将差错事故杜绝在萌芽状态。

3.2 协调医护关系 医护关系是指医生和护士在为患者服务中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2];在手术中,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关系表现为被动性、依赖性、合作性、友情性和信息传递性[3]。专科组成员通过较长时间与手术医生的配合,对医生个人习惯和特殊要求更为熟悉,使手术配合更加默契。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可主动征求科主任、手术医生的意见与建议,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给手术医生。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是改善医生与手术室护士关系的关键[4]。

3.3 仪器设备 专科护理成员均工作在第一线,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手术使用中每一台仪器设备出现的问题,便于维修和调配。组长与组员制订并打印精密仪器的使用流程,规范设备的操作使用,提高了仪器设备使用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4 技术改进、科研与教学 施行专科化护理后,成员关注专科相关信息,了解专科新动态,在专科知识方面得到了扩展。在工作中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并总结,撰写论文、参与技术改进、科研的人员越来越多,平均每年16篇,院级以上科研一项。组长与组员制订特殊手术配合流程,大大简化教学程序。制订教学计划,固定带教老师,固定老师定期讲课及操作指导,使得带教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有利于护士长管理 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的三级管理模式,管理职责分明,充分发挥各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专科组长起到了各类信息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提高了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传统的手术安排方法,随意性强,因此护理人员业务全而不精,专科配合不娴熟等问题较为突出。手术室护士专业化,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5],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主动性、准确性,有利于培养高度专业化和一专多能的现代手术室护士。

4 专科化分组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自分组后专科成员对非专科的发展不了解,对非专科物品放置不熟悉,从而导致业务滞后和工作忙乱;实习生存在接触领域的片面性。对此,护士长安排专科组长在晨会介绍专科进展,制订专科医生喜好卡,安排值班时注意不同专业的人相结合,工作中互补。

5 小结

在手术室护理走向专业化的发展进程中,需要每一位护理人员在个人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继续教育和经验的传承,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手术室护理专业的要求[6]。通过3年多专科化护理的实践,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和积极参与小组内业务及各项管理活动,护士的潜能被发掘,使手术室护士个人素质、专业知识和专科技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使科室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是行之有效的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参 考 文 献

[1] 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8.

[2] 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96.

[3] 富卫华,童志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沟通技巧.医院管理杂志,2001,8(5):376377.

[4] 刘金芳,王朝阳.手术室护士与临床医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7,7(5):4445.

[5] 王菊霞,王翠芹.影响术中医护默契配合的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护理杂志,2002,19(5):5455.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大家好!

我叫xx,论文题目是《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对策》,今天很荣幸能向在座的各位专家和同志们学习,也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关注产科护理安全这一课题。

下面我将从选题原因及其意义、内容和观点等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论文。

首先,我想谈谈研究这一课题的原因。

我之所以选择《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对策》这一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产科护理安全课题备受医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产科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的科室,随着社会法制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产妇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对助产及产前产后的护理要求也明显提高。加强产科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全体产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建立完善的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围绕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患纠纷,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点。因此,当前产科护理安全不仅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都极大关注。当然,这一个热门课题也引起了我个人的好奇和兴趣,

第二,研究这一课题对我所从事的工作大有裨益。现在,我所从事的工作是XXXXXXXX,对产科护理安全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我的工作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此外,我在学习期间,也学习了产科护理方面的相关课题,对产科护理安全有一定的了解,也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利于该课题的研究和写作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导师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我也大胆地决定以此为题,研究产科护理安全,并作一些肤浅的探讨,也希望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对产科护理安全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以利于今后的工作。

其次,我想谈谈论文的结构、主要观点和内容。

为了把《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对策》这个题目研究清楚,我的论文采用了问答两大板块,即归纳问题和提出对策两个方面的结构方式。

第一部分是“提问”,对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管理体制不安全因素,指出护理人员编制相对不足,导致护理工作效果难以发挥到最佳。二是输液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指出孕产妇这一特殊群体护理应该特别注意输液滴速不能过快。三是孕产妇心理障碍,可能导致不安全因素。四是孕产妇隐私保护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由于产科工作特点,必须非常注意患者隐私权保护,以免引起医患纠纷。

第二部分是“作答”,针对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护理防范的四个方面对策。一是加强产科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学习,做到依法管理。二是加强专科业务学习,提高产科护理工作整体业务水平,防止因理论知识缺陷和技术不过关导致差错事故。三是加强护患间交流,减轻孕产妇心理障碍。四是提高产科护理人员尊重孕产妇隐私权的法律意识,为孕妇隐私保密。总之,应充分认识专科护理工作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产科管理,杜绝事故的发生。

第三,我想谈谈研究这一课题实践意义。

产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中,既有纯粹的技术问题,也涉及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医护人员法律意识等其他问题。通过对产科护理安全课题的研究,可以澄清认识,指导产科护理工作实践我认为,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掌握威胁产科护理安全的输液管理等技术性问题,可以促进产科护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第二,掌握威胁产科护理安全的孕产妇心理障碍问题,有助于促进护患交流,加强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第三,通过对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探讨,顺应了当前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的主题,我也希望能藉此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产科护理工作。

第四,通过对孕产妇隐私权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最大限度地避免医患纠纷。

最后,我想谈谈论文存在的一些不足。

一方面,由于产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学界对其安全问题的讨论较为庞杂,同时还涉及管理体制改革、法律等诸多领域。另一方面,由于本人时间、能力有限,对产科护理安全的理解难免存在偏颇与不足。由于上面这两方面原因,论文可能存在研究不深,探讨不全面等诸多方面的不足,与老师期望达到的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恳请各位老师予以见谅并提出宝贵意见。我会继续关注、学习、研究这一课题。

这篇论文是在xx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我要对XXX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几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精神病;保护性约束;人性化;约束用具;约束方法;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形象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是利用约束用具针对躁动兴奋、自伤自残、毁物伤人的精神病患者采取的一项特殊护理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精神病患者及周遭环境免受损害,它既是一种保护性护理行为,也是一种强制性护理方法。笔者根据临床工作体会及查阅相关文献,浅谈保护性约束的"人性化"如下:

1约束用具的"人性化"设计

保护性约束用具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床档--传统约束带--Sesunx德国专利磁扣式约束带--约束衣、约束裤--新型改良的约束用具;传统常规约束带有皮革和布质2种,陈淑清[1]报道常规约束带在临床使用中缺点百出,若使用不当或者未及时检查约束带的安全,会增加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新型棉布制约束衣、约束裤有效制动率为100%[2],既可以防止抓扯滑脱,又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同时约束衣袖及约束衣裤脚上的开口处有助于观察输液时的局部情况,再者约束裤裆上的开口处方便护理人员进行二便的护理操作,可谓改良后的约束衣、约束裤一举多得。但目前护理用具的研制和创新在精神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曾有报道精神科护理用具研究论文仅占精神科护理论文的0.41%[3]。

2约束方法的"人性化"改进

约束形式则有床上约束、输液椅约束、约束衣约束、活动约束等的不同。就活动约束方面兰华[4]提出单手或单脚保护法,交叉保护法,此两种方法主要针对精神病患者的兴奋躁动、自伤自残、伤人毁物等行为,或者严重干扰其他患者活动和休息而采取的短暂性约束方法;双手双脚或加双肩保护法主要适用于精神极度兴奋及躁动的精神病患者。"人性化"改进约束方法,以评估患者整体病情为基准,因时、因地、因人,即三因制宜的设计个体化约束方案,而一般情况便是在病情允许的状况下,尽可能的采取"活动性约束",尽量的减少约束用具的数量、约束部位以及约束时间,以缓解患者的抵触情绪,最大限度"人性化"地减轻其痛苦。

3护理模式的"人性化"更新

人性化的护理是一种整体化与个性化相融合,且具有创造性的一种有效护理模式。它可以具体的体现在:

3.1签署知情同意书 施忠英[5]据临床调查问卷获悉,在患者入院时48.7%的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无心理准备,60.0%的家属仅表示基本理解,认为约束患者时有必要征得家属同意的占68.7%。周晶[6]报道,在使用了保护性约束措施且签订《保护性约束使用知情签字同意书》的437例患者里,在约束带使用过程中发生与签字同意书中目的相关事件5例,因事先做到了充分告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均未发生护理纠纷。

3.2加强宣教与沟通 患者家属认为约束的目的是治疗的仅占52.0%,是惩罚的占4.0%,当患者杀人毁物、情绪失控时,认为最迅速有效的方法是药物治疗的占48.0%,赞同用约束方法的仅占31.3%[6]。因此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宣教保护性约束非常重要,告知其约束的目的,使用及解除约束的情境和条件,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约束用具及方法,如何保障患者被约束期间的日常生活,从而使患者家属做好心理准备,理解并支持保护性约束的实行。

3.3规范约束护理 实施约束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过约束技巧的专门训练[7];约束实施后,护理人员应及时的做好登记工作,记录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约束原因、约束起始时间和解除时间、约束用具的数量、约束的部位、约束方法以及约束期间相应的护理记录等;约束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目前的意识状态、四肢活动度及血运情况、伤害性刺激可能性,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多给予安慰,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做好日常生活护理,避免患者肢体受伤及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之间应充分的做好床头交接班工作。

3.4满足患者及家属合理需求 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关怀和安抚,作为患者主要支持系统的患者家属对患者身体及心里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0.0%的家属认为患者在约束期间需要陪护,因此应尽量满足家属适当陪护患者的要求;及时解答家属提出的疑虑,使他们积极地配合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

4结论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性化"在保护性约束中逐步地健全和发展起来,在精神科临床治疗、护理应用时,既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同时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痛苦,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护患纠纷的产生,护理人员的形象得到"人性化"的光环。但距离真正的"人性化",尚差之甚远,约束用具、方法、护理模式仍期待更加"人性化"的改进,这些正是我们精神科临床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周涓.两种保护性约束方式应用于躁动患者的护理体会[J].全国第二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会编,2005.

[3]万月兰,徐淑娴.由护理文献看我国精神科护理发展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4.

[4]兰华,万月兰,徐淑娴,等.精神科约束带制作及应用方法的改良[J].护理学杂志,2007.

[5]施忠英,张菊英,徐德君,等.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及护理要求[J].中华护理杂志,2005.

[6]周晶,迟秀梅,陈麒羽.《保护性约束使用知青签字同意书》的设计及应用[J].吉林医学,2011.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8篇

专科组长及组员的职责:在护士长领导下管理专科组长,制定专科护士培训目标和计划。担任专科“高、难、新”手术的配合。能熟练掌握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保养,负责贵重物品领取、特殊敷料的制作,担任本专科新开展手术和复杂的特殊手术配合,保证专科器械性能完好。组织专科组员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决组内的各种问题,经常与手术医生、麻醉师进行沟通,提高专科组主动服务的意识。专科组员应制定学习计划和专科手术笔记,熟知专科手术器械的使用,胜任专科手术的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工作,发现疑问及时请教,参加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

专科护士的设立与职责:具有5年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责任心强,熟练专科手术配合及各仪器、设备的使用,清洗消毒及日常养护,能胜任带教工作,在护士长与专科组长的领导下独立参与专科重大手术的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向组长、护长反馈,指导组员工作。

各专科组要求:①组内设有各位医生工作习惯登记本,各组员应熟识。②科内存有各类手术配合的流程图,各专科人员应熟记。

专科培训计划:由于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技术、高尖端仪器、设备在手术室领域里的应用,对专科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手术显微镜、超声刀、导航仪、监护仪和各种腔镜等高新仪器设备,护士不仅要掌握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管理,还要掌握其设备的功能、特点,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以充分发挥高精仪器设备的功能作用和优势。有计划地对专科护士进行培训,并不定期请医生授课,讲述引进新技术及各种复杂手术前后的配合,以推动手术室专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专科业绩考核:每月由组长对组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进行考核。了解组员对新技术、新仪器的掌握情况,并考核医生对专科护士的满意度。

专科护理设置前手术医生(90人)对手术室护士满意者75人,满意率83.3%,设置后手术医生(90人)满意者87人,满意率96.7%;专科护理设置前患者(108例)对手术室护士满意者92例,满意率85.2%,设置后患者(106例)满意者100例,满意率94.3%。

通过实施专科护理,个人有机会进行专业培训,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个人潜能,激励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并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创新精神。有利于人力、物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手术器械专科、专人管理,有利于及时发现故障并及时维修,保证了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延长手术仪器的使用时间,由于专科化,护士工作时得心应手,工作效率快。手术室护理是外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外科手术治疗和急危症患者的抢救场所,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护理部门,与病区的护理有着很大的区别。

手术室是对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优劣是衡量手术室护士业务技术水平和护理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现代手术室对护士的动手能力、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且手术室工作流程直接关系到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外科手术专科组的设立是专科化发展的需要,对手术室护理提出的更新要求,是必然选择,同时对促进护士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首先使手术物品准备充分,配合默契,提高手术成功率与医生满意度,其次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

赋予专科组长重任权利,激发智能,明确的目标和适当的压力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专科护理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使专科理论和技能全面得到提高,服务意识增强,让患者、医生满意,成为工作的目标,了解医生的习惯和特殊要求,使之配合默契,效率提高;专科护士在论文书写科研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专科化护理有利于同一专科疾病、手术和护理知识、经验的积累,充足的临床资料,使论文撰写和科研有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专科护理组的设置和实践提高护士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准确性和默契性,发挥了团队精神,是培养现代化、专业化、手术室护士的有效途径。以前我院依照传统的手术配合方法随意配合各科手术,护理缺陷多,随着外科手术范围的日趋扩大,新技术、新设备推陈出新,专科手术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传统配合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需求。2000年以后全国已有不少大型医院的综合手术室建立了专科护理小组配合模式,方式不尽相同,但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临床工作能力;护士;在职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7-0116-03

心血管内科是一个专科性非常强的科室,危重患者多,病情变化快,突发抢救机会多且不分昼夜,死亡率高;且在抢救过程中使用仪器较多,操作较为复杂,因而对护士的要求较高。由于社会、家庭、个人等多种因素,加上科室的工作量大、工作辛苦导致护士流动性增强[1]。如何让护理人员有较好的理论知识、操作规范、科室留用率高以及降低护士的离职率是目前研究探讨的重点。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主要针对护理院校毕业生上岗前所接受的护理专业培训,目前研究显示: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能够提高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2]。本研究对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的学历为本科和专科的、资质3年内的护理人员30名进行规范化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工作的3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所有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护龄小于3年,并能够坚持完成本次培训全部内容。30例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0 ~28 岁,平均( 23.76±5.18) 岁,工作年限6个月~ 3 年,平均(1.81±1.10)年;文化程度:12 名(30.0%)为大专, 18名(70.0%)为本科。并与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相关情况(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文化程度构成上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1.2 方法

1.2.1 临床评价表的设计及内容 本研究按照德尔菲法设计“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的要求进行相关设计,主要由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参与协调和设计。

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3]: ①15项临床基本能力:一般入院的护理(包括危重Ⅰ、Ⅱ及常规护理)、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护患沟通、静脉置管护理、饮食护理、护理抢救程序、用药护理、预防压疮的护理、压疮护理、鼻饲的护理、出院护理;以及特殊的心内科护理,主要包括心肺复苏术、无菌技术、吸氧和吸痰护理等;②对15项临床基本能力中的每项能力的培训与评价包括:自我评估、带教管理、考核评价三个递进环节。其中自我评估主要是看护理人员是否胜任心内科的护理工作,对心内科常见的护理操作存在的疑点等。带教管理由带教资格的护士对护士进行指导,并对每次的护理相关操作进行指导和点评。考评环节主要由副主任护士和主任护士改为科护士长进行定期的考评。

1.2.2 评价表的应用 定期培训:依据《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大纲》的要求,掌握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基础知识、医疗技术和新的方法,掌握心血管内科常用仪器的使用,提高护理人员的监护能力、病情观察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突发事件应变能力以及护理科研能力,达到能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需求[4]。

具体操作:根据护士的资质及护士所具备的核心能力来设计临床护理实践。在护理人员通过模拟的技能训练合格后,由带教老师进行心血管内科的实际护理的运用。主要包括护理记录的书写、查房、内科常用仪器的操作、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护患的沟通等。

1.2.3 培训效果的评估 培训理论课程评价:采取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即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等5 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40名护理人员均参与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

年终综合考评:①理论考核内容包括:心血管病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护理论文撰写3 个方面,综合得分≥80 分且单项成绩≥60 分为合格,考核试卷采用百分制。②技能操作考核统一在我院护理培训中心进行,由高年资护士或护士长进行考核,按操作流程表进行逐一打分。③论文汇报采用幻灯汇报的形式,论文只用年终交一篇予护理部。

学员的自我评估采用调查问卷形式, 通过调查护士综合能力自评满意度,重点掌握学员培训前、后临床综合能力的改变。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定显著性水平为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年终基本考核情况比较

按照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要求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护理人员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护理人员离职率比较

按照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要求进行规范化培训后,护理人员离职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的比较

按照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要求进行规范化培训后,护理人员对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较大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的护理与其他的科室不同,面对的是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各种复杂仪器的使用以及繁琐的护理操作。护理人员不仅工作劳累,而且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不能有半点疏忽[5]。对于资质较浅的,尤其是刚入科的护理人员是一种角度的挑战。有研究报道,入心血管内科的护理人员离职率和科室留用率较低、人员流动性大[6]。故如何提高心内科护士留用率,提高护理人员的胜任能力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培训准入资格、工作岗位设置、工资体系、资格认定标准与机构等方面尚无统一标准[7],科室护士任意调配,缺乏科室的统一标准。加上护理人员缺乏常规化、标准化、系统化培训,或进行的培训内容局限、方式简单,不能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我国专科护理的发展,使得护理难以向更高层次发展。

笔者科室采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对护理人员监护能力、病情观察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突发事件应变能力以及护理科研能力进行评估。并采用德尔菲法参与的护理专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对一般入院的护理(包括危重、Ⅰ、Ⅱ及常规护理)、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护患沟通、静脉置管护理、饮食护理、护理抢救程序、用药护理、预防压疮的护理、压疮护理、鼻饲的护理、出院护理以及特殊的心内科护理,主要包括心肺复苏术、无菌技术、吸氧和吸痰护理等进行考核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年终的各项考核制度来看,与同期上一年相比,基本理论知识考试合格率达100%,基本技能考试合格率达97.5%,显著高于上一年的84.2%和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心血管内科特殊的护理且患者病情较特殊,使得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大,造成护理人员的留用率及离职率增高[8]。采用规范化培训后,使护理工作人员掌握护理的基本流程,提高了护理人员监护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及各项护理基本操作,使其工作有条理化、合理化,让护理工作者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适应了护理流程,减少了不必要的劳累,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了离职率。从本研究发现,与上一年离职率7.9%相比,无一例出现离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让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对一般入院的护理(包括危重、Ⅰ、Ⅱ及常规护理)、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护患沟通、静脉置管护理、饮食护理、护理抢救程序、用药护理、预防压疮的护理、压疮护理、鼻饲的护理、出院护理有更为全面和系统的了解,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自己的缺陷所在,提升临床护理能力、操作能力、护理程序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7 个方面能力;使得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不再为繁重劳累的护理工作而抱怨。并且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尤其是刚入科的新护士,使得科室指导老师针对新手“独立完成”的项目进行一对一带教和跟进强化训练,让新手能够在短期内得到大的提高,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9]。本研究对两年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实施规范化培训后,护理人员满意度达100%,与同期上一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实施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不仅护理理论知识、临床基本技能知识得到了提高,而且护理科研能力得到了较大的进步,让护士的工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展现[10]。

综上所述,使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的临床基本护理能力和专业胜任度,为其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红叶. 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分析[J]. 医学信息,2010,23(4):1150-1152.

[2] 李继平,黄丹莉,魏毅. 规范化培训护士基础护理能力评价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0):885.

[3] 成翼娟,黄丹莉,李继平. 以能力为基础的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模式的构建[J].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73-75.

[4] 徐翠荣,李国宏,任璐璐,等.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43-344.

[5] 林海霞,石宝文. 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探讨[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2):223.

[6] 林爱玲,廖梅芳,梁惠儿,等. 规范化培训在提高CCU 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89.

[7] 黄海妹,黄金美,伍茜.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在中医科实习同学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4):970-971.

[8] 秦洁,周丽娟,梁英,等. 心血管病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J]. 护理学报,2013,20(3):10-13.

[9] Foss GF,Janken JK,Langford DR,et al. Using professional specialty competencies to guide course development[J]. J Nurs Educ,2004,43(8):368-375.

[10] 周远秀, 李迎春. 心内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效果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64-65.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护理小查房;在职教育;能力提高

护理查房是护理管理中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了解护士工作性质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1]。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与实施,对护士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医学、护理、人文、心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还要具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指导和有关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的信息,适应整体化护理的需求,我科自2014年1月始开始以护理小查房的形式对科内护士进行护理质量评价,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查房时间及对象

1.1查房时间 ①早晨护理床边交接班时;②床边护理小查房每天10:00或16:00之后;③下午交接班时;④下午下班前;⑤责任护士对护理措施有疑问时。

1.2查房对象 ①新入院病情较重的患者;②新入院病情特殊的患者;③大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后的患者;④病情较重随时会发生变化的患者;⑤基础疾病较多,需要特别护理的患者;⑥存在护理疑难问题的患者

1.3查房者 责护组长及其组员,也可带领其他组的新进护士和实习生:由组长带领本组在班的护士、护理员、护生对本组患者进行护理查房。查房前责任护士应了解患者病情和检查、治疗情况,介绍病情,掌握护理情况。提出需解决的护理问题,由查房者给出意见。责护组长做出查房总结。

2 查房形式及内容

2.1检查式

2.1.1新患者的入院介绍与心理指导落实情况,入院评估的符合率有病情较复杂的新患者时,责任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到到新患者实地查看本组护士评价入院评估的评估内容,入院介绍与心理指导是否使每位新入院患者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和消除住院的恐惧。入院评估是否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草草问完患者或凭主观印象或部分资料直接抄袭医生资料,敷衍了事,最终导致入院评估不全面,遗漏一些重要的护理信息,形成安全隐患。通过检查,及时指导护士改正,让护士掌握正确的入院宣教方法。

2.1.2重大治疗或手术前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及存在的护理问题是否解决。对于即将进行重大治疗或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是否对其在手术前提供改变其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对其是否表示关心和询问患者的心理感受。通过检查使护士能提供给患者高质量的治疗前或术前教育,可以使患者治疗前或术前做好必需的准备,并且能够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2.1.3术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是否及时给予解决,检查护士对术后患者所提的存在的护理问题是否准确,解决问题是否及时。

2.1.4对危重患者进行仔细全面的护理体检,评价护理效果。检查护士对危重患者是否进行了仔细全面的护理体检,了解了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了需要护士解决的护理问题和预防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危重患者配合程度差,需要重点快速检查,是否有重点无遗漏,评价原有护理问题的护理效果。

2.1.5检查出院患者指导内容是否全面,患者或家属是否掌握。检查出院患者指导内容着重于出院后活动强度、如何用药、是否需要复查、自我护理与自救、饮食与营养、生活起居与情绪、休息与锻炼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2.2讲解式 在查房过程中,注重患者的需要,及时给予健康指导。责任组长带领组员针对较为罕见的病例,特殊危重病例,复杂的大手术,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进行查房。查房前责任组长必须针对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指导组员做好护理工作,指导患者如何配合。

2.3提问式 能发现护理程序中未完成的步骤及健康指导内容患者未接受,应限期完成。责任组长通过对组员及患者的提问,了解护士对护理程序的落实及患者对健康指导内容的接受程度,对于未落实的限期完成。注意:在整个查房过程中,注意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收集新的护理资料,提出新的护理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督促护理措施的落实。

3 效果

3.1提高了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 使护士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责任护士通过了解病情,结合查体进行评估,提出护理措施,培养了护士和患者的沟通能力及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

3.2提高了护士分析问题的能力 护士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查体,询问病史,对患者提出一些护理要点,大家在查房时分析是否恰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了护士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提高了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护理查房,加深了护士对本科护理常规的理解,一些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通过护士长和老护士的讲解,使大家了解相关学科的护理知识,丰富了临床护理经验。

3.4通过了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能力 每天的护理小查房可以检测护士对患者书写的护理记录是否符合病情,护理诊断是否正确,护理措施是否恰当,有无下一班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提高了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能力。

3.5提高了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 通过护理查房,使护士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用丰富的临床知识,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是患者乐意接受护理人员传授的知识,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3.6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患者来到陌生的住院环境,既有躯体不适,也有心理压力,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促进了情感交流,消除了患者的孤独感和恐惧心理,为健康教育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3.7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开展护理查房以来,护理人员不断总结抢救经验,很多病例在医生来到之前护士已做出病情评估,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为抢救患者生命起到了关键作用,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3.8锻炼了护士独立思维能力 启发护士提出新的问题,为撰写论文提供信息,并根据信息做出分析,为书写论文提供依据。

4 讨论

护理小查房不等同与每月的护理大查房,它形式多样,灵活多变,不拘泥于一种方式,可以穿插在工作中的每个时间段,时间不长,不影响正常工作。护理小查房主要是实施小组长护理查房制度,使护理更加层次化、细节化、精细化[2]。通过护理查房,可以加强护士的在职教育培养出适应现代化护理模式的护理人才,定期培训及学习,统一规范查房程序,及时总结,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的护理队伍,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5 结论

实施小组长护理查房制度,能促进护理人员对知识的掌握和更新,提高了护理小组长的综合能力,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郝玉珍,方秀珍.整体护理查房[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9.

上一篇:护理学校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专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