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助残公益项目 推进残疾人事业

时间:2022-09-07 09:24:48

发展助残公益项目 推进残疾人事业

发展助残公益项目是适应当前残疾人工作实际、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创新途径,也是残疾人工作社会化的重要尝试,这一方法赋予残疾人工作崭新的内容,受到残疾人普遍欢迎,并日益展现其极强的生命活力。

――发展助残公益项目,有利于乘势而上,创新工作思路,破解残疾人工作难题。在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社会化已是风生水起、势在必行。作为运用社会力量帮助残疾人的创新做法――助残公益项目在此背景下呼之欲出、应运而生。所谓助残公益项目,就是区残联根据残疾人需求设立相关服务项目,通过招投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社会公益组织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专业运作。我们推出了“阳光就业”、“技能培训”、“居家养残”、“点亮光明”、“阳光驿站”、“彩绘人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早期训练”、“阳光艺术团”、“阳光议事厅”等10个项目。由于参与招投标的社会组织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而且拥有相当资源,可以驾轻就熟地展开各类服务,让残疾人得到专业化服务并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常常使一些受助残疾人的生活难题迎刃而解。

――发展助残公益项目,有利于结合实际,回应民生关切,解决残疾人“三最”问题。助残公益项目按照残疾人实际困难和迫切需求设置,重点解决残疾人的燃眉之急。如“阳光就业”项目,这是一个根据残疾人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和针对性就业介绍的项目,承接项目的是上海国信职业介绍有限公司。他们经过认真调研、细心策划,运用自己丰富的就业资源,成功举行了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21家企业进场提供了管理、文职、营销、技术操作、公共服务、后勤等39个工种共100多个岗位。一些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在这次招聘会上如愿以偿,找到了合适的岗位。项目负责人说,今后将根据残疾人的不同情况进行一对一的职业指导,进一步提高就业成功率。

再如“居家养残”项目。这个项目由专业从事家政服务的和谐家园服务中心承接。项目规定,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家政服务、生活护理和精神安慰。项目根据对象需求,确定个性化服务内容,并签订服务合同。服务对象都是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项目运用娴熟的服务技能为他们提供不厌其烦、周到细致、富有人性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使受助者各种各样的严重困难得到了有效缓解,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发展助残公益项目,有利于营造氛围,凝聚社会合力,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发展助残公益项目,整合社会资源、利用社会力量解决残疾人困难既是应有之义也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如“点亮光明”项目由本区夕阳红俱乐部承担,为全区48名一级盲人提供服务。主要是组织志愿者上门为盲人读报、谈心、聊天,陪同盲人外出看病、购物、乘车,还组织他们开展集体活动,观看无障碍电影等,让盲人走出黑暗世界,点亮心中光明。这些盲人分布在区内各处,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在传播爱的种子,不断优化着社会环境。项目点亮的不仅是盲人心中的光明,而且也营造了整个社会的助残氛围。

由于助残公益项目越来越受到社会肯定和残疾人欢迎,我们根据先急后缓、先易后难、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再次推出23个助残公益项目,项目涉及就业、培训、康复、教育、文化等各方面,投入资金542.16万元,其中16个立项项目在区域政务网和外网公开了招标信息。项目招投标评审会上,有26家社会组织和事业单位参加竞标。市残联有关处室、区监察局、区财政局、区社建办、区民政局、区审计局、区人社局、区卫生局、区教育局、区残联有关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组成的招投标评审委员会,对竞标单位进行了打分。根据综合评估,最终确定了16个中标单位并签订项目合同书。部分区人大代表、区政府采购监督员对招投标过程进行了全程监督。本次推出的项目主要有:社区阳光康复之家、阳光中途之家、“我帮你”阳光牵手行动、阳光助残闪光门铃等残疾人殷切期盼的助残项目。新一轮助残公益项目的推出必将进一步惠及本区广大残疾人,也必将推动本区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

(作者为上海市嘉定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

上一篇:以机制创新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创优 下一篇:四大政策突破 残疾人又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