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6 09:11:11

谈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任务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法使学生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中来体验并运用、掌握语言,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合作精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在教学内容里充分挖掘合适的资料,在课堂里融入更多的任务型教学以促进实际教学效果和效率。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高职英语 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 任务型教学法的起源与含义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兴起于 20世纪80年代,是国外研究者在外语教学与二语习得方面提出的重要教学理论,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法。Peter Skehan(1996)指出,任务型教学就是“在课堂上,采用让学生去完成所给予的任务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使学习者获得接近自然的语言习得方式,使潜在的语际语系统得到拓展”。任务型教学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在世界范围语言教育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近些年来,中国的许多学者开始提倡在教育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课堂上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具体不同的任务在各个环节展开,并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自主积极地参与并完成任务来进行教学。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事中学习”,学习者需要通过合作与互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2 任务型教学相比于传统PPP教学的特点

传统PPP教学模式主要是包括presentation(讲授)、practice(练习)和production(使用)三个部分。老师首先讲授课堂的知识内容,接下来由学生通过练习题操练知识点,最后让学生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运用。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以致用,通过运用来巩固知识的教学科学性,但是整个过程中是由教师充当主要角色来对学生进行主动的教授和指导,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中。Jane Willis 指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三个阶段:(1)前任务,教师引入任务;(2)任务环,包括执行任务、计划实施任务和学生报告完成任务情况;(3)后任务分析评价任务完成情况。任务型教学是教师围绕该堂课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真实、具体、有一定难度但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通过运用英语语言来完成这些任务来自然地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做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主体。任务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本身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其次,任务活动是中心。学生在具体提的任务情境中来体验并运用语言,随时发现问题后和同学和老师沟通并最终解决问题。这种真实参与学习的过程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在真正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中用,用中学”,在实践中认识、应用并掌握语言。

3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应用中呈现的问题和对策

(1)学生基础水平不高,班内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现在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客观问题就是英语整体水平较低,尤其是在口语和听力方面更为明显。课堂上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理解任务环节就出现了困难,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知难而退。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充分地考虑授课对象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初始阶段不要把活动任务设计得过于繁琐,使学生们看到可以够得到但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难度比较合适。任务的设计难度应该随着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由简至繁,由易至难,层层深入。同时老师要进行充分的任务铺垫,比如板书并讲解关键语言信息、线索来扫除完成活动中的主要语言障碍,以此促进活动的顺利展开。

(2)学习被动缺少积极性,语言表达能力差。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任务时把握真实性原则,充分挖掘教材中贴近生活、社会实际或是时事等语言项目和材料来安排任务。以这些和日常相关的素材作为载体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参与进来,创造轻松愉快的交际环境,正所谓兴趣是促进学习最好的方法。同时,可以直接把学生任务课堂的完成情况量化为分数并计入期末成绩中,且其比重应较大,以此来更好地督促学生参与任务主动学习。此外,学生还存在着语言输出方面的问题,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用英语张不开口,因此我们应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尽量使用英语或双语来组织课堂语言使学生耳濡目染,提高语言水平;另外,在课堂上要不吝啬赞扬,多鼓励和肯定学生,并亲切、友好地对待学生,让他们放松。当学生在英语表述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加以提示并最终引导他们自己来成功完成表达,这样可以更好地增强他们的语言自信心并乐于与参与课堂。

(3)缺乏合作精神。传统的教育形式下学生往往缺少共同作战的机会,因此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常表现出缺少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话题为素材设计合理的任务让学生以对子或小组形式进行训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在汇报任务时,每个组员分工阐述任务情况,教师进行小组评分时要参考每个组员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综合评分,而且小组中的每个同学的得分是一致。在这种任务形式和评分机制下,小组成员会比较主动地参加进来并互相帮助。小组成员们可以在课上或课下积极分工搜集材料,查阅单词并理解内容,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纠错完善,这样就要求语言基础好的同学在此过程中多帮助差的。比较好地完成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向老师和全班同学讲解并提问互动,其他同学在此过程中可以就讲解内容提问题,任务汇报完后教师将对完成成果进行总结、评论和纠错,小组同学和全班同学都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在此任务教学过程中,综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实现了师生学习之外的小组学习(Group study) 和学生之间学习(peer study),在强化了合作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提高了课堂容量和效率。

4 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本身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此教学法使学生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中来体验并运用语言并掌握语言,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技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可以在教学内容里充分挖掘合适的资料在课堂里融入更多的任务型教学以促进实际教学效果和效率。不过,任务型教学在我国仍然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要把它合理地运用在高职教育领域还要不断地研究和尝试。我们要随时关注新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教学经验反思来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把任务型教学和其它形式教学法合理地融合起来,找到更加符合高职英语发展的教学规律。

参考文献

[1] 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2] 林立,王之江.任务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余泽标.任务型教学研究现状[J].重庆师专学报,2001.2.

上一篇:“以写促学”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元认知及元认知策略对英语自主学习影响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