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时间:2022-10-26 09:10:07

综合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结果,探讨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药多途径综合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平均体积在治疗后均明显缩小,观察组缩小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两组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子宫肌瘤中医药综合疗法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78-0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少量的纤维掺杂形成的实质性良性肿瘤,临床上常常表现为月经不调(常常提前或推后)、经期延长、痛经以及经血量过多、过少或夹血块等症状,多发于卵巢功能正处于旺盛状态的生育期妇女,其中最常见的是30-56岁的妇女,发病率已高达20%-30%左右。近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也在逐渐下降,严重威胁女性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上发现中医药疗法具有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以及副作用少等优点,在治疗子宫肌瘤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将我院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中医药综合治疗的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9-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4±6.5)岁;发现肌瘤的时间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38个月,平均在13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至少1个月内未服用激素类药物。现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50人,对照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药多途径综合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米非司酮治疗法。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米非司酮治疗,服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治疗前后均由专人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由实验室对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进行常规的妇科检查。具体的用药步骤如下:所有患者在月经的第1-3d开始服用,米非司酮每片25mg,每日睡前口服半片12.5mg,持续用药3个月为一个疗程。

1.2.2中医药综合治疗法。治疗组50例患者均采取中医药多途径综合治疗方案,具体包括中药灌肠治疗、中药消汤口服以及中药烫熨治疗等措施。①中药灌肠治疗:采用30g的莪术和三棱、20g等剂量的当归和香附以及15g的大黄和白花蛇舌草共同做成消煎剂,用武火快速煎熬10min后倒出药液,每天进行灌肠处理,一天1次。②中药消汤口服方法:配方主要由15g的党参,10g等剂量的红花、桃仁、枳壳以及6g的水蛭组成。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进行加减:针对下腹冷痛者,加12g的小茴香和6g的官桂;针对下腹刺痛者,添加10g等剂量的炒五灵脂和生蒲黄;针对白带增多患者,应添加15g的白术和12g的鹿角霜;针对痛无定处者,添加10g的加川楝子;针对月经量过多或经期紊乱患者,应添加茜草炭、生地黄以及乌贼等药物;针对心烦易怒以及胀痛患者,应添加白芍、柴胡以及栀子等药物;针对体型肥胖以及痰浊重患者,应添加昆布、海藻和半夏等药物。每日1剂,水煎2次后早晚各服1次, 一个疗程为1个月,和对照组患者一样持续用药3个月,在患者的月经期间暂停用药。③中药烫熨治疗:中药烫熨配方的注重组成成分有红花、乳香、自然铜、没药和断续等药材,每天进行2次烫熨治疗。

1.3统计学处理。选用软件SPSS11.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2结果

2.1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在3个月的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其中治愈的有5例,占10%;治疗显效的有24例,占48%;治疗有效的有18例,占36%;治疗无效的有3例,占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其中治愈的有3例,占6%;治疗显效的有16例,占32%;治疗有效的有17例,占34%;治疗无效的有14例,占28%。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表现和肌瘤大小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经期延长、痛经、腰腹部胀痛、白带增多以及月经过多等一般症状均有所缓解,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也有所缩小,但观察组采用的中药综合疗法相比对照组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子宫肌瘤是正处于生育旺盛的育龄期妇女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主要是由平滑肌纤维组成,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痛经、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及腰腹部胀痛等症状,极易引起带下增多、贫血、不孕以及流产等疾病,是生育年龄妇女进行子宫切除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广大女性的正常生活和生育状况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或激素治疗为主,但是由于现在子宫肌瘤的发病群体的年龄正在慢慢下降,手术治疗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很可能对妇女的生育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并不适用于年轻的女性群体,而激素治疗也很容易发生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使这两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子宫肌瘤的病理原因和发病机制都很复杂,有人认为子宫肌瘤是一种巢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雌激素有关,文献报道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生以及病情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协同作用,因此严格控制患者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米非司酮是一种化学合成的巢体类药物,既可以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减少排卵,降低患者体内雌激素的水平,有助于缩小子宫肌瘤并诱发闭经。也可以通过与孕激素受体结合达到拮抗孕酮的作用,从而阻断孕激素受体的释放效应,进而溶解卵巢黄体,降低患者体内的孕激素含量。此外米非司酮可能会使肌瘤出现缺氧、坏死等症状,影响子宫肌瘤的能量代谢,从而减少子宫动脉和肌瘤的主要血管的流量,进而缩小肌瘤体积。也有人认为子宫肌瘤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血瘀痰结湿浊等症状,瘀血内停,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子宫肌瘤。因此采用活血化瘀药物来治疗子宫肌瘤可以通过影响纤维细胞的代谢,促进肌瘤中的血流状态,达到消除肌瘤的效果。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综合采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以及祛风除湿等中药药材,充分发挥每种中药的个体治疗优势,从而切断病因,达到化瘀消瘤、治病求本的治疗目的。

本文通过对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取米非司酮和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子宫肌瘤均明显缩小,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是中医综合疗法的改善程度更显著,说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慧,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概述[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27(3):61-621

[2]熊冬梅,张晓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68例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6(1):38-401

[3]钱麟,齐聪,张勤华,补肾消瘤治疗80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1(8):574-5761

[4]唐爱琴.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扩张宫颈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5(12):20―21

上一篇: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尼美舒利在耳鼻喉手术后镇痛上的应用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