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愉悦

时间:2022-10-26 06:14:54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愉悦

【摘要】本文针对现在语文课堂肢解文本,教法单一等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认识,将审美需求和学生的认知需要结合起来,提出自主思考的重要性及培养想象力的具体方法。意图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增进文学素养的同时,培养审美愉悦。

【关键词】课堂教学;审美愉悦;想象力;学习兴趣;文学作品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指出:“教育过程的结果是获得进一步学习的能力。”作为一名参与新课改的语文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中贯彻实施,使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的文学知识,又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审美愉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整体把握文学作品

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魅力,首先在于他的完整性,内容完整、思想完整,情感脉络一以贯之。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对文章整体有所把握。我曾听过两节《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公开课,第一名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分别指出文学的特点、内涵和作用。且不说初一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尚不十分明确,仅就这种肢解文本的方式来说,就是不足取的。而另一位老师则采取整体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向大家推荐自己了解的文学作品,说说喜欢的理由,并以此为契机谈谈对文学作品的认识。这种侧重文章整体感知的方法,显然要比肢解文章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老师为学生打开这扇文学之门的目的,也就达到一半了。

可见,有效的语文教学,必须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我们常说,教材是语文教学之本。其实,说教材是语文教学之门可能更准确一些。每篇经典,并不是硬生生从历史中切割下来的装饰点缀。经典是华夏文化大树上的一朵小花,一颗果实,是长期积累的结晶。教师只有熟悉这棵大树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前因后果,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写作动机,才能建立对文学作品的整体认识。

二、合理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文章中寻找陌生感,把握作者创作意图,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人类认识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新鲜事物的快速感知,但那时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他们感兴趣的部分。这种自发的探索,是不稳定、也无法持续的。语文教学的基础,不可能仅仅建立在这种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之上。

因此,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充分解析,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理性认识,这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例如:在《雷雨》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鲁侍萍:我的眼泪早已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自己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你们家里逼着我,把孩子留在你们家里……天哪!我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难发现,这段文字中的人称代词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由“你”而变成了“你们”,结合语境就能明白,这并非当年周朴园的个人意愿,绝情的是周朴园,但赶走鲁侍萍的却是周家。鲁侍萍不仅对周朴园怀着明显的怨恨,而且与无法无天的周家仇深似海。鲁侍萍的仇恨不仅针对一个始乱终弃的昔日恋人,更是对仗势欺人的资产阶级的血泪控诉!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可以逐步发现文学作品中的魅力:文学作品不仅要有其典型性,更要有代表性。

三、要设计好教学过程,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没有自主思考,学生就不知道语文除了应对考试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用途。其实,语文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一门最重要的学科,因为只有这门课,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真正统一。学好这门课,才能为其他学科打下基础。

如何能够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每位老师都会在自己的教学实际中摸索出一套方法。在这里,我只想说说自己的做法,与大家共勉。

第一,故事情节上留有想象的余地。很多文学作品的结局不是明确展现出来的,而是要读者去发挥主观想象。如《伤逝》《玩偶之家》《孔乙己》等,它们的结局都不是读者能够一目了然的,读者能够根据自己想象续写主人公命运。对于这样的作品,只要教师稍加引导,便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自由的王国里任意驰骋。

第二,思想寓意上留有想象的余地。如课文《三个太阳》,教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红色、白色、绿色的太阳分别象征了什么?要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其实作者对这个问题早有定论:红色来自真实的生活,是大自然中太阳的本色;白色象征着南极大陆的一片银装素裹;而绿色则象征在这块看似没有生命的土地上,孕育着无限生机。这样重要的参考资料,教参上为什么只字未提呢?开始,我还颇感遗憾,思考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不讲明画家的创作意图,便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与其让学生背下每一种颜色的象征意义,不如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情境,当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第三,创作手法上留有想象的余地。这种想象既非来自作者的主观意图,也非来自编者的再加工,而是来自老师的精心设计,刻意引导。

例如,我们都知道叙议结合更能凸显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利于表现文章的思想意义,但在学习了莫泊桑的《项链》和泰格特的《窗》之后,学生答案便会有显著变化,叙议结合固然可以直奔主题,但巧妙的情节设计,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独特安排,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引领学生进入文学的殿堂,就好像带着游客领略祖国的名山大川。远看,是云蒸霞蔚,群峰巍峨,这时不妨饱览雄伟的风光,激发人们攀登的壮志;近看,则是青山如织,林壑尤美,这时不妨坐下来一观山间的灵秀;最后,再让学生放飞思想,和他们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天地尽情遨游,把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教师运用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记忆要点,掌握文学知识,并且增强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需求,最大限度地在语文课堂上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和感受。

上一篇: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下一篇:奥美拉唑与凝血酶联合治疗6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