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化学课上提高学生素质

时间:2022-10-07 05:34:13

如何在化学课上提高学生素质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的事物,才能引发人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有兴趣。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这时学生往往会把化学视为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谈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如臭氧层的破坏、水资源的贫乏及污染现状,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使学生能满怀激情地去努力学习。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精讲,就是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实践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依托“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演示实验。化学实验具有非凡的吸引力,它最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能够为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过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学习正确、规范化的操作技术和方法。教师应充分认识演示实验具有的特殊魅力,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教师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化学实验是一项严肃认真、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工作,否则,易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危险。其次,教师在做实验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若不讲清楚原因,学生很难记住其内容,也不能熟练应用到化学实验中。第三,要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熟悉掌握化学实验中观察的基本内容,如试剂表现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操作中包括仪器的装配程序、操作步骤、实验条件控制和注意事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步掌握有目的地选择重点观察内容的基本技能。

如在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我对白磷的燃烧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操作这个实验,用球胆向烧杯的热水中缓慢通入氧气,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后,开始燃烧,产生火光。演示结束后,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3、红磷能不能燃烧?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这样做既加深了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上好习题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记忆和思考力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加深和充实,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但练习也应该把握一个适度和创新的原则,习题课中要注意典型题的解法,要讲练结合,要练得透练得精,才能达到掌握一些重要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课外练习题则应形式多样,应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可太多,适可而止。一提到练习,我们往往想到的是大量的课外习题、模拟试题,甚至是抄一些公式、概念、元素表等等,这样的练习虽然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加强,但形式太呆板、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化学课的作业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应具有实际性、开放性等等,于是我巧用心思,使学习生动有趣起来。如果学生整天被练习压得抬不起头来,学生哪有时间去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有时间去放放风筝、冬天滑滑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学习上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学必须适应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进行,应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教学相长。

上一篇: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 下一篇:让文言文成为“粘”住学生的“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