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网络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

时间:2022-10-26 03:32:02

开放式网络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开放式网络阅读 语言素养 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44-0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生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的课程,仅靠学习小学阶段300篇左右的课文,大部分学生很难形成有效的阅读能力。开放式网络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基于网络,以超文本链接形式呈现阅读材料,学生通过开放地、自由地选择与文本有关的阅读材料,然后再与其他同学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进而达到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和学习活动。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树立开放式的网络阅读教学新理念,重视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扩大阅读范围,构建网络环境下开放的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一、创设良好的网络阅读环境

(一)基础阅读环境的构建

在传统的阅读环境构建中,提供数量充足、种类丰富的高质量图书和适宜适当的专门阅读区域是主要的方式。而网络阅读环境的构建,除了上述两点以外,还需要构建网络阅读平台。现今的网络阅读平台主要有三种方式,即主页式、程序式、网站式。主页式即将图书以网页的形式提供给读者浏览,优点是不需要了解太多的网络知识就可以轻松阅读,缺点是交互性较差,维护较繁琐;而程序式则是通过程序的方式加载和阅读图书,优点是阅读方便,可以做许多人性化设置,缺点是安装繁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而网站式则是通过专门的阅读网站进行阅读,操作简单,交互性强,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需求,是目前网络中应用范围最广的阅读方式。要想构建一个良好的网络阅读环境,阅读平台的选择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少年儿童现阶段的特点,并通过调查了解各个平台的优点和缺点,最终选择了以网站的方式构建网络阅读环境。

2006年5月,我校开发了服务于学生阅读的网络资源,创建了“黄桥小学课外阅读资源库――书海任遨游”网站。我们选择基于网络的开放型阅读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开放式阅读教学体系,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阅读空间,从而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语文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

(二)严格把关创设安全的阅读环境

网络的世界是复杂多样的,当我们身处网络中时,虽然能够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资料,同时也会受到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的侵扰,防止这些不良信息对参与网络阅读的少年儿童的侵扰,在阅读环境的创设中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校在网站上设置了三道关卡:一是通过“关键字”屏蔽各种不良信息;二是人工审核注册用户,防止不良用户侵入;三是完善不良信息举报制度,力求尽快发现和清除。通过这些措施,很好地屏蔽了不良信息,为少年儿童创设了一个安全的网络浏览环境。

二、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自由浏览方式

通过自由浏览的方式来让学生在网络中进行阅读,鼓励学生浏览各类网络,从网络上吸取各类信息。如新闻网站、各类专题性网站,这种阅读方式没有目的性,就像我们“随意翻翻”书报一样,学生在这种阅读方式中去求得知识和信息。笔者要求学生在浏览的过程中,将自己觉得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转载到论坛中,与大家分享,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重大信息的关注,增加他们的知识量。

(二)有针对性的阅读

以自由浏览的方式阅读,教师只是重在鼓励,没有布置任何要求,而有针对性的阅读则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通过网络对某一本书,或者一个领域进行专门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目的性很强。例如在芦山地震之初,许多学生并不是非常了解情况,并且对地震的破坏性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笔者就要求同学们在网络中针对这一情况查找有关的资料,并将这些资料编成一个完整的帖子发表在网上,和其他同学分享,并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来阅读和理解效果是很好的。有针对性的阅读有时也需要一定时间的延续,对一个专题往往需要经常跟踪阅读,来保持信息的完整和及时。

(三)交互性阅读

交互性是网络阅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交互性阅读可以弥补传统阅读方法的诸多不足。学生可以通过交互性阅读,互相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例如在赏析诗词的时候,对于诗词,每个人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发表在网上,能引来许多共鸣,也能引来许多不同的异议,在相互的讨论中,学生就能够更好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四)思考性阅读

边阅读边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是阅读的高境界。我们在学生进行网络阅读的时候,大力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评论和批评。笔者经常要求学生在进行网络阅读时,对阅读的内容和形式能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思考,并把这些思考发表在论坛中,而教师对于学生的思考性阅读,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基于网络的开放式阅读教学模式

(一)立足课堂,超越课堂

1“立足课堂”的网上阅读模式。互联网以超文本链接形式呈现阅读材料,同一主题或同一形式下可以有多种选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与课文有关的阅读材料,然后再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补充,丰富知识,提高阅读的能力。学校利用网络建立了“立足课堂”的网上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是以课文为核心文本,借助网络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在具体操作中,教师依据课文,布置学生课前上网查阅与课文有关的时代背景、人物介绍、风俗民情、科学知识等;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解决课内留下的疑点,补充阅读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超越课堂”的网上阅读模式。我校“超越课堂”的网上阅读模式是把新课标的推荐书目进行了归类整理,逐步在校园网络上呈现,向学生免费开放。在实践中,我校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明显提高,很多同学非常乐意上网看书,有的同学还利用博客写读书笔记,有摘记的好词佳句,有偶发的心得体会。班级“网络学习小组”促进了网络资源的共享,大部分学生基于网络可以完成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也可以随时查阅自己需要的资料和有关的信息。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知识交流活动或读后感交流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

(二)走近社会,贴近生活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学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我校在进行网络开放阅读教学实践时,重点设计了贴近学生实际的“走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网络导读活动,组织学生基于网络进行各种语文阅读实践活动,让他们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1“话新闻”交流。学校在语文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下,在三年级以上班级开展“一句话新闻”交流活动,即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选择一件国内外重大事件,以编辑身份摘录并精简出一条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新闻,与同学们交流。在语文课的前5分钟,每次有3~5名同学到讲台进行“直播”,开阔学生的眼界。

2“诵经典”活动。我校将建议学生背诵的诗文和推荐作品,都放在学校网络上,并将篇目印发给全体师生和家长,这为开展小学生诵读古诗词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结合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我校专门设置了晨读,学生每周诵读古诗1~2首,诵读古文1~2节,并在正式考试中设置奖励分值进行检测,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3“品书香”征文。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网络阅读活动的有效深入开展,让学生每周对自己喜欢的作品写一篇读后感,为便于将优秀的作品在校园网上展示,还筹办了网络《繁星》报,同时出版了纸质《繁星》报。这样学生既培养了阅读兴趣,又提高了写作的能力。

4“办网报”展览。学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时,始终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如每月举办的中高年级学生“网报展览”活动,每月有很多学生自愿采编电脑小报,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地上网选择图片、材料,选择版式,采、编、印一条龙。这样,学生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而且培养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把兴趣转移到有益的网络课外阅读上来。

四、教师在网络阅读辅导中的角色定位

(一)教师是学生网络阅读的引路人

教师要将最先进的阅读媒体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学习效率。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网络阅读兴趣。面对互联网上纷繁的知识和信息,学生由于其自身阅历、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局限,可能会无所适从。此时,教师应凭借自己的阅读经验,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辅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逐步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学习模式,为最终实现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师是学生网络阅读的激励者

尽管网络阅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也常会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疲劳懈怠和遇到挫折时畏难退缩。这时,教师的监督和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师是学生网络阅读的保护人

辨别能力相对较弱的青少年在面对鱼龙混杂的网上信息时,如果缺乏教师的必要保护,极易误入歧途。对阅读过程的监控和采用一些隔离性的防护措施,是教师在辅导学生开展网络阅读过程中不容忽视且极为艰巨的工作。

总之,面对开放式的网络阅读教学,教师要辩证对待,发挥其优势,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语文素养。

(责编 黄鸿业)

上一篇:论企业捐赠文化及其建设方略 下一篇:关于“量角”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