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思考

时间:2022-10-26 11:19:34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思考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实社会文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受到了空前的冲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并采取那些行之有效的保护传承措施,成为人们当前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也试就这个问题,阐述一些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延伸;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114-0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延续传统文化的链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当然,这种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人们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历史互动发展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积累形成流传下来,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并且带有地域特色的活态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延续性、继承性;另一方面有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创新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科学发展的先进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是一条连接古今文化的精神传承之链。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盛的经济、昌明的政治和繁荣的文化。尤其是具有自身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一定意义上说,更加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和永恒的生命力,因而其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说,当一个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历史,它留给后人的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文化,即唯有精神文化的创造在历史长河大浪淘沙中显示出永恒的光辉。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代代传衍渗透在普通大众血脉中并与其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家园中最鲜活的部分,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人们的精神塑造。在现代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就具有传统与现代同步发展的双重特性,这需要我们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内涵,在保护传承发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保护提升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又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不仅要认识和丰富它的文化价值,更要体现出时代精神特征。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目前还没有可以沿用的具体模式和规律方法,纸上谈兵非常容易,假如将其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我们在探索思考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找出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在活态传承中保护与提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时代的人们会不断地为非物质文化增加新的内容,将这种活的动态的不断地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保持着鲜活生命力的文化,融入于一个民族的历史变幻、审美情感、喜怒哀乐、现实生活之中。在漫长的岁月中,非物质文化经过人们不断加工创造积累保护,传承创新乃延续至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今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沙头角鱼灯舞荣登榜上。而从2005年起就开始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保护工作的笔者,不仅参与了鱼灯舞的整理编创,还参与了排练表演的全过程。我认为,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最为理性、直观和广博的呈现,带给人们震撼力的视觉冲击,才能更好地吸引人们自觉地融入其中。例如,源于明末清初的沙头角鱼灯舞,是世代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出于对美好生活的企望,根据鱼的形象与习性创作出鱼灯舞这一艺术形式。我们在抢救挖掘鱼灯舞过程中,并非只是简单模仿和重演再现过去的表演,而是经过加工提炼、创造美化,在提升深层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一是加入鱼类斗智斗勇的生活情节,二是巧妙利用多彩的布景道具,三是科学运用虚幻的灯光色彩,四是融入生动形象的舞蹈语言,使鱼灯舞集观赏性、艺术性、传承性、趣味性于一体,成为当地居民最为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节目之一。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须以人为本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理念,需要站在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来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唤醒广大群众的文化自觉,引导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参与兴趣,尤其是要加强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因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仅满足于目前的发展现状是不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不仅要有传统文化的元素,也要有现代文化的肌理,还要实现历史与现代的时空对接,但决不是大拼盘。应该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有计划、有侧重、有措施、有指导、有落实。例如,编辑出版书籍和音像资料、组织举办各类相关的文化活动等,将其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基层文化馆、文化站,应经常组织区域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军队、学校、社区居民等,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让人们亲眼看得到、用手触摸得到、心灵感受得到,并开设民歌、民间艺术、民间舞蹈等专题讲座,以演展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让广大群众走进历史、了解文化、认知传统、凝聚力量、传承精神,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有效保护的同时,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性。

确切地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多层面交互推进的动态过程,我们要把抢救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视野放得更广更深更远,让这个凝聚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精神财富,真正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进而在感染渗透广大群众的过程中,达到弘扬传统创造文明发展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美・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上一篇:浅析心理暗示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 下一篇:试论委婉语的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