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的适用性分析及启示

时间:2022-10-26 11:07:25

公允价值的适用性分析及启示

摘要: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公允价值,主要在于新会计业务的需要及公允价值自身的优势等;但由于操作难、审计监督难、税收协调难等原因也使公允价值在运用中存在诸多的障碍,同时金融危机又对公允价值产生怀疑,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得到启示:要运用公允价值,但需要进行改进。 关键词:公允价值 会计 适用性

以美国FASB等组织为代表的努力,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概念不断完善,现在基本已成为包含估值技术在内的比较完备的理论框架,应用范围也从金融工具拓宽到诸多的非金融产品。我国新@it准则体系中运用了公允价值,运用范围在我国会计史上也是空前的。为什么引入公允价值?引入之后是否能做到熟练驾驭?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分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选择的必然性 “会计计量就是以数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而把数据额分配于具体事项的过程”(井尻雄士,1975),其构成要素主要有时间、数量和单位,三者综合,便是“在适当之时以特定的单位做出数量表示”,其中“数量要素”必须运用一定的计量特征或属性来反映对象的价值量,因此构成会计计量模式的核心要素是计量属性。按FASB的描述,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我国《基本准则》将公允价值作为第5种计量属性提及。事实上,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主要受会计目标、经济环境、技术及会计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使较复杂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选择成为可能;会计界所界定的会计目标目前已逐渐由“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或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公允价值的高度决策相关性正迎合了这一变化的需求;历史成本主要用于初始计量,计量时点在交易发生时,日后一般不作调整,对后期发生的不确定性不予考虑,在全面性、立体性、动态性等方面比较匮乏,经济环境发生诸如通货膨胀、技术进步等的变化不能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运用中体现,但有些经济资源所具有的“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正体现了它的价值,有些交易结果必须到将来才能证实,交易双方认可的价值就可以作为计量的依据。诸多变化都在呼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出现。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下,不仅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而且资本保全要求特别是“实物资本保全”不能满足,导致企业再生产能力下降。公允价值计量能体现相关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和金融工具计量的需要,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其自身优势以及传统计量属性的缺憾、客观环境的要求,各方面均以咄咄之势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从研究领域进入会计实务。

(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 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是坚实的。(1)现代产权理论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制度基础。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为了维护产权主体的利益,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从而使决策有用,这样才能产生“正”的经济后果。(2)会计目标的变化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动力基础。如前所述的“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的转变,使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需面向资本市场。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关心企业的过去和现在,更关心未来,公允价值强调公平交易和市场完善,符合面向未来的“决策有用观”内在要求。(3)会计的资本保全理论是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诉求。企业真正的收益应该是资本完整无损并保持原有生产经营能力之上的增值;现在的每一市场,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而在通货膨胀环境中,采用现行成本等计量属性是维护实物资本保全的理想会计模式。(4)收益确认观的转变是公允价值应用的理论依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计界认同了资产计价要符合“未来经济利益”的本质属性的观点,资产定价也从成本角度基本转向价值角度,这一变化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这一变化又引致了收益确认观从“收益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即,企业在对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时,先确认和计量相关资产(负债)、或该交易对资产(负债)造成的影响,然后再根据资产(负债)的变化确认净收益。在这样的程序下,企业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权益变动均纳入收益确认,即“全面收益观”确立,这一观点的认同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公允价值的本质 公允价值含义在不同的会计组织有不同的表述。美国FASB将其表述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的交易中,因某项资产将收到的价格或转让某项负债所支出的价格”(美国财务会计准则SFAS157)。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自愿当事人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IAS32、IAS39)。我国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里表述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这些表述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基本可以将公允价值的本质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1)公平交易。自愿成交形成公平交易,有公平交易就可以有公允;关联方交易尽管是自愿的,但双方可能达成协议而采用不合理的定价基础,不仅实现利益转移,而且向市场传递对风险收益估计可能有误导的信息,背离市场评价。(2)“双方自愿”。即便是在垄断市场上,只要双方进行的交易是自愿的,其交易价格依然可以认为是公允的,因为市场这只“手”始终是价格的最终决定者,价格垄断只能说源于市场的缺陷,而不能认为是对市场评判的背离。(3)交易主体“持续经营”。公允价值不是企业强制易,非自愿清算或亏本销售中收到或支付的金额。1AS39及我国准则第22号都强调公允价值的前提是企业持续经营,不打算或不需要清算,不会大幅度缩减规模,或按不利条件进行交易。(4)时点计量。同一资产(或负债)在不同计量日或交易日,其交易价格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其公允价值也是变化的。FASB的定义提出了“计量日”的概念,显然是考虑了时态观的。IASB于2004年6月的对IAS39的修改征求意见稿中同样使用了“计量日”,我国在各具体准则中也有诸如“转换日”、“确认日”等时点要求,这与“计量日”概念的要求一致。综上分析,公允价值本质上是市场的价值认定,而非特定主体所做的主观估计,认定依据来自于理性双方自愿的交易价格、或市场对资产(负债)所决定的公平交易金额,具有可察性和决策相关性;同时,它也是根据当时的交易状况对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所做的点估计,是一种近似相对的真正价值。最后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不是特指哪一种属性,它只是一个总称,是许多其他计量属性(如现行成本、现行市价)追求的最终目标。2004年常勋指出:公允价值的概念实际上已“嵌入”了各种计量属性,使公允价值成为复合(或综合)的计量属性。其他计量属性也必须以能否反映出公允的价值作为标尺,尽量降低计量结果与其公允价值的差异。因此,真正的公允价值只是一种理想的、观念中的价值,在实践中无法真正捕获,这给其他计量属性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内在动力。所以,公允价值是所有会计计量属性的总称、核心、质量标准和最高目标。

(四)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现状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问题,会计界已跃过“用不用”的争论而直接进入“怎么用”的讨论阶段。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公允价值定义、具体的运用领域、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及其实证研究等方面。据任世驰和陈炳辉的考证,会计正式提及公允价值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53年的第43号会计研究公告。又据于连生的考证,美国最早的公允价值概念界定可见于1970年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书第4号,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允价值概念。FASB于1996年对公允价值概念重新界定并主要运用于金融工具,2000年之后,FASB进一步将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到非金融工具项目,2004年FASB对公允价值概念进行修订,并于2006年正式出台SFAS157,对2007年以后开始的会计年度公布的年度和中期财务报表生效。在SFAS157之前,公允价值的定义及计量方法比较散乱、缺乏统一性。而SFAS157对公允价值定义、估价假设、估价技术及运用和披露等方面厘定了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指导框架,该准则可说是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最新成果。SFAS157阐明了公允价值的计量目的、重新修订了定义、增加“有序交易”的限定条件,强调公允价值是一种基于市场而非基于个体的计量方式的观点。不仅加强了其披露要求,确立了公允价值使用的估值前提理论,提出公允价值估计技术――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而且还包括了甄别输入信息或参数、建立公允价值估价的层级系统。由于这些内容的充实和完善,拓展了公允价值的应用领域,推动了IASB对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IASC/LASB启动“核心准则”项目,陆续实施《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等多项准则,但缺乏既统一又全面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仍是IFRS的一大缺陷,而且这一缺陷已经导致了公允价值计量上的不一致,因此,为建立规范的公允价值计量框架和指南,改进信息披露,IASB于2005年决定增加“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制定单独一项准则,集中规范公允价值计量问题。2006年,IASB直接以SFAS157全文作为其公允价值计量讨论稿对外公布,稿中分析了13项议题,提出27个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向世界征求意见。我国对公允价值的最早运用是在1998年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其中首次正式引入“公允价值”概念,随后陆续在《投资》等几项具体准则中运用,但由于我国市场不成熟及监管乏力,导致会计实务中的公允价值运用及后果与原设计初衷大相径庭。仅2―3年之后,通过《企业会计制度》和以上准则的修订,又回避了公允价值。直到2006年2月15日,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开始采用,至此,我国在包括公允价值运用等诸多方面正式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二、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的优势分析

(一)适应新经济业务的需求 受西方金融发展的影响,我国衍生金融产品进展迅速、交易活跃,如期货、期权等在近10多年来频繁交易。基于以下原因,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会计计量无法使用历史成本,只有公允价值才能准确确认和计量:第一,衍生金融产品只要求少量的净投资,甚或不要求初始净投资;第二,衍生金融产品不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交易和事项大多并未实际发生,企业在衍生金融产品上的损失或收益,揭示的只是一个累积数字。同时,商标权、专利权、人力资源等因知识经济的要求而倍受关注,在企业的位势越来越高,对这些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也只能依靠公允价值。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必须待合约履行或取消时才进行,而公允价值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要双方一致同意就可形成一个判断价值。因此,公允价值能计量、反映衍生金融产品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将衍生金融产品的到期累计风险分散到合约的存续期间,也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二)公允价值的自身优势 公允价值使收益确认更加真实和全面。“全面收益观”下的收益概念包括非交易和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利得和损失,较之传统的会计收益,这种收益概念从内容上讲更真实、更全面。而公允价值会计恰恰就是既要计量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还要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利得和损失。这样不仅弥补了传统会计收益本身的不足,而且也在向经济收益靠拢,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财务风险。公允价值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无法补偿与原来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更多的是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那么即使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中,也可使企业的实物资本得到维护和保全。公允价值符合配比原则的内在诉求。非货币性资产会计计量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计算期间收益。收入按现行市价计量,成本按历史成本计量,这样计算的企业收益包括“纯利润”(劳动者创造)和“价格差”(经济因素影响)两部分,在利润分配环节,两者不加区分,这样必然导致收益超分、虚利实分。但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收益是现时收入与按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配比的结果,较好地体现配比原则的内在诉求。

(三)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人世以来,我国因市场经济地位长时间得不到认可,企业为诸如倾销和反倾销等事宜付出了沉重代价。2004年欧盟委员会对外公布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初步评估报告的结论,认为:中国在欧盟制定的五个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中只有一个达标,其他四个方面仍未达标,因此现阶段欧盟仍无法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四个未达标标准,没有建立一套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准则体系就名列其中。可见,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直接影响到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经济地位。过去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不接轨,原因之一就是过去中国单一采用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这类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计量属性未得到运用。所以,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也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要。

(四)市场经济日趋成熟 市场经济不够成熟时公允价值不易取得,这应该是导致我国上世纪末使用公允价值失败的主要原因。会计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转型初期,会计目标被定义为首先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其他都是次要的。但随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会计目标必须转变为向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相关信息。在可靠性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相关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公允价值因其能够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等信息,已被认可作为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计量属性。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为公允价值的运用造就了基础条件。

三、我国应用公允价值面临的挑战

(一)概念界定理解偏差 在我国《基本准则》的概念界定中,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等其他4种计量属性地位平等,“和平共处”,也就是说,公允价值是其他4种计量属性之外的一种属性。那么,在会计人的判断中,采用历史成本(或采用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等属性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均不属于公允价值,因此,无论是采用重置成本计量,还是采用现值计量、可变现净值计量均不必遵循公允价值的计量要求。事实上,公允价值只是一种估计价格,按照这样的价格交易的双方均熟悉业务、没有关联关系并且完全是基于自愿

的,是双方意欲成交的现行交易。这种交易可能尚未执行或已开始执行但肯定没有完成,因而是一种非真实的交易,因此需要估计。公允价值估计可分为3个主要级次:第一级是在活跃市场上有相同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信息时,使用该报价信息估计公允价值;第二级是在活跃市场上没有相同但有相似的资产(负债)报价;当一、二级估计尚不可能时,则应用三级估计。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对这3个级次的运用强度应依次递减。我国会计准则条文中运用较多的主要是前2个级次,最后级次很少使用甚至不使用,这主要是出于会计谨慎性的要求。但在这些条件限定中,准则对活跃市场判断的标准、判断市场活跃度的主体等相关问题没有较清晰的解释,相关准则指南中也罕于见到。由于存在以上难题,公允价值不仅在实务运用中容易产生偏差,在理论研究工作中也极易产生概念理解的错误。

(二)计量操作缺乏保障 市场信息的多样性、估价方法的复杂性、估值模型的差异性、判断估计的人为性以及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不完善,难以真正达到公允价值计量的预期目的――提供相关、可靠、可比的会计信息。首先,市场经济的不完备和估值的复杂性使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无法有效保障。一般讲,公允价值估计的三个级次中的第一级次是人们大都认同的,运用这一级次的可验证性也因社会经济的各种统计、记录或备案资料而提高,但在没有市场报价时如何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以及如何验证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即使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美国,也仅有一部分金融工具和部分商品存在活跃市场,财务报告中要求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大部分资产和负债项目没有可参照的活跃市场。目前金融危机的发生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市场不活跃如何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我国会计准则没有事先做出进一步的指南,这样会使我们运用公允价值本不熟练的会计人无所适从。特别是金融工具,在市场流动性较低、或金融工具的持有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的情况下,市场并不能反映所有信息,市场价格未必可靠,也就是说,在市场无效或弱式有效的环境中,市场价格的公允性是值得怀疑的。金融工具如果能在活跃的流动市场中交易,那么市场或价值模型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可以信赖的,但市场流动性是变化的,而且像类似金融危机这样的突发事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又是很大的,这必然影响到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性。其次,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的差异以及运用状况的不同导致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选择权的使用并没有做出严格的限制条件,在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使用的选择权赋予给了企业,企业有权对资产特别是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且在具体计量时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需要会计人的职业判断,那么不同企业之间很容易造成选择权使用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的弱化。当公允价值一、二级估计不可能时,需要应用三级估计即估值模型,而不同的估值模型有着不同的假设前提和数据输入,虽然所需要的数据一般取自于活跃市场,以降低估值结果的弹性空间,但如果不同企业或者在资产负债表的不同项目之间存在着差别运用,仍然存在着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的可能性。而且,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也因估值日期和估值目的不同而受到影响,那么降低信息可比性的可能在这里又一次出现。

(三)审计监督无效管制 对于公允价值运用的条件限制,除上述的三个级次以外,我国再没有其他硬件要求。如运用时应采用什么样的程序、满足哪些技术要求、运用哪些估值模型以及相应的审计制度均没有相关规定。这样的结果是,审计师对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数据进行审计时,对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无法验证,公允价值运用的程序是否合理、是否满足技术要求等无法发表正确意见。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方法和应用中涉及许多复杂的问题,如公允价值概念本身的疑云、以致其定义在国际上至今仍然常变常新;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有时简单,但有时又相当复杂,尤其是当市价不存在需要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技术或估值模型进行估值时。这些都会引起甚至诱发会计报表的错误和舞弊,这些复杂性陡然加大了审计师的执业成本和审计风险。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概念分类界定的缺陷,不仅影响被审计单位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信息质量,也给公允价值审计带来困惑。如果按照第1322号审计准则规定,评价单位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是否符合适用的准则及会计制度时,评价标准本身不明确和统一,必将影响审计师评价的准确性;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公允价值进行独立估值时,更需要明晰统一的参考与指导。另外,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尚不健全,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会计征信体系尚未建立,导致会计监督体系往往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人控制的顽疾,以及审计行业本身的一些问题、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客观环境,决定了我们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进行审计和监督依然困难重重。我国在证券交易、产权交易市场等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关联企业在购销往来、资产转让和出售等业务中,便可以绕过市场通过单方垄断来操纵购销差价,如进货渠道垄断、技术垄断、供应链垄断等,同时,政府的无效管制又无能为力。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和债务重组缺乏透明的监督机制,公司通过非同类资产置换,两家公司“约定”互换资产使其升值,实现人为的“报表重组收益”。他们所计量的资产“公允价值”究竟是依据什么标准达到的目的,是模糊的、难以监控的。

(四)税收协调难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带来税收衔接问题,因为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中的使用范围的差异相比以前更大了。财务会计允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予确认,即此类资产的计税基础仍为历史成本。而且公允价值估值存在三个级次,而税法中对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只认可前两个级次。税务会计以税法为最高目标,注重税基的确定性与可核性,尽量排除不确定性和风险,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允许使用公允价值,如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而且,出于计税的需要,税法要求运用公允价值时只涉及初始计量。因为税法中的计税基础是一种初始确认的概念,即一项资产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应税收益中抵扣的金额不随时间的推移和资产的折旧、摊销而变化。由于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运用范围的扩大,导致会计收益与税基计算的偏离越来越大,税务工作者在调整应纳税所得额时所需要的协调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四、总结

2008年是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迎头痛击的一年,恰在这一年的1月1日,SFAS157公允价值开始执行,因此有学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在其中起到了放大的作用,所以美国的救市方案内容之一就是授权SEC暂停按市值计价会计准则,他们呼吁停止执行SFAS157,回归历史成本会计;欧盟也就现行会计准则中有关按市价计算资产价值的规定进行了修改;中国证监会因此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年报审计中重点关注公允价值、资产减值准备等领域。但这些行动仍无法否定公允价值,只能警醒实务界:公允价值的运用应比较谨慎和合理适度,应有制度安排来监管以保证其会计信息真正公允。SEC于2008年底按国会要求完成了一份报告,该报告以下面的结论维护了SFAS157的权威性:SFAS157不过是对公允价值给出一个一致的定义,并为如何计量公允价值提供一个框架,会计是“报信人”,公允价值会计不过告诉你这家银行持有的资产当前值为多少,应当是一个相关、透明的信息,中止SFAS157无异于射杀报信人,而把银行的真实经济状况隐蔽起来,这将使投资者对市场的透明度丧失信心。金融危机终究还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计量相对成本计量模式来说仍然是资产计量的较佳模式,它能够及时反映资产的现时价值,对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采用公允价值会计仍然是未来趋势。但需要在某些方面进行一些限制,并在以下方面做出改进。第一,从概念界定方面重新完善相关准则内容。包括将收入、费用概念范围拓宽到宽口径,以更加符合我国目前逐渐沿用的“全面收益观”,不要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作为与其他完全平等的第5种属性,而是将其单独规定为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并将其作为其他计量属性追求的目标。将可能达到这种目标的可以采用的各种估值技术进行详细分解,建立更规范的公允价值计量框架和更具操作性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改进报告主体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并促进与国际会计准则及FASB准则的趋同。第二,从降低实施成本上着手。建立企业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收集和定价系统,积极培育各级市场,为公允价值的取得提供客观来源;或者认真研究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制定与现值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为取得不存在公平市价情况下的公允价值提供理论依据。这样可从多方面降低公允价值的取得成本,成本降低之后,企业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一般是会遵循公允价值计量并保证其可靠性和公允性。

上一篇:我国通信行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 下一篇:我国企业年金会计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