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问题探讨

时间:2022-10-26 10:19:18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问题探讨

摘 要 中国糖尿病高危人群在不断的扩大,危机人们的健康。加强医学健康教育,加大健康宣传力度,让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危害,了解防范知识,减少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 宣传 健康教育 干涉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积过多的疾病。国外给它的别名叫“沉默的杀手”,是血管、肿瘤、艾滋病之后致人死亡的疾病之一。目前,中国已取代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中国糖尿病发病率6.7%,已高过世界平均水平6.4%。近几年,糖尿病患者在全世界以一种增长的态势逐步增加。为此,糖尿病患者要想得到自身的控制和自我管理,就需要患者们多多的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健康的知识学习有利于自我控制和管理,经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配合医生做出正确的医疗决定,通过自我病情的完善,实现正确的自我护理。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及难点

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伴随终生心里很难过,表现为精神抑郁,心情不畅。社会的帮助占有重要的地位,糖尿病患者往往有认知的误区,恐慌、焦虑等心理反应,即使是第一次入院治疗,患者也会有否认愤怒焦虑恐惧悲伤的心理应激过程,这种心理反应会加重病情的延续,致使血糖继续升高,为此,纠正患者对此病的正确认识,讲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以解除其精神压力,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最佳效果。

糖尿病饮食护理: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疗法,它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蔓延,所以不能忽视饮食控制疗法,加强饮食教育极为关键。生活中均衡营养对于我们的健康很重要,均衡营养是饮食健康的关键,强调不要大量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速食,以及各种精加工或半成品食物,忌讳多吃甜品,应该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及其他未加工和粗加工的食物来合理控制血糖。加强控制饮食对远期达标和预防并发症有着战略意义。必要的饮食控制不是什么也不吃,我们每天都需要从各种食物中摄取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纤维素这4种常量营养素,所以,什么都要吃。什么都吃才是真正的均衡。控制食物的总热量是必要的,患者和家属应该协同医生共同制定饮食方案,合理控制饮食。

糖尿病运动指导:糖尿病患者适量的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减少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疾病,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运动可保持理想体重,以减少对胰岛素的抗拒性;运动还可以提高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避免或延迟各种并发症。但是运动要经过医务人员专业的指导来做。和正常人一样,糖尿病患者运动时也应遵循一定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严格体检检查,是否有禁忌证,为此决定合理的运动方案。运动方式千奇百态,接合自身和医生的指导来进行,运动强度要适中,慢慢来,不能一步到位,平稳呼吸,运动过后,应进行放松整理活动,使心率和血压慢慢下降,对于出现不适应反应,应该及时停止并采取措施。注意运动时间,1型糖尿病患者在餐后30分钟最差,餐后60分钟为好,餐后90分钟运动降糖效果最好。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间没有限制,适中的运动方式可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老年人更应该严格遵守运动指标。

健康教育的方式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之一,是一种基本的治疗形式,是治疗的基础。如果没有糖尿病健康教育,患者就无法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我们要通过医护人员的宣传教育,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采用不同的教育理念。有以下3种情况:①个人交谈,个人交流方式一般以口头教育为主,也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例如,对于刚刚发现疾病的患者,就需要与病人交流病情,处处需要进行个别教育;对于病情严重患者,或者触碰到患者本身的隐私就更需要个别交谈。②宣传资料的发放,糖尿病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汽车广告、电视、电台广播、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体现,发放些糖尿病宣传资料,如症状分析,如何治疗,饮食规范,运动指导。通过宣传可以让大家多多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及健康教育,及时获得信息。③病房讲课和社区授课,授课者必须是具有专业知识及专业资格证书的医师,根据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讲坛,使得患者更有机会直接与医师进行交谈,方便沟通。

糖尿病的心理教育

糖尿病基本知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前提 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有关本病的基本知识,使其对糖尿病的病因、影响病情的因素、病情控制的方法及预后情况有概括的认识,并向其讲明只要认真和医生配合,改善患者对糖尿病“无知”状况,减轻患者悲观、紧张心理,并取得患者的自觉配合,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保证长期治疗严格执行,并获得满意疗效。培养健康情绪 让患者明白一个人情绪的好坏,对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不断的护理加强针对性教育。

讨 论

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通过早期干预,让患者多多了解糖尿病知识,改变悲观态度,及时有效的控制自身血糖和情绪,加快治疗效果。自己的努力会直接影响到病情的好坏。往往糖尿病患者一经被确诊为糖尿病就一定要进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情绪极为不好控制,导致血糖急剧上升,此时必须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如果不及时治疗,轻者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重者会导致死亡,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心理护理极大的程度上帮助糖尿病患者脱离痛苦,缓解心态。另外,糖尿病护理干预小组,使糖尿病患者在疗养期间能较好地掌握糖尿病自护能力,并受益于今后长远的生活中,提高生活质量,合理的调理患者用药剂量,对老年患病者更有帮助,同时血糖的检测可及时有效地控制掌握病情指标。故有效地预防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必须要有良好的情绪控制,才能减少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作。

参考文献

1 潘长玉.中国糖尿病控制现状一指南与时间的差距[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3):175-178.

2 王惠贤.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及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2005,15(11):1248-1249.

上一篇:肛周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甘肃省陇西县农村妇女疾病普查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