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信仰缺失的深度思考

时间:2022-10-26 09:37:22

新时期大学生信仰缺失的深度思考

[摘 要] 大学生是青年一展的主流,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应当具有坚定而科学的信仰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据大量资料和调查表明,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实际表现并不令人乐观。原因何在,而对大学生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的社会、高校、家庭又应该怎样共同努力来帮助大学生重新树立科学的信仰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信仰缺失 思考

信仰是人们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它能够驱使人们共同应对不幸和灾难,促成整个社会的相互作用和支持。信仰也是一个民族繁盛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富强的重要动力。可是今天,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普遍表现出的信仰缺失现象却令人无比忧虑。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是我们国家的脊梁,因此大学生有坚定科学的信仰理念和积极的精神风貌尤为重要。在大学时期,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正处于构建的重要时期,而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其身份和历史使命格格不入的严峻现实,正从另一方面表现出我国社会环境的不尽如人意、高校教育面临着极大挑战和需要改革的迫切性。

一、新时期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状

毫无疑问,新时期的大学生是青年一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未来的脊梁,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需要有科学的信仰和责任意识,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才不会辜负国家和民族的期望。然而,现实中一些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信仰缺失的现状却甚令人堪忧。“据中科院哲学研究所组织的《转型期社会伦理与道德》的大型社会调查中显示,回答‘没有信仰’的占36.09% ,‘有信仰’的仅占28.10%。还有许多学者在各自所在的不同地区的高校也做了大量的实证调研,反映出对信仰冷漠的学生都占25%以上。”

1、远大理想缺失,得过且过

笔者看来,大学肯定不是大楼更高、道路更宽,不是大树更大,甚至还不是知识学问和学历的更高,而是理想定位的更高更远,精神境界的更高更宽和对己要求的更高更严。事实上,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详细的长远规划,上课人来下课人走,只把学习当成一种获得学分的简单途径,创新能力和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部分大学生依仗自己的专业优势,就业前景好从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网络游戏、谈情说爱、无所事事上,旷课逃学成家常便饭,对于学习没有热情更无精力,直到考试时才临时报佛脚,很大程度上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有些大学生并非生活所迫却常常奔忙于各大卖场之间,兼职赚钱;还有一些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不是积极面对,而是逃避妥协退让,自闭者、自杀者有之,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现象揭示出新时期部分大学生远大理想和科学信仰的严重缺失。

2、精神生活空虚,价值导向偏差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明显的不同。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同学们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图书馆、实验室也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和实践机会;此外,丰富多彩的各种社团还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平台。因此,大学在为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得到提升提供最佳空间的同时,也为他们增长见识、见解、提升自身素养提供了绝佳时机。而部分大学生在这样一些绝佳的“空间”和“时机”里,却逐渐变成了“堕落天使”。没有崇高的理想可谈,没有优异的成绩可比,没有出众的才艺可秀,但是他们可能有有钱的爹,有权的舅,有名的姑,这些总可以拼拼的,而且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这似乎并不是件丢人的事,相反好像还可以让别人对自己“肃然起敬”,这大概是很多现代大学生的微妙心理。这种心理在大学生行为上就表现为“拼爹拼舅”、找个大款嫁了、读书无用等等。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空虚,价值观的模糊甚至扭曲正是他们信仰缺失的生动体现,而这些会严重制约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会影响大学精神的弘扬。

3、义气的扭曲,正气的缺乏

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很多人都错误的认为“‘义’就是哥们义气,‘义’就是为朋友两胁插刀,‘义’就是不出卖哥们”结果就会出现替考、考试时为朋友传答案、为旷课同学打掩护、甚至因为好朋友没有如愿得到助学金奖学金而怪罪甚至威胁老师等与大学生身份明显不符的奇怪现象。在我们局外人看来,这些行为既无利于朋友,也无利于自己,但是很多深处其中的天之骄子们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所作所为的不妥。与之相反,当遇到歪风邪气、坏人坏事时,很少有人直面而上,理直气壮;当老师不小心说错话、做错事时,也少有人敢讲真话实话,指出老师错误。这种义气、正气不分的行为不仅模糊了二者的界限,也成为大学生形成自身正确核心价值观的严重障碍。

二、新时期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探析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新时期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他们深处的社会大环境应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马克思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正处在不断完善之中,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大大丰富。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也强烈地冲击着我们原有的价值体系,导致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很大程度上是以金钱为标准来进行的。同时,“为经济利润粗制滥造的暴力影视作品、黄色低俗书刊充斥市场;崇尚享乐、崇拜金钱的唯利是图意识的文化传播;部分政府人员贪脏枉法、行贿受贿;某些公检法人员执法犯法,作奸犯科者逍遥法外;一些百姓利益受害而得不到及时正义伸张等等社会不良现象” 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崇高信仰的确立起了极大的消极作用。

深处象牙塔的学子们,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杂志、报纸等媒体方便快捷地获取更多的必需信息;另一方面,也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充分体会到有足够的人脉、金钱、物质和工作经验等等在现代社会里的重要性。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差距太过遥远,原本就没有牢固基础的理想、志向等信仰轰然倒塌也久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同时,随着历史的车轮缓缓驶入21世纪,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加深,加之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政府机构和企业裁员,大规模的大学生扩招,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种种压力致使大学生的“功利”思想愈益严重,对己无利的事绝对不做,与己无关的事高高挂起,天天忙忙碌碌,已经没有了精力和心思去思考人生,思考价值,思考作为一个国家公民所应具有的责任和使命。

2、学校和家庭小环境的潜移默化

我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阶段,都开设了相关的思想品德课程。应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毫无疑问都会鼓励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远大的理想、高尚的信仰,但是这些教育太理想化、太完美化,与孩子们所处的生长环境格格不入。比如,“小悦悦”事件、老人摔倒无人搀扶等冷漠的现实与孩子们从小接受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理论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一方面,老师家长尽到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但是另一方面,成人世界的所作所为与平常学生们所受教育内容相脱节,甚至相违背,最终导致学生对社会的失望,面对他们无力改变的社会现实,在行动上就表现出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对社会阴暗面痛恨至极,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等消极现象,严重影响他们对当初所塑信仰的坚持。

三、大学生信仰重塑的途径探讨

信仰缺失、精神和情感上的困惑无助似乎并非仅仅是新时期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当今社会几乎各行各业的青年,尤其是城市精英在自己事业的打拼和个人价值实现历程中大概都会经历这样一个特别的阶段。因而要重塑当代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信仰,需要全社会、各大高校和每个家庭都行动起来,共同为当代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唤起他们的信仰意识、责任意识、民族意识,使新时期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信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信仰缺失的危机。

1、优化社会大环境

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于大学生信仰和价值体系的重塑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好的社会风气离不开主流价值观的宣传、高尚先进榜样的树立及其精神的弘扬、离不开大众传媒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更离不开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的自觉参与。通过人人参与,让包括全体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到积极、诚信、清廉、文明、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改变金钱至上、读书无用、社会腐败、人世冷漠等固有的认识,为他们重塑自己的信仰和对社会的信心提供有力的基础。

2、营造学校小氛围

尽管家庭对孩子信仰的树立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但是大部分大学生都是远离父母异地求学,暂时脱离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因而高校的环境,尤其是文化氛围,但带给大学生的影响却是直接又深刻的,尽管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凝聚性、参与性等特征,开展诸如学术讲座、专题辩论、演讲比赛、文学沙龙、音乐鉴赏、礼仪比赛、宿舍评比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科技教育、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另一方面,要对校园环境中诸如网吧中的不良文化、宿舍中的庸俗文化等进行整治,在最大程度上削弱各种负面因素的消极影响。”

重塑大学生坚定而又科学的信仰并非一朝一夕即可解决之事,呼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为大学生,为成长中的所有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上一篇: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下一篇:论法治条件下的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