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26 08:30:21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对策分析

摘 要:学生要学习语文的知识技能,培养能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语文课堂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时代进步和新教学理念的要求下,小学语文的教学需不断改进。通过分析教学观念上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兴趣教学、重视课外知识拓展,探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兴趣;知识拓展

自古以来,应试教育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模式,讲授课本内的基础知识是教学的根本方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充满文化底蕴和气息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和价值观的建立,教师应该不断改善教学技巧,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转变思想,提高教学效率,重视学生自身发展,对其进行全方面的培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及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

学生坐在课堂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课本,这是我国的传统教育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自主能动性,未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就不能完全将知识和自身融为一体,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消化这一文化学科。所以,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该考虑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学习,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成课堂的参与者,在课堂上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指引方向的人,是学生成长中的点拨者。学生自主主导的课堂将会成为高效学习的课堂。

2.应用多种教学模式

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点培养的能力,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在老师进一步的问答中,学生可以锻炼其思维逻辑能力。采用自主学习的模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对于一篇课文,教师可以先梳理内容,提出与课文相关的几个问题,然后把各个段落安排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再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把自完全交给学生,在小组探讨中,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了解课本,还能在小组探讨中锻炼其交流能力,积极发言,也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极大地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进行兴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能爱上语文,学起来就会更轻松,教学也会变得更有效率。这就是所谓的“寓教于乐”,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趣味课堂

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下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快乐。例如,小学生喜爱发现新奇事物,在讲解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时进行趣味游戏,可以在老师设计的游戏环节中认识汉字和课文中的成语词语的用法;也可以根据课文设计一个场景,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人物,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课本里的故事,在游戏中逐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语言要有感情

语文本就是一门美丽的学科,教师讲课时要语言生动,要有激情,富有感染力,抑扬顿挫。这样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保持较长久的注意力集中,有助于下一步教学计划的进行,也有助于培养的学生情感。语言要言简意赅,让学生易于理解,产生兴趣,使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三、重视课外拓展

“课堂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对于来源于生活中的语文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在课堂上,更体现在生活中。第一,树立读书的理念,使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教师可以设立“读书一隅”,放些课外书,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谈谈读书后的想法和感悟。学生不仅可以从中积累优美的字句,沉积文字功底,还可以从书本中了解到更丰富的世界,使视野更为宽广。第二,教师要教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细心观察生活,生活和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从生活中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技能,也能使语文教学更有效率。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环节,不可忽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在不断改进的课堂实验中进行摸索和验证,不断吸取优秀的经验,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素质教育,让学生爱上学习、乐于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同时,还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长为能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燕青.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5(69).

[2]刘立柱.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4).

[3]邵君.浅议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J].学周刊,2014(11).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性的探究与发现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