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实效之我见

时间:2022-10-26 06:28:09

初中数学教学实效之我见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中学生自然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低.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谈几点肤浅做法.

一、教师要有趣地教数学

教师如果不能有趣味地教数学,学生也就无兴趣学好数学. 能不能有趣味地教数学,教师本身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是重要因素之一,比如我以前的数学教学就没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原因是我自己对数学的兴趣不够,因而就不能做到有兴趣地教,学生也就不是很有兴趣地学. 找到原因之后,我就开始努力研究,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并且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结果我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不知不觉地浓厚了. 另外还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感人的故事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

教学内容与难易程度的选择,应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他们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否则都将会起到负面作用,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课前必须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表现出超常能力,在及时鼓励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难度,促使其快速发展;如果学生的表现欠佳,要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不断进步. 为了让学生的兴趣更加持久,可用如下办法:在学生具有浓厚兴趣的时候诱导学生用看、听、说、做、尝试等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学中对学生数学语言的指导,语言是思维的基础,要学好数学,必须通过数学语言,促使学生用数学语言去分析感知到的知识,把知识真正转化到头脑里,这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兴趣才能持久,形成良性循环;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是一种心理特征,它伴随着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注意力的集中和分散,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数学普遍比较被动,对教师比较依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怎么记,教师布置什么作业,学生就完成什么作业,更别说什么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了,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数学教师课前不要求学生预习,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不布置学生复习,习惯于一块黑板、演算讲解几个例题,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被忽略,自主探究欲望被压抑,创造能力更是得不到发展,直至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全丧失,这样,若老师不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不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学生就无法学习;并且习惯于一步一步地生搬硬套老师提供的详尽的解题示范,否则,就根本无法解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体验不到数学学习中那种“攀上顶峰”的感觉,更不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创造的快乐”. 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杜绝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在感受过程中“自我发现”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要处理好学生的提问,学生在七年级时会比较多地向老师提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提问却越来越少了,是他们长大了,知识增加了,问题少了吗?其实不然,有很多教师不仅不为学生的提问感到高兴,反而觉得厌烦不已,比如:这不是很简单的吗?我上课不是讲过了吗?谁让你不认真听的?等等,或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随随便便敷衍了事,并不给予耐心的说明和解释. 对孩子的问题敷衍了事实际上是在否定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在压抑孩子的探索欲望. 对学生的提问应采取正确的态度,不管自己有多忙多烦,都应该做到有问必答,绝不敷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们应该平等相待,不要以权威来压制孩子的天性,否则孩子的辨别能力会萎缩,就不可能有独到的见解和首创精神,要知道,教师是人而不是神,教师也有出错或不懂的时候,有一次一名学生问了我一个关于篮球规则的问题,我不是很懂,我就干脆老老实实地告诉他:这个问题老师也不懂. 于是我就与他一起去问体育老师,一起把那个问题解决了. 同时,我在全班学生的面前感谢了这名学生:“如果不是你今天提问,老师也不会弄懂这个问题,以后同学们要多多提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知识. ”后来学生们的提问果然源源不断,学习数学的热情自然高涨.

五、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有的学生学习数学时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让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学习是长期而反复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 记得有一名学生曾经问我:老师,我在数学上的学习自认为已经很用功了,为什么我的成绩就是上不来呢?我给他讲了我初中时的一名同学的故事,他小学升初中的成绩是极差的,在班里58名同学中,他排在第50名,他一直都非常努力地学习,但成绩就是上不来,一直到初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他都还在班里排40名以后,但他从没有放弃过努力,直到初三上学期的一次月考,突然我们的班主任兴高采烈地跑进教室,气喘吁吁地说:周国正考了全校第二名,当时我们都惊呆了,都诧异地看着他,但是他却是一脸的平静,当时我们都怀疑那是不是他的分数,但后来他的成绩却一直保持在全校前8名,直到考上高中的那一天,他的分数也比我足足高出了28分. 当时我们都很困惑,他是怎么从一个差生突然成为一名优秀学生的,直到我当了老师之后才明白,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持之以恒地学习.

总之,提高初中教学实效的途径需要我们教师在落实“减负”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教学中不断去探索和总结,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上一篇: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数学老师 下一篇:教案、学案、演案三案优化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