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26 05:43:34

提高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着眼于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高技能人才的责任。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专业课教师,更是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机械制图》是机械(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对于这样一门课往往课堂教学会是枯燥乏味的,令人厌烦和头痛的投影图,对于钻进去的同学那是越学越有灵感,越有兴致,而对于那些没钻进去的却是越学越不懂,往往是望而生畏,甚至停滞不前,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而不厌,学而不烦的教学效果呢?经过几年教学,我从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从多方面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首先,它是一种涉及师生双方的活动过程,突出了它的实践性;其次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突出了它的主体性;第三,它是一种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突出了它的指向性;第四,它对教师的组织形式没有加以任何的限制,这就意味着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进行,且能够收到切实成效的手段,教师都应该利用,突出了它形式的多样性。因此,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就必须不断地优化组织学生学习的形式,使之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

1.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

它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课堂纪律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才能把握学生学习倾向,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2.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程度

就《机械制图》而言,学生对其几乎全然不知,以前没有任何基础可言。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才能准确定位,才能使我们所设计的教学方案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3.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期望值

如果期望值过高,往往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失望的情绪,而期望值过低,则会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内动力。所以,我们老师的责任就在于了解学生的期望值,然后充分利用好绪论课和课余时间,让学生充分认识这门课的性质、任务,并对其进行远大理想、抱负的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作为老师,我们只有不断地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学特点、讲授方法、理论水平、工作态度、人格品质等方面的真实的评价,才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弥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进而使自己的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在实际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的魅力

“爱动”是学生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实际动手操作活动恰恰符合学生的特点。学生在进行动手时,学习情绪高涨,并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探索学习知识过程,从而带动大脑进行思维。可以说实践操作活动既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乐于学习,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

如在讲切割类组合体时,可以先让同学每人拿一块长方体橡皮泥,自己动手切,随便切,切出来的种类越多越好,并画出其三视图。学生们纷纷动手,反复比划着,看他们的表情,都严肃认真,没有偷闲的,最后每个人都有很多答案:斜着切,水平切,竖着切等等。这样的动手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也常常能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所领悟,有所创新,很显然,把我们本来很难讲透的切割类组合体变得通俗易懂,再适时提出线面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学生就不难接受了。

三、运用直观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图形是制图课研究的对象,制图课的教学基本上都是以图形为线索,从图上提出问题,又用图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比较抽象,需要的是空间想象能力,而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那么充分选择好与新课有关的模型基础进行演示,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一定的初步印象之后,再选择一些类似的模型,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慢慢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课后也可以每人发一个小模型让他们根据模型画三视图,再根据所画的三视图想象空间形状,这样深入浅出,反复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教师要想把制图讲得生动形象,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让枯燥的条文变得有趣,除了有上述的方法以外,还必须加强自身知识修养,充分吸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王幼龙.《机械制图》.高等教育版社

上一篇:中学篮球教学训练中的身体训练 下一篇:高中业余足球技术训练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