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角色的转变

时间:2022-10-25 10:33:35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要】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的教育目标,积极进取的心态,以及我们智慧的双眼,在新课程改革中必能脱胎换骨。当然,转变的过程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新课程得到真正的实施,必须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在工作中自觉地实践,反思,去伪存真,才能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标准,才能使我们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师;转变

2004年9月,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4个省(自治区)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现今,已在全国全面展开。新课标中注重对学生主导地位的确立,关注的是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而不是以往的知识点,并且是在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都做要求。具体到课程性质上,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并指出,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即“面向全体学生”。基于这样的原因和特点,我们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必须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新课标的变化和要求。

1 目前高中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山东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最早的四省份之一,然而很多的高中学校里,新课标还只是静态的文字,存放于案头,还没有转变成动态的行为。在教学模式上,大多数教师还是以往苏联的课程模式;在教授内容上,仍以讲授知识为主,教师讲的多,学生参与的少,仍然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评价上,仍以学生的分数为重,把高考挂在嘴边。即使有些教师存在课改的行为,也是蜻蜓点水。教师为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常设置一些“假问题”(肤浅的问题),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不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真正的内在参与不能体现出来;为了体现合作学习,采用小组讨论,往往讨论的问题设置较简单,使讨论流于形式,浪费了时间,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我的周围,存在着课改的影子,而缺乏实实在在课改的内容。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如有的老教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如数家珍,知识点的梳理驾轻就熟,传统的授课方式得心应手;一些年轻教师在现行的教学评价下,不愿意改,因为一堂好课不如多讲几个题目来得实在。大多数教师愿意改,却不知如何改,怎么改,在课堂上,老师的角色究竟是什么。

2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该如何转变呢?

2.1 教师应有意识的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改中,教师最难做到的是教学理念的变化。课程改革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我们的教育观念不更新,那就不能适应新的课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员,应以强烈的责任感,认真的态度对待新课程的改革。认真的研读新课标,明确“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并在网上进行研讨交流课改心得。作为一线骨干教师,若漠视新课程改革,不参与课程改革,那么你就是改革的绊脚石,更深一层讲,你就是教育历史上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罪人。

2.2 教师应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些教师抱怨说,一改,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学了!学生为什么不知道学了呢?有专家开展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方式的调查。调查数据显示87%的学生不知道或不了解探究性学习,77%的学生认为教师几乎没有进行过探究性学习,60%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学习方式以适应生物新课程,近20%的学生认为学习方式与教师有关。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学生知道要改进学习方式,但是对如何改进生物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知之甚少。

作为教师要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为教师本身课堂改革奠定了基础,输入了原动力。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贯彻生物新课程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如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考虑到设计引导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

2.3 教师应注重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创新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矛盾下,有些教师的课堂上只剩下一本教案和一支粉笔了。其实,相对其他学科而言,生物学科的课程资源因学科自身的特点而显得更为丰富。这些资源包括传统的教材、教辅、挂图、模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课堂生成的知识;甚至还有网络,窗外的大自然等。其实,教师本身就是最大的教学资源,如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的幽默和智慧,教师的修养等。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深化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增强课程资源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充分合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应用于课堂,会使得课堂活色生香。如:在《单克隆抗体制备》一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科学家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示意图,从而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也体验到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又如:在《减数分裂》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染色体模型,同学之间合作演示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变化,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习了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

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作为教师,我们将为之不解的探索,并以此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稳步,持续,有效的进行。

2.4 教师应认清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评价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为评价中心,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重难点是否突出,难点如何突破,教法运用是否灵活,语言是否流畅,教态是否自然,板书是否规范,知识的讲解是否符合科学性、思想性原则,教学容量是否恰当等等,都是从教师的课堂表现的角度进行评价,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则很少顾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则关注极少。正是由于存在上述的评价缺陷,致使相当长的时间内,许多课甚至是公开课,优质课都成了表演课,作秀课,偏离了课标的要求和方向,制约了师生的发展。可见,作为教师,认清新课标下生物课堂评价标准是必需的。

新的生物课堂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以促进师生的发展为本。即:第一,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的形成,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第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注重教师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绩所做出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所以,新的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由此,在新课程目标的要求下,结合学科实际和学生实际,有专家制定如下生物课堂教学评价(见下表),与我心有戚戚,特摘录如下,供同仁参考。

综上所述,一旦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的教育目标,积极进取的心态,以及我们智慧的双眼,在新课程改革中必能脱胎换骨。当然,转变的过程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新课程得到真正的实施,必须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在工作中自觉地实践,反思,去伪存真,才能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标准,才能使我们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陈文琴 在现实和理想间挺进 中学生物教学 2005年第9期

[3] 孙同辉 谈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教师的应对策略 中学生物学 2005年第8期

[4] 钟启更,张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纲要 华东师大出版社

[5] 鲁亚平 对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生物学习方式调查与反思 中学生物学 2008年第2期

上一篇:固原市西吉县水资源合理开发与高效配置研究 下一篇:关注身心健康与情绪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