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认知视角下的英语语感习得研究

时间:2022-10-25 07:20:09

内隐认知视角下的英语语感习得研究

摘 要: 语感是语言学习中的关键因素。本文阐释了将内隐认知理论应用在英语语感培养中的原理和方法,提出语感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内隐认知的优势效应,有效利用外显认知的强化作用。

关键词: 英语语感 内隐认知 内隐知识 外显认知

1.引言

语言习得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心理认知过程,心理学能给语言教学带来灵感与理论支持,听说法得益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即是一例(束定芳,庄智象,1999)。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在进行复杂的认知活动时,除了有以控制性、分析性和逻辑性为特征的外显认知(explicit cognition)外,还可以运用与外显认知本质完全不同的内隐认知(implicit cognition)。对于语感,人们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当一个句子看起来顺眼、说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却又说不清为什么时就是语感在起作用。语感及语感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由于语感涉及知觉、想象、联想、直觉、思维等认知心理学因素,自觉不自觉地涉及内隐认知的范畴,本文在对内隐认知介绍的基础上,探讨它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寻求培养学生语感和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2.内隐认知概述

内隐认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受到关注,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认识人类认知与学习开辟了新途径。Reber(1976)认为在内隐认知中学习者对正在学习的知识缺乏意识,而在外显认知中学习者需付出努力并采取一定策略完成学习任务。在语言学习中,内隐认知指学习者通过广泛接触语言材料,潜意识地学到想要学习的语言知识的过程,如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在二语言学习中,外显认知主要通过课堂语言规则知识的传授实现。

相比外显认知,内隐认知在一些认知活动中具有优势效应。内隐认知具有稳定性和耐久性,能节约心理资源。内隐认知抗干扰能力强,多数情况下为兴趣学习,外显认知易受干扰因素的影响,学习较为枯燥。内隐认知系统的运行是自发进行的,不受主体加工容量和注意力分散因素的影响,不会挤占工作记忆空间。

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作为两个不同的认知系统,二者存在巨大差异,但同时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Nick Ellis(2005)将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分别比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和阳,在每项认知活动中都动态结合。

3.内隐认知在英语语感培养的应用

3.1充分发挥内隐认知的优势效应

第一,创设有意义的情境,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内隐认知有助于人类潜能开发,人类这些巨大的潜能往往难以在有意识的外显认知方式中发挥作用,必须借助情感、态度、意志等方式对人的认知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语感的培养必须通过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充分调动学习者知、情、意、行等因素的积极参与,使学习者全身心、全方位地感受语言。

第二,开展交际活动,在语言使用中掌握语言。语感是通过内隐认知习得的程序性知识,所以语感的培养必须注重学习者的活动,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根据内隐认知理论,语感习得是一个无意识的获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应有意识地进行探索性活动,把学习者带入语言所呈现的精彩内容之中,而非语言形式本身。

第三,加强英语实践,传承已有的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内隐认知理论为已有的培养语感的方法和途径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内隐认知非常强调经验的积极作用,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内隐认知的产物,具有积累效应。“语感来源与语言实践”,强调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本质上就是不断接触刺激材料形成语感。

3.2有效利用外显认知的强化作用

作为人类认知的两大系统,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研究表明,外显知识的获得有助于内隐认知效果的强化(Robinson,1997;高海英,戴曼纯,2004;苏建红,2012),语感的形成和其素质的提高也是如此。

首先,语法教学和语感培养相结合。语法可以说是最能体现语言规则的部分,最能代表外显语言知识。语法的传授能帮助学习者获得较高水平的语言知识和能力,防止过早出现僵化现象。正如张景祥(2000)所说语感与语法是“相济相生,两位一体”的关系。

其次,通过练习促进外显知识的内化。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存在动态接口,苏建红(2012)用实验证明在非目标语环境下的二/外语学习,大部分内隐知识由外显知识转化而成,练习在实现语言的控制性加工到自动化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以先内隐后外显的认知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较复杂的任务时,在学习者接触语言材料感知后,应引导学习者有意识地关注语言形式,这样既可以强化从内隐认知中获得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外显认知能力。

4.结语

内隐认知理论为语感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理论依据。将内隐认知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内隐认知的优势效应,有效利用外显认知的强化作用,有助于加强学习者的语言内化和习得,在无形中加强语感的养成和语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Ellis N C.At the interface:Dynamic interactions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language knowledge[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5,27,(02):305-352.

[2]Reber,A S.Implicit learning of synthetic languages:the role of instructional set[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learning and memory,1976,2(1):88-94.

[3]Robinson,P.Cognitive Abilities,Chunk-strength,and Frequency Effects in Implicit Artificial Grammar and Incidental L2 Learning[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5,(27):235-268.

[4]戴曼纯.二语习得的“显性”与”隐性”问题探讨[J].外国语言文学,2005,(2):101-111.

[5]戴伟栋,任庆梅.二语习得内隐/外显学习研究:问题与思考[J].中国外语教育,2008,(1):13-21.

[6]高海英,戴曼纯.中国学生英语关系从句外置结构的习得――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06):444-450.

[7]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97.

[8]苏建红.二语习得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关系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a,(01):26-30.

[9]张景祥.英语语感漫谈[J].外语教学,2000(1):88-91.

上一篇:灵动课堂,幸福阅读 下一篇:英文原版电影与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