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适在学困生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时间:2022-10-25 05:52:50

心理调适在学困生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为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其学习潜力,并配合学校承担的中央教科所评审立项的国家级德育课题《中学生心理调适与道德品质培养的研究》,我们确定了《学困生的教育和管理》作为子课题,以学困生的心理调适对其教育和管理的积极作用为研究方向。通过大量走访、问卷调查、个案追踪及必要的智力测试等探寻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根源,并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帮助他们认清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鼓励他们树立有价值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养成科学学习的习惯,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过有尊严、有价值的生活。

一、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因素

1.认知方面。首先,注意力的维持、集中及分配存在障碍。他们较少能够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注意目标,因而其课堂学习或课后作业效果差。其次,记忆力存在问题。由于感知能力差,学困生对所学知识在内容和结构层次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困难。再加上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抓不住重难点,其空间想象力受到限制,抽象分析、概括能力受到影响,难以形成整体知识结构。再次,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性等较差,往往凭主观臆断,做出错误的推理和判断。另外就是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水平低,在学习计划制定、学习方法选择、预习、复习、利用工具书、阅读等方面都欠佳。同时又严重缺乏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调节能力。因而在碰到大考时往往采用一些死记硬背的方法。

2.情绪方面。在学习方面缺乏责任心、自卑自弃、懒散、厌学甚至考试焦虑等都是学困生在情绪方面的消极表现。但他们在体育、文艺等方面的好胜心却较强。毕竟是学生,他们也会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也怕成绩不好会让他们在同学、家长、老师面前过分难堪,因而出现了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等症状。此外激情不易调动,心境不易调节,热情不稳固,自尊心不强,常常体验失败,缺少成功的喜悦,因此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倾向。

3.学习动机方面。学困生对学习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没有认真思考过学习在人生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因而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意志薄弱,自觉性不强、自制力不高、不能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上不刻苦,做事也浅尝辄止,缺乏吃苦精神,行为懒散;对自己能学好没有坚定的信念,往往把失败归结为自己能力不行,很少有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克服困难的想法和做法。

二、相应措施的干预

1.建立学困生档案。通过两次发放问卷调查研究,对学困生进行归类。然后由课题组成员分工,每人承担5-6名学困生的家访、追踪等工作,全面了解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深层次原因,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他们进行科学的“三观”教育,帮助他们认识世界,认识个人在世界上的位置,明确个人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发动同学从点滴小事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体验人间的真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坚定能学好的信念。每次家访、谈心都作好记录,以便前后对照。

2.开展心理疏导、个案追踪、心理讲座等活动。学习困难背后隐藏的心理问题值得每一位关注学困生的研究者采取一定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影响他们。在实践中,我们结合学困生的心理实际,开展了心理疏导活动、个案追踪以及“如何消除考试焦虑”、“首因效应与成功”、“磨砺坚强意志”等活动,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立下壮志;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分别向他们介绍预习、听讲、作业、复习等学习知识,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满意,悲观气馁时,进行“挫折、容忍、成功”等讲座,教导他们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取得新成就;当班级出现许多小团体,影响集体团结时,可作“小团体与集体”的讲座,引导他们处理好小团体与班集体的关系,关心班集体,同学间团结友爱,鼓励同学之间大胆交往,建立融洽的同学友谊。还可以做些有关心理咨询的知识讲座,帮助他们理解心理咨询的含义和实质,以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引导他们大胆地进行心理咨询,消除各种心理障碍。

3.开展咨询。针对人的心理活动有隐蔽性及学困生有通过个别心理咨询的方式来解决心中藏而不露的一些心理问题的愿望,我们采取个别调适和专家调适相结合的办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课题组教师利用个别谈话、个别教育的时机,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对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诱导,从而加强学困生的个别教育。

4.引导保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如利用学生爱听音乐的特点,在课前、课后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世界名曲供学生娱乐欣赏。此外还经常做心理学中常用的“放松练习”、“投射练习”等使学生放松情绪,陶冶情操,同时还教会他们自我心理保健。

三、心理调适的积极作用

通过两年的心理调适,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他们的自我意识、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注意力、情绪、意志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主要表现为:

1.自我意识增强。通过研究人员的耐心辅导、访谈、个案追踪以及任课教师的课堂渗透等干预措施,90%的学困生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自己学习存在困难并不是智力有问题,而是存在着阻碍他们学业发展的不良心理因素,只要老师能够公正地对待他们,给他们和中等生以及优等生同样的课堂发言、课后活动的机会,同时他们自己调整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自信心,挖掘和激发潜能,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2.学习动机明确。在系列的心理讲座中,学困生渐渐树立了自信心,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知道了学习对他们的将来乃至我国的经济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要。一些学困生深悔自己以前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了逃学上网、聚众吸烟、早恋等上面。为了弥补以前的损失,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了学习上,逃学、上网成瘾、吸烟早恋等有了明显的收敛。90%以上的人学习变得勤奋刻苦、钻研好问,学习的效率、成绩比前有很大的改观。

3.认知能力增强。首先表现为课堂注意力集中。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调节自己,在听讲中能够较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目标中。由于注意力集中,他们头脑中形成的概念较以前更多,渐渐能够构建知识的网络体系,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性也逐渐提高,在作判断时不再凭主观臆断,而是靠科学的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归纳,其抽象概括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习中遇到困难、挫折不再退缩、怨天尤人,而代之以积极的思考,科学的分析,认真的研究,必要时和同学、老师进行合作探究。在学期初他们都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来促使他的完成。另外他们还能积极参加学校的兴趣合作研究小组、奥赛及科技创新活动,两年来有12人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

4.情绪积极情感丰富。通过归因理论的学习及研究人员在教育教学中采取的人性化管理措施,学困生的世界变得开阔,自卑、孤独、脆弱、焦虑等不良情绪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得到缓解,相当一部分人不再以上网、吸烟、早恋等为乐趣 ,学习在他们眼里不再是枯燥、负担的代名词,很多学困生以积极的态度快乐、轻松地学习,同时学习的进步及教师的表扬又给了他们上进的信心和决心,学习成为一件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实现自我愿望的一件快乐的事!

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调适方法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有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掌握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并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学困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能够适应高风险、快节奏、强竞争的环境,成为心理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钓台中学、咸阳市育才中学

上一篇:高中政治教师必备素养之我见 下一篇:为音乐插上腾飞的翅膀